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35课27:3-10犹大之死

·

1 min read

一、引言:

1、圣经中乐园有两棵树、两根木头、两个十字架:

1)生命树:与生命相关。

**2)死亡树:与永死相关。**吃了善恶树的果子那日必定死,行义与永生的关系。

1消灭知道善恶的树必定死:失去生命,不可能到达生命树那里。

2从太25章关于末世天国的三大比喻来看不分善恶,不行义不可能得永生。

2、在福音书记载的基督事件平行乐园的两棵树:也有两棵树、两根木头、两个十字架:

**1)指向永生:**一个木头挂着人子祂已经复活不在十字架上了。

**2)指向永死:**一个木头上挂着犹大。

3、圣经两大终极问题:

1)基督是谁?主说“你们说我是谁?”

**2)“犹大是谁?是我吗?”**即谁是犹大、谁是迦略人犹大、谁是卖主的犹大、是我吗?圣餐前后主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卖我时,门徒问“是谁,是我吗?”

4、犹大之死是圣经独特的问题:

**1)犹大事件具有高度现实应用性:**因为谁是犹大可以揭示人类历史诸多方面罪恶的本质。犹大是民族史、现代史的真相;是老我生命史的真相;是教会简史的真相。

**1犹大是民族史:**三十多年崛起的历史正是为了三十块钱出卖基督、出卖真理、出卖灵魂所造就的经济奇迹,积累的每一分钱都是血田当中一份,徒1章描写犹大之死的惨状,犹大罪恶赢得的民族性的惩罚。

2犹大是个人生命史:

1》至少是我们真信主之前的生命历史,成为我们的生活,为三十元钱利益拆毁善恶树,出卖良知、原则、道理、公义、法律、灵魂。家庭、教会的每次撕裂都是为了钱。

2》创3章魔鬼的试探在犹大身上完全成功。好作食物的标准取代了善恶的标准。扫罗为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名分到犹大为三十元钱卖主,都是魔鬼成功的示范田的案例。

3》犹大的后悔是跟随主耶稣三年的时间也有部分真理的种子,“后悔”什么意思在具体经文解析中详述。

**3犹大是教会史:**教会的撕裂与钱财有关,500年来基督教沦落为鸡汤教就是为了三十元钱。

**2)犹大事件有高度神学挑战性:**藉着犹大启示了神的性情,让看见我们自己。

1犹大的堕落和永罚向我们显明 神关于祂自己基本的启示:人必须对自己的犯罪承担责任。

**2上帝从来没有让任何一个人去犯罪:**打脸双重预定论。上帝预定犹大卖主永死。主耶稣知道谁卖祂,但主用三年半的时间教导门徒包括犹大,但拦不住犹大,魔鬼的第一试探捆绑他,于是主说:“朋友你想做的你去做吧”。法老受刑罚也是法老自己先刚硬,活该受刑罚。

结论:神不会为人最后的灭亡负责。犹大犯罪不是神让他犯罪,是他自己定意要犯罪,因此犹大犯罪他自己的行为要承担责任,他贪爱钱财,圣经说“他是个贼”魔鬼因此与他有合作。

**3犹大是人性的基本事实,也是教会历史的基本事实:**徒1章使徒对犹大结局的定论证明犹大永远灭亡了。

1》双重预定论意味着为犹大翻案的伏笔,埃及考古发现的主后三世纪出现犹大福音(2006年国家地理杂志公布引起轩然大波,反基督教势力活跃起来,犹大福音基本观点是叛徒犹大比其他使徒更了不起,至少可以参考圣经成书更了解,炒作犹大福音,质疑圣经的权威性。)

2》犹大的灵藉着考古发现继续要坚持出卖基督,卖给人性、卖给怀疑主义:犹大之死至今人类的怨气埋藏心头,他们要给犹大平反,理由是犹大更属灵,犹大更知道耶稣是谁。

3》四福音书让我们得出相反的结论:天父说耶稣是基督,若非圣灵感动没有人认为耶稣是基督。但太5章污鬼例外,魔鬼从起初就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那些污秽的灵开始就知道耶稣是基督。

结论:犹大之死的三个事实:

1谁是犹?

2犹大与神的关系。

3犹大与魔鬼的关系。

5、提示:太26章越过,原因是马可福音与太26章有太多平行的经文,最后晚餐的叙事请参考马可福音的课程。

二、基本结构:

1、主题:

1)卖主的行动是犹大和当时最高权柄祭司长集团的合谋:

2)太27章十字架前独有信息是讲了两个人物:迦略人犹大和彼拉多夫妇。

1彼拉多与祭司长联合起来构成犹太社会真正的权力,他们与人民一起杀死神的儿子。

2希律家族实际上是犹太社会的傀儡:宗教势力的傀儡和罗马帝国的傀儡。

2、结构:

1)3-8节 犹大:犹大的结局。

1以血还血3-4节血,6-8节血。

2中间5节是犹大死了。

2)9-10节 他们:在旧约圣经有充分的预言,记录以色列人不公不义的卖主罪恶受到刑罚。

圣灵让我们看见形成的两大事实:人类都是卖主的犹大。

1犹大当中的犹大:犹大的罪及其代价-死。血田是埋葬犹大的血田。

2先知的启示人类都是犹大:合谋的祭司长和以色列人下场与犹大必将完全一样。先知的话告诉我们整个以色列、耶路撒冷会成为祭司长们的血田。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3-4节,后悔、偶像、无悔

经文:3这时候,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

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4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

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

解析:

1、后悔3a节:

经文:“这时候,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

1)为什么看见耶稣定了罪后悔?涉及两个问题:为什么定罪而后悔?后悔到底什么意思?

