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33课25:14-30三位仆人

·

1 min read

一、引言:

1、困扰基督徒的问题:你得救了吗?你能不能得救?用神学话说是得救的确据在哪里?

1)天主教解决方案:用赎罪券,他们意识到得救与行为之间的关联,但贪财,因此赎罪卷成为得救确据简单的方式。没有圣经根据。

2)新教教派包括加尔文主义、浸兴会:他们用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简单方式解决得救的确据。这是魔鬼的谎言和撒但深奥之理。

3)极端灵恩派:把得救确据放在方言上,不说方言不能得救。也是谎言,圣经没有说不说方言不能得救。

4)路德宗:得救确据不在人身上,因为人身上没有得救的确据。他们解决方式是定睛看基督,这是不周延的,基督教在得救至关重要的问题上走得相同的路线即欺哄自己的心,自己欺哄自己。

2、圣经对得救确据只有一句话:惟义人必因信得生。离开行为、离开行义没有得救的确据。

相关经文:【约5:29】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1)马太福音的特征:

1是旧约对耶稣基督充分的应验,放在新旧约中间。

2马太福音是因行为得救的福音书:是基督教重建的真正的真理根基。

2)从圣经得出的结论:500年来狭义上的基督教整体上不能得救。

1圣经七次(太6次、路1次)重复的信息:本家本族的人被赶出去,在外面哀哭切齿,他们最终与神国无分。

2根本原因是没有行为,没有行义。离开耶路撒冷,离开世界的中心没有得救的确据。

3)所有新教他们神学一致,改革宗、路德宗、灵恩派共同的特征:

1我只传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2祷告长、阿们密,含着热泪手安息,虽说是悲哀却也很欢喜,多少年多少代终于在教会仰望你。

3、马太福音有十二次之多的天论(天国的比喻):末世论论行为。

1)天国的比喻:天国好像、天国又像、天国好比。

1最重要天国比喻是太25章:三大比喻是耶稣基督十字架前最后的遗言。

2三大比喻即是得救的确据:末世论关于行为的教导:

一是十个童女:十,马太福音首尾呼应概念聪明与愚拙。

二是三个仆人:三,三种仆人中的恶仆没有做什么恶,特征是什么都不做,主耶稣定义为又恶又懒的仆人。什么都不干,一直守望基督的复临,平行五个愚拙的童女,只传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但不能得救。

三是二波羊群:二,山羊与绵羊。

3这十、三、二归结为两类人:忠仆与恶仆。

2)基督复临根据个人行为审判个人:义人复活得生,恶人复活定罪。

4、哥林多前书讲基督复临的审判,但林前有两节经文提到十字架,我们从语境与结构分析这两节经文:

相关经文:【林前1:11-31】因为革来氏家里的人,曾对我提起弟兄们来,说你们中间有分争。12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13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29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30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31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林前2:2】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

1)语境:林前1-2章、15-16章:

1我们看到在林前1-2章教会分裂,保罗写信给教会,林前1:11-31,保罗讲13节“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最后保罗说不能自夸,当指着主夸口得救本乎神,成为智慧、公义、圣洁、救赎。

2林前2:2只有基督为我们钉了十字架:经文之意是在人前不要崇拜任何名人,只崇拜为我们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在上述语境下保罗说“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13节的语境),保罗原意教导为什么教会分门结党呢,这些名牧没有一个为你们钉过十字架,只有耶稣基督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只有跟神建立关系,应用到所有社会方面,我们不要崇拜任何人。

2)哥林多前书结构:交叉结构

1》1-2章救恩论:讲耶稣基督第一次降临钉十字架,救赎的根基:但并不是基督教全部真理,而是真理的开端。

2》15-16章末世论:讲耶稣基督第二次来审判,因行为受审判。

一是15章基督复活,把列邦权柄夺回来归给基督,基督要作王。

二是16章深化主题,有人若不爱主,可咒可诅。基督做三件事:“你们当如此行”:行为,筹钱奉献送到耶路撒冷、劳苦为主作工”、“行善”。

3》7-11章行义:7章讲肉身两性关系,彼此体谅不要攻击肉身;11章讲基督的肉身,圣餐讲的我们要为弟兄舍命,你们要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

4》3、8-10章:食物和偶像的关系,解决食物的人成为世界之人的偶像,只知道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教会纷争告诉我们唯有基督是我们的主。

重建基督教,把基督教建立在两次降临的根基上,双圆中心:十字架与大宝座。唯独信心唯独十字架的基督教不能得救。

得救的确据记录在马太福音天国的比喻当中:特别是在马太福音25章中。

二、基本结构:

1、14-19节 基督复临:

1)对教会的托付。

2)基督教会的基本方位:位于耶稣基督两次降临中间。

2、20-23节 得胜教会:分两类:但神赐给奖赏完全一样,按照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行公义,活出基督的良善、公义和诚实。

1)五千:

2)二千:

3、24-30节 失败教会:谎言教义,躺平什么都不干。为了警告教会与基督徒。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4-19节,升天、教会、复临

经文:14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15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16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17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18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19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解析:

1、升天14节:

