Csmp主日学第五课古印度文明
一、怎样从圣经中看古印度宗教:
1、两个论题:
1)古印度和对印度文化对世界、对人类的影响比我们想象要大得多,未来还会增加影响。
2)印度宗教我们理解的程度是很肤浅的,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研究印度宗教,特别是印度宗教与圣经的关系。
2、关于素食主义者:
1)在世界范围内素食者人口比例最高的是以色列:以色列士兵中每18个士兵中就有一位素食者,就国民比例来看以色列1/20是素食者;
2)其次是印度人,韩国作家寒江代表作《素食者》202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人类对暴力限制的可能,人类对人类的暴力和人类对其他生命的暴力),深受以色列和印度素食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印度佛教和耆那教的影响。宗教文化如果不能胜过素食主义的影响,我们就在真理上存在巨大的亏欠。
3)素食主义是人类在所有宗教选择中可能的选项,素食主义选项符合上帝旨意吗?我们在印度中寻找答案,怎样变化,怎样走到佛教和耆那教上的宗教关于素食主义思想如何演变的?
3、关于《黎具吠陀》:
1)基督教对印度教的研究是学问,基督教世界对佛教、印度教研究乏善可陈。主日学三本巨著是西方学术界对印度教开山之作《黎具吠陀》的第一次系统的翻译,还是没有从神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2)今天课程是从神学角度理解《黎具吠陀》探索的开始:我们藉着圣经的光照来理解印度的文化和印度宗教。
3)圣经提到过印度:从圣经经文寻找关于印度的线索,来进一步对印度文化和印度宗教做一些神学总结;
4)最后谈一谈印度文化对美国和加拿大和对这个世代的影响,我们基督徒要做出怎样的回应。
4、圣经经文:
创3:22-24:
1)从这段经文视为东方宗教和印度宗教诞生的背景;
2)看到印度宗教所在的地理方位,就在东边。
相关经文:【创3:22-24】耶和华 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23耶和华 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24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第一印度宗教的特点:
1 东方宗教核心是人成为神:“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这是魔鬼试探人类的成果“你们便如神”,人人可以成佛。
2《黎具吠陀》名字的核心含义:人能便如神、人能知道善恶。“黎具”是赞美赞颂、“吠陀”是知道善恶,黎具吠陀是关于知道善恶的赞美,怎样才能知道善恶。
3印度宗教追求的目的:永远活着即轮回。(神把他们赶了出去)
相关经文:【太2:1-2】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2“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
【太2:9-11】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10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11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
第二“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重点是东边。
1伊甸园的东边我们可以理解为基督教世界的东边,住着三位术士,基督回来时他们来敬拜 神的儿子。
2基督教世界周边的确住着三位术士:伯拉大河边上的阿拉伯回教、印度、中国。
相关经文:【启16:12-14】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幼发拉底大河上,河水就干了,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13我又看见三个污秽的灵,好像青蛙,从龙口、兽口并假先知的口中出来。14他们本是鬼魔的灵,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下众王那里,叫他们在 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争战。(斯1、8、15、拉5:11、亚1:16)
第三东方的众王是“三个污秽的灵”回来了,与犹太基督教世界争战。