1》看见耶稣定了罪后悔:

1犹大心里是人性的缩影、大多数人的心态。犹大是真实而普通的人,不是强盗。

2耶稣被定的不是一般的罪,是死罪,太26章他们定罪祂是该死的,耶稣的死震撼了犹大,他可能没打算让耶稣死,他卖主只是为了钱,谋财不害命。他没想到他们要杀耶稣他害怕了,跟随耶稣三年半朝夕相处毕竟有些许的情谊。

2》区别犹大的后悔和真正的悔改:后悔是什么意思?两节经文解释

相关经文:【林后7:10-11】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11你看,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

一是“没有后悔的懊悔”:犹大生出后悔但没有懊悔,后悔与懊悔的区别,从文字看与圣经所说的悔改完全两个概念:

“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这是犹大,他后悔是因为这事没整明白没搞好(弄到钱耶稣又没死),这与他后来自杀有关。他后悔的重新来是既弄到钱耶稣又不死。

二是真悔改的含义:悔改的几大表现是生出七种新生命的见证11节“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看看原文的含义:

1〉殷勤:原文是要行动。

2〉自诉:原文是自己控告自己,自我反省,真的悔改了吗。

3〉自恨:原文恨死自己的罪了。

4〉恐惧:敬畏,怕神,过去的事如何见神。

5〉想念:思想主为我们的罪而死,神饶恕我们。(主流抓住想念,天天想念主为我们钉十字架,救恩从神来的,一切交给主,于是鸡汤了。)

6〉热心:即服侍主服侍教会。我们蒙恩不能白白徒受基督的救赎恩典,不能只知道主并祂钉十字架,要行动。

7〉责罚:最高的见证责备罪恶。这个词ἐκδίκησις,a revenging, vengeance, punishment新约圣经出现9次,没有一次与自责有关,都是恨恶罪恶、宣告耶稣基督复临实施末世审判的真理,没有这一条不可能真正得救,也是我们批判主流基督教的真正理由,他们把责备翻译成自责,把责备罪恶翻译成论断,基督教因此鸡汤化了。

结论:犹大完全没有悔改,“爱耶和华的一定恨恶罪恶”,真正悔改的生命不仅恨自己的罪,也恨别人的罪。他有自责、自恨、恐惧,但是没有想念,他没有服侍人,他没有责罚,4节他面对祭司长(他知道祭司长是杀害耶稣的凶手)却只说自己有罪了,不敢责备祭司长的罪恶,他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死活。

责罚的相关经文:【路18:7-8】 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8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

【路21:22】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

【徒7:24】到了那里,见他们一个人受冤屈,就护庇他,为那受欺压的人报仇,打死了那埃及人。

【罗12:19】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帖后1:8】要报应那不认识 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

【来10:30】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

【彼前2:14】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

2)圣经高度的针对性:提醒我们,以为我们自己没有那么坏就能得救吗?

2、偶像3b-4a节:

经文:“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4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

1)看到了犹大的二大偶像:

1钱财:犹大败坏之根好作食物为了钱。30块钱试探,相当于一个人正常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薪,以经解经:

一是男仆或女仆伤了赔偿30块钱,主耶稣的价格相当于奴婢的价格。(约瑟被卖20元,主耶稣被卖害命30元)

二是女人还愿的价格。

2政治权力:祭司长和长老。控制国家资源和钱财,因此给犹大30块钱。

2)犹大没有责备祭司长的罪恶:只关心自己死活,也不关心耶稣的死活。

3)犹大没有悔改:他没有对别人的生命有担当。

4)我们怎么判断是贪财之人:失去了上帝创造过普通生活有吃有穿就当知足的感恩的心,因此成为魔鬼第一试探成功培育的苗圃。

1没有安全感:别人的罪和自己的罪造成偏执钱财(迦略人犹大状态)。

一是不确定因素太多,私有财产不受保护,因此会产生很多财神教徒。

二是自己的罪造成,没有悔改,恶人必没有平安。

2历史上曾经穷疯过:习惯性的积累钱财,有了钱就报复性消费,因此撒币或购买大量的奢侈品。

3生命史上因为钱的事留下惨痛的记忆,除了钱之外谁都不信:亲人生病之类扭曲永远不得释放,夸大了钱财的伤害或因缺钱没地位导致的尊严被践踏的记忆。

5)“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一个人仅仅承认自己有罪不能得救:

1犹大知道自己的罪,耶稣讲了三年半说祂自己是神的儿子,犹大的肉身并不相信。

2犹大认罪没有在神面前,他在祭司长和长老面前认罪(他们在希律屠婴的罪中有份),他们是杀害神子的罪魁祸首

3犹大明知他们是凶手罪魁,他却找他们商议,认贼作父,人民都是犹大。

4如果“我”变成“我们”是真悔改了。

3、无悔4b节:

经文:“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

1)祭司长目的达到了,他们不关心犹大的死活。你有罪了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没有赦罪的权柄。

2)十字架现场两位得救的是责备别人的罪恶。

第二部分:5-8节,自杀、客旅、血田

经文:5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撒下17:23)

6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7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

8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作血田。

解析:

1、自杀5节:

经文:“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

1)犹大有机会在圣殿向神忏悔,但他不明白失去了救恩的机会。

2)“出去吊死了”犹大离开圣殿没有活路:犹大吊死两个目的:

1没有信仰的人很敏感,又迷恋人际关系,找不到安慰。犹大自杀死给祭司长们看,因为祭司长不同情他。只有回到神面前才得安慰。

2他死给神看:离开圣殿吊死了,提前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审判。但是犹大还会复活被神审判进入永死。

平行经文【撒下17:23】亚希多弗见不依从他的计谋,就备上驴归回本城,到了家,留下遗言,便吊死了,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与犹大一脉相承)

平行彼得离开大祭司的院子去痛哭,痛哭给神看,眼泪流给神的,神会擦干我们的眼泪。

2、客旅6-7节:

经文:“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7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

1)“库里”指圣殿的银库。

2)祭司长的反应看到邪恶权柄,他们完全不管犹大,他们看见的是钱。

3)“血价”:巨大的反讽是他们认为30块钱不干净,沾染了耶稣的血,他们也明白定耶稣死罪是冤案。

4)7节他们认为他们与犹大卖主不同,犹大的血田埋葬外邦人(外乡人),在犹太人观点里外邦人是不能得救的犬类,把宗教贵族与外邦人区别出来。

3、血田8节:

经文:“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作血田”

1)到马太福音成书,他们仍然称犹大的田为血田,他们没有悔改。

2)直到今日还叫血田:证明见证是真实的。

第三部分:9-10节,先知、上帝

经文:9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

他们用那三十块钱,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10买了窑户的一块田。

这是照着主所吩咐我的。

解析:

1、先知9-10a节:

经文:“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他们用那三十块钱,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10买了窑户的一块田”

1)释经的难题:耶利米书没有这句话,新约圣经引用旧约都是意义上的引用,是经过编辑后的引用。把撒迦利亚书11章内容与耶利米书18-19章关于窑户之田的比喻融合在一起了,没有矛盾。

相关经文:【亚11:12】我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于是他们给了三十块钱,作为我的工价。13耶和华吩咐我说:“要把众人所估定美好的价值丢给窑户。”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耶利米书18-19、32章。

2)经文结论:以色列人从权贵到百姓都背叛了上帝,不公不义,行不善之道,遭遇了上帝的愤怒,因此整体以色列人受到重刑,即祭司长代表的犹太人遭遇的刑罚果然在主后70年应验,耶路撒冷被罗马攻占,变成一片废墟,以色列人再次流散直到今天。

2、上帝10b节:

经文:“这是照着主所吩咐我的”

四、应用:

我们是谁?

1、十字架现场出现的人物:彼得、犹大、彼拉多、强盗。

1)彼得:主耶稣说撒但退我后面去吧,

1你体贴人的意思不体贴神的意思。废弃了圣徒偶像崇拜。

2我们跟随主的路上会遭遇魔鬼的搅扰和我们自己短片之间的疏远,我们应该回来。

3回来的彼得成为大丈夫:曾经软弱的弟兄因信仰缘故能回来。五旬节之后彼得成长了,不断跌倒不断靠主站起来,真悔改,变得越来越坚强。

2)犹大:犹大灭亡了。

3)彼拉多:下一课讲述。

2、十字架的强盗:如果行义才能得救,十字架上强盗行了什么义?

相关经文:【路23:39-43】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他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40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41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42就说,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43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1)重构了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框架:

1第一次来十字架救赎。

2第二次来:基督要复临审判。

2)强盗与犹大不同在哪里?行了什么义才能得救?三重认信或见证:

1行公义-责备恨恶罪恶:强盗是义人的原因(人类分为绵羊与山羊,两个强盗),40节“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行义是恨恶罪恶、责备罪恶,

2认罪悔改-攻克己身:承认自己的罪,“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41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强盗的主语是我们,犹大的主语是我。

3盼望基督复临-末世论信仰:“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我们都是犹大,但最终我们是否成为得救的强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