总结:1旧约的历史地理边界最东端到印度:以斯帖记核心信息防止恶人亡种灭族犹太人(被神阻断恶人的恶谋)。
2三位术士对伊甸乐园致命的威胁:有消灭犹太教和基督教信仰的邪恶势力,有些指向回教、有些指向印度文化、有些指向中国文化。
注意:汉语对印度文化还是唐玄奘学术成果翻译出来很难懂;英语世界对印度文化研究也是乏善可陈。
3三个术士成功绕过伊甸园东门发火焰的剑和基路伯:
一是回教正在成功占领天主教的世界欧洲(巴黎、伦敦、德国);
二是龙果正在成功的占领东正教所在地区(中亚五个斯坦国、俄罗斯);
三是印度宗教正在成功占领基督教(美国、加拿大、澳洲)。
二、怎样印度教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后果:
印度宗教的基本轮廓和基本内容:简述印度宗教基本特点和历史脉络:
1、印度三大宗教(四大宗教、新型宗教锡克教):
1)婆罗门教:实质上不是印度教,是印度宗教的母体,开山之作即《黎具吠陀》,被定义为人类最早的圣诗,是婆罗门教的奠基之作,对撒但的试探做了系统化的赞美。
1描写创世文化、创世起源和创世赞美诗,谈到了他们所定义的第一个人类,第一个人类是阎魔王,也是第一个死了的人类,掌管阴间。《阎魔赞》是其中一个赞美诗,也有一棵树,该树枝叶繁茂。描写到达阴间坐一辆特别车子,即乘。
2我们看到:对魔鬼阴间死亡最彻底的赞美、对到达极乐世界最神秘的处理、对基督的代赎最完全的替代。
一是对魔鬼(阎王)做了美化;
二是对阴间做了美化;
三是对死亡做了美化;
四是对到达极乐世界的方法做了神秘主义处理:需要一辆车子,而不是基督的代赎、牺牲;不需要行义。只要他们祭司咒语的祈祷崇拜就可以到达极乐世界。
2)佛教、耆那教;
3)印度教;
4)锡克教。
2、印度宗教的历史轮廓:
1)《黎具吠陀》形成的时间:人类历史第一个转折点,大约主前2000年,人类从巴别塔开始到世界各地,也是亚伯拉罕出生启程的日子(主前2018年、主后2018年是CAMP诞生的日子)。
1巴别塔事件后,亚伯拉罕启程往西、更多的人分散往北、往东、往南,中转站在里海和黑海之间,向东印度中国文明。
一是巴别塔之下的人类保存了上帝创造宇宙万物启示的真理,把宇宙万物创世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
二是因此全世界人类都有创世神话:记忆不全或故意弯曲,出现一些变形,到了《黎具吠陀》和婆罗门教的时候,大量关于创世神话记载有了添加和弯曲。
2主流的移民就是从黑海、里海启程的,有一支叫雅利安人到了印度,与印度原始居民(可能是亚当之前的人类)合起来建造婆罗门教,一起创建《黎具吠陀》,时间是主前2000年。
3印度文明可以称之为两河文明:印度河、恒河。
1雅利安人和本土居民最早聚集在印度河即西北角,那里成了印度文明发源地,也成了婆罗门教发源地。
2)人类历史第二个转折点:主前587年(主前600年),是很多文化宗教诞生的日子,希腊哲学诞生、中国诸子百家、印度的耆那宗教创始人佛陀登上历史舞台,因为这个日子是所罗门圣殿被毁的日子。
1所罗门圣殿指的是神的帐幕在人间:道成肉身的预表,那时候的人类不需要寻找上帝,因为上帝自己来了支搭帐棚住在人间,会幕、圣所、圣殿,告诉整个世界祂是谁。
2圣殿被毁后,人类懵了,进入一片黑暗,人类靠着自己的能力去找上帝、寻找真理,人类进入全新的历史。
3宗教与文明都是人类在圣殿之后的日子,人去寻找上帝达到的成果(轴心时代),实际上是圣殿被毁的世代。圣殿被毁,撒但作王,人类起来去寻找所谓的真理,他们找到的是魔鬼和阉魔王。
结论:整个人类文化宗教的历史两个节点:
1把启示真理的某些信息带到世界各地的时间即主前2000年:是人类把创世文化、启示真理带到世界各地的时间起点,包括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南北美洲。
2主前600年圣殿被毁,人类开始靠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寻找上帝真理的时间,几大宗教和文化发起的时期。
3)印度宗教的简史:也是从以上两个出发点开始,印度宗教三大阶段(基本线索):
1婆罗门教:主前2000年诞生,过了1600年之后,婆罗门教让人忍无可忍,就诞生耆那教和佛教。
2耆那教和佛教:在印度发展了不到1000年时间,婆罗门教卷土重来,吸收了佛教很多思想,变成今天我们熟知的印度教。
3印度教继续发展,来到印度的伊斯兰教,印度教某些教义与伊斯兰教某些教义合流形成锡克教。
三、印度所有宗教共同的特点以及印度宗教如何在两个方面深刻瓦解圣经的核心真理:
1、圣经涉及三个问题:
1)上帝的自我启示;
2)上帝祭司的国度:上帝在人间的仆人即选民,以色列是 神的祭司、教会是 神祭司的国度;
3)神与仆人牧养之下,人类不断的被重建,或者得救或者进入审判。
2、印度宗教在以上三个方向上成功瓦解了圣经的三大真理,背后有魔鬼(撒但就是阻挡)对圣经真理的阻挡:
1)撒但如何阻挡 神的?最有力量战争就是印度宗教;
2)一神到多神:最初神的启示是一神论,独一真神,到了印度就成了多神论,《黎具吠陀》天地人三界有3339个神。
3)主神发展到无神:多神进一步发展成为主神教:把这么多神分成等级,最后就会发展成佛教的无神。人人都可以是神。
4)为什么多神一定会发展成无神?因为所谓多神,每个神都有他的局限或边界,神一旦有局限就不再是神,多走一步一定是无神。
结论:1印度从婆罗门教发展到多神、主神,到无神的进展,即犹太教一神经过印度教处理彻底变成无神教。
2魔鬼利用印度教成功的企图“消灭”上帝:这是牠的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牠要消灭教会和祭司以色列。
3、魔鬼怎样成功消灭祭司阶层:两个方法:
1)无上的、无节制的夸张大高举祭司或者神职人员的权柄和道德水平;
1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核心教义叫种姓制度,把人类分成四部分:
一是婆罗门:祭司阶层,祭司无误、祭司至上;
二是刹帝利:是国王武士;
三是吠舍:农工商;
四是首陀罗:农民、劳务者。
2神职人员是婆罗门教的最高等级:他们几乎成了人间的神的代言人。
3第二等级是国王武士,意味着在军队中祭司地位最高,来自于巴别塔之后的祭司文化。
一是上帝确实在人间设立了祭司行动,祭司是离上帝最近的仆人,如亚伯和该隐的献祭。
二是藉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带来了一种原始祭司制度,婆罗门教祭司权柄继续高抬。
三是祭司地位不断被高抬意味着两件事:
第一刹帝利即国王不干了,权力被压抑;
第二下面所有人都不干了。
四是于是佛教诞生,目的是要贬低婆罗门教当中的婆罗门祭司至高无上的权力,利用众生平等这一教义。
耆那教与佛教创始人都来自于刹帝利,国王或者王子(释迦摩尼是刹帝利当中一位王子;耆那教创始人也是一位王子)。
结论:1从《黎具吠陀》半吊子的启示真理到沙门思潮的运动(沙门某种意义上叫传道人、出家人、和尚)。
2他们用众生平等挑战了婆罗门的至高无上的特权。
3同时他们倡导祭司、传道人出家修行,离开世界。
2)怎样才能修行得道:耆那教与佛教走了不同的路线:
1耆那教修行路线是苦修:出家苦行,素食主义者(今天仍然存在,严格执行素食主义教义),靠人的苦行可以得道,印度精英阶层很大比例都是耆那教信徒,是有钱人,从事素食主义,不能从事畜牧业也不能从事农业,做证券和股票;
2佛教修行路线修心:寻找内心的光,佛教靠自身力量无法挑战婆罗门教权威。
一是兴起一位刹帝利的代表阿育王(孔雀王朝),杀人无数,他大力推崇佛教,使佛教成为国教。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向世界各地传教,斯里兰卡、泰国、中国、日本受到佛教影响。
二是阿育王死后,婆罗门教先知式人物起来抗议,复兴婆罗门教,一直到贵霜帝国兴起,尊崇佛教(佛教成为境外宗教),婆罗门教利用印度的民族主义起来打击佛教,成功了并吸收佛教的思想,形成现在的印度教。
3)佛教在印度彻底失败的根本原因:政治原因外,还有佛教本身缺陷,婆罗门教走向耆那教和佛教,对人类带领或试探是让人类整体上放弃对世界的责任,苦行针对肉身、修心针对灵魂。
1人类藉着耆那教和佛教把上帝与世界建造、管理和治理的关系缩小为对我个人身体和灵魂的完善,只关注个人身体与灵魂的利益。
2耆那教苦行,修炼自己身体、佛教追求内心的自由,于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到了耆那教和佛教这个阶段变成了世界上最成规模丧尽天良、不负责任、自私为智慧的邪教,魔鬼籍此成功占领人类,魔鬼成功作王。
3佛教在印度彻底灭亡:背后有灵界的背景,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打退了从远东派往西方第一场努力,佛教只能返回东方,变成中国式佛教禅宗,进一步让人返回内心,放弃对世界的责任。
4)锡克教:结合了印度教一些教义和伊斯兰教教义,伊斯兰教某些极端的恐怖主义行动和印度教结合形成锡克教。在西方影响正在增长。
结论:1主流认为婆罗门教以印度教名义最后胜过了佛教,是因为成功的利用了印度的民族主义;牧师认为正相反,佛教真的就是中国思想在印度的殖民,
2如果我们把世界分为两大部分:犹太和基督教世界,这是启示真理的地方;
3撒但中心在远东,主战场在印度,两个国度的边界,基督教向印度派去婆罗门的祭司雅利安人,带着创世的启示真理;远东派了先头部队释迦摩尼佛教,后被婆罗门教驱逐出境,返回远东地区。
4、印度三大宗教不仅仅构成印度文化三个框架,借助于全球化运动,进一步向犹太基督教世界渗透,把整个基督教世界变成印度教。
1)基督教三大宗派根本上都成为印度教。这是我们倡导重建基督教真正原因。
2)基督教三大宗派:
1天主教即婆罗门教:高抬祭司最极端的基督教。
一是历任教皇的权柄就是婆罗门的权柄。
二是天主教有一场运动叫封圣,从教皇制到封圣运动,充分表明印度思想成功的把天主教变成欧洲版的婆罗门教;
2东正教就是欧洲版耆那教:苦修修行,东正教倡导沙漠修行;
3基督教就是欧洲版的佛教:所有主流基督教都是佛教,既符合常识又符合现实。
一是心学,核心信仰叫唯独信心:唯心论,把犹太基督教启示真理,上帝创造管理治理世界与印度思想佛教相结合,放弃世界、行为和责任,完全退守到心学,典型西方版的佛教。
二是这是魔鬼借助佛教化的基督教,达成目的剥夺上帝所造的人类对世界的管理责任,即政治责任,魔鬼成功的藉着世界众王掌权作王。(包括路德宗打着唯独信心的名义彻底佛教化,不讲佛而已)
总结:1印度教用多神到无神,“消灭”了上帝;
2婆罗门教和佛教:从两个方面入手,高抬祭司的权柄和否定祭司的权柄消灭了祭司、牧师、传道人。
3他们成功的把天主教变成了欧洲版的婆罗门教;把东正教变成欧洲版的耆那教;把基督教变成欧洲版的佛教。
4目的两个:
第一废弃上帝所造人对世界的政治责任;
第二让魔鬼成功的不受拦阻不受挑战的作王。
四、应用:
1、印度宗教的历史完成了从雅利安人神启到释迦摩尼人启的成功转移:心学变化与圣经真理针锋相对。
1)人的内心取代神的启示真理,“我心即佛,万法归心”成了真理唯一的标准。(万法即所有宗教)
2)我心找到的光明就是真理本身:心学就是魔鬼(撒但就进了犹大的心)
3)圣经如何解释心?主耶稣在新约多方讲论心,总结为:
1心即妄念、恶念:
一是印度宗教佛学代表的思想告诉我们人的心是向往光明的力量,内在之光;
二是耶稣基督为代表的圣经真理告诉我们人的心是黑暗的、脏的,人靠着自己的心找到的一定罪恶、人间地狱与魔鬼。
2我们不根据上帝真理(圣经启示字句),靠自己的内心能否找到真理并且顺服?根据人的内心判断善恶、是非、对错,哪一个说法更真实?
一是我们无法认识我们的心:创世记说“人从小心里怀着恶念”,耶利米书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谁能识透”。主耶稣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
二是中国是心学的大本营,我将无我,心学否定两个意义:
第一否定神的启示真理,因为我们的心能找到真理;
第二否定心需要救赎,不需要代赎与救赎,我心里处理好了就能得救;阿育王杀了很多人,他心里很难过了就得以自由了,暴君与恶人杀人做恶事,最后找到佛倾诉完了,只要心里得到某种释放就没事了。基督教也一样我唯独信心了、我因信称义了所以不需要做任何事。这一切都是魔鬼的谎言,魔鬼给我们提供了简单易学的心学的释放模式,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升天,但事实绝非如此。
2、印度心学和禅宗心学是撒但的深奥之理、是魔鬼的欺骗:人靠自己的内心没有办法做出符合上帝定义的善恶的选择,如果没有外在启示真理的带领和帮助的话,我们一定会选择魔鬼的试探,我们不可能按照真理去生活。
1)心学是让我们按照我们的心思意念去生活:但我们最后选择的一定是最坏的结果。
1创3章夏娃的选择就是我们的选择:好作食物、悦人眼目、可使人有智慧,这三个选择是人类在所有的时候,在所有的选择最普遍的根据。
2三重选择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践踏是非、对错和义与罪:人类一定会变成撒但的门徒,世界一定会变成地狱。
一是只要能选择食物就是是、对、义;只要不能解决食物就是非、错和罪。
二是只要让人看的是美的就是是、对和义;
三是大多数人认为是那就是是、对和义;大多人否定的,那就是非、错和罪。
四是只要显得比别人聪明或成败,成就是是,败就是非。
2)世俗化讲的是基督教:基督教世俗化怎样实现的?靠人的选择是不可以,只有靠圣经。
1特别的角度就是老龄化:路德教会代表西方基督教的老龄化,老一代的基督徒正在死去;
2新一代基督徒进入教会的几乎是零,重要的原因是把信仰的选择权交给人心和孩子自己。一代代年轻人不信上帝,不去教会,这是特别典型例子,魔鬼就是让人自己选择弃绝教会,魔鬼成功了。
结论:1按照任何人自己的心没有人去教会,没有人信基督;
2但按照 神从圣经启示的真理不讨人的喜悦,这是唯一的真理。
3只有靠外在启示的真理不是靠人内心的选择,我们才可能走在讨神喜悦的路上。
3)世界正在印度化、中国化:东升西降
1中国崛起至少在过去四十年里是基本的事实;
2中国崛起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西方向他们开放投资市场和商品市场,西方允许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把中国变成世界的一部分。
3西方为什么这么做?
一是他们认为意识形态上的支持即只要中国经济发展了,中国看到西方的文明,西方宪政自由和民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的移民、中国的学者选择伟大的文明。
二是四十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西方左派政府所倡导市场化一定导致民主化的乌托邦彻底破产。
三是中国人看到西方的美好制度,他们不一定选择西方的宪政自由和民主,没有人按照自己的内心选择善,他们选择的是利即好作食物。
结论:1如果离开了圣经外在启示的真理,没有一个人靠内心会去恶从善,而是只是趋利避害。
2魔鬼藉着印度心学在世界上成功完成东升西降的计划。
3成功的让基督教世界世俗化。
4成功的让整个西方中了魔鬼的诡计,梦想开放后更多的中国人会选择善,结果更多的中国人选择了专制。
4除非有一天能看到印度心学背后龙国的势力,打碎心学的试探,回到圣经常识中去:
一是上帝造人是让人承担管理治理世界的责任,不是像耆那教离开世界;也不是进入内心离开世界。(魔鬼捆绑人两个方法: 1出家到山洞里去;2返回内心。)
二是进入世界即道成肉身,搭支帐棚住在人间,我们看见祂的荣耀正是父怀里独生子的荣耀。
三是出了圣经启示之外,所有的宗教文化都是撒但的计谋,最深刻的就是印度心学对基督教信仰致命的败坏。
五、我们怎样反败为胜?
1、我们要建立网站,设计图标:
1)替代心学为代表的十字架基本传统的图标去掉,重新设计一个代表基督教重建性质的图标。
经文依据:【拉5:11】他们回答说:‘我们是天地之 神的仆人,重建前多年所建造的殿,就是以色列的一位大君王建造修成的。
【亚1:16】所以耶和华如此说:’现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怜悯。我的殿必重建在其中,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2)“返回耶路撒冷重建神的圣殿”有三个字母开头,相当于英文B,以色列国旗大卫之星、雅各之星的标志、正三角是希伯来文第四个字母、大卫王,基督要来作王。
3)新设计的图标把大卫星作为一个点放在中间,也是整卷圣经第一个字母,“起初神造天地”第一个字母,翻译成英文In,用它象征基督教的重建;
1同时这个字母在象形文字上可以理解为房子、圣殿、会幕。
2还可以还原为创3那段经文,实际上是半开放的房子,向东方是封闭的,向西方是开放的,对向往真理的人是开放的。意在 神在地上搭建帐幕,阴间的门不能胜过它。
2、胜过印度心学就要在地上重建圣殿:
1)藉着行为到达 神在地上的圣所;
2)圣所有两个核心真理构成:
1大卫星代表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作王的,完全在世界的治理权柄;
2基督是藉着教会、会幕、圣所、圣殿在地上建立扩张祂的国度,胜过阴间的门(阴间的门在世界的东方即印度宗教和心学所代表的撒但的诡计)。
3)补充:
1中国人对印度认识很早,古代印度已经被中国古典文学记载了,那时候印度叫身毒(申毒),整个印度宗教和思想就像病毒一样侵入我们的身体,侵入人的生命和祂的真理。
2印度一词最早翻译为唐僧:印:指选择受神的印或选择受兽的印。
4)预备:十一月讲中国文明,从中国的衣裳文化来讲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龙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