1)“往国外去”即往天上去。

2)三个仆人都是一次得救的:“就叫了仆人来”都是教会、都是基督徒。

3)基督复活升天了,“把他的家业(全地都是神的)交给他们”把管理治理责任交给教会。

2、教会15-18节:

1)“按个人的才干”:即按个人的能力,神所赐的恩赐不同。

2)“给他们银子”打比方。神给的多要的也多:不能二千的能力做五千的事,也不能五千的能力做二千的事。

1五千

2二千

3一千

3)16节教会与世界的关系:

1“做买卖”即在世界赚回来,把世界的人带到教会里去。

2改变世界。

4)18节指的是主流教会躺平宗的作为。

3、复临19节:“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1)根据行为算账。

2)“过了许久”基督再回来的时间,很久很久以后:

一是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会很快。

1从人的生命角度来说祂回来很快,脆弱短暂的一生要作准备,否则来不及了。

2激发我们珍惜余生:最主要的是预备迎接主来。神让我们余生有更美好的见证,教会牧师要双重祷告:

一是不要学主流基督教邪教只祷告不去医院不吃药。

二是我们该吃药吃药,该去医院去医院,神藉着医院作工,为他们的医生护士祷告有救他们的医疗技术。

3当我们离开世界,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里等待复活。

二是从社会角度:会很久的时间才回来。

相关经文:【彼后3:8-9】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9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第二部分:20-23节,五千、二千

经文:20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21主人说,好εὖ ,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2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23主人说,好εὖ ,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解析:

1、根据恩赐能力、良心去做,五千、二千神的赏赐没有区别,只有尽心尽力去行。

2、平行葡萄园作工的比喻,神的旨意没人能改变。

1)五千20-21节:

2)二千22-23节:

3、五千与二千内容相同,重点解析21节“主人说,好εὖ ,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1)“好εὖ”做得真好,行的好,指善行。因此只知道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不能得救,关键看个人行为。

2)“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双重品质

1良善指行善行义。与人的关系,人际关系良善

2忠心指忠诚,原文信心意思,与基督、教会的关系,对待基督、教会坚定不移、忠心侍奉。

3)两种赏赐:“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1管理:平行创世记亚当在乐园,基督徒在地上承担管理治理职责,神把天国的钥匙权交给教会,在地上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2与主同在喜乐:享受基督的国度。

第三部分:24-30节,谎言、真相、审判

经文:24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26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27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28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29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解析:

1、谎言24-25节:对上帝认知的弯曲。

1)一半谎言:“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翻译问题,原文是主啊,我知道你是严厉的人。我们的神是严厉的神。

“我知道”我知道神,他不知道自己没干事。

2)谎言:“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一个意思即没有撒种地方要收割聚敛,证明神实在严厉。

1但事实上圣经撒种的比喻不是这样的描述。

2把神的属性夸大,提升自己对上帝的敬畏,自己之所以没有行为是因为怕做错了。

3)“害怕”原文敬畏,

1行义要骄傲,神恨恶骄傲,所以不行义,做错了还不如不做。

2人的诡诈:无限忽悠上帝,谄媚神。约伯不谄媚神,他的朋友无限拔高上帝。只干两件事:当众表演自己砍自己、关注别人的裤裆(同性恋、性变态)。

结论:1无限的谄媚神是基督教在世界犯的最大的恶行;

2动机是又懒又恶,目的是什么都不干,一切交给神。

2、真相26-27节:

经文:“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27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1)“又恶又懒”:一针见血指出基督教的本质。恶表现在一点好事都不干,独善其身。“懒”不愿意去干,不愿意行义。

相关经文:【多1:12-13】有克里特人中的一个本地先知说:“克里特人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13这个见证是真的。所以,你要严严地责备他们,使他们在真道上纯全无疵。

2)揭露撒谎本质:“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去做事。

3、审判28-30节:

经文:“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29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1)这句经文在新约圣经出现七次。

2)“把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是基督徒,曾经得救过,神不认这样的仆人,最终不能得救。

四、应用:马太效应

1、马太福音两次出现的经文:两句话一个意思,是著名的哲学概念“马太效应”的经文根据。区别在最后一个字一个“去”,一个“来”。

相关经文:【13:12】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25:29】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2、真理解析:马太效应指没有行为,连同有的也要夺去。

1)为什么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1因为没有行为不能得救,躺平什么都没有干。

2已经有的指已经开始得救了,曾经成为基督徒了,曾经给了一千的恩典,但曾经的信仰得救盼望都会被夺去。

3碾压了一次得救他永远得救的邪教教义:十字架神学、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我只知道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一切交给神,他们认为唯独如此就能得救,以此为属灵。

2)祂做了什么目的为了我们也跟随祂做什么:

1十字架神学偏执祂做了什么,唯独如此就得救,不在乎自己做什么。

2我们如果不做什么不可能得救(失去救恩):神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为了改变,不用大洪水审判世界,神自己降临救赎人类。

3、为什么又懒又恶的仆人没有行呢?13:12节是答案。

1)马太效应之前太13章,主耶稣讲了一个比喻,恶仆撒谎的事实,主耶稣来撒种比喻,撒种的是人子,种子是神的道。

相关经文:【太13:18-23】“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19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20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21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22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23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2)主流基督教就是这三种状态:

1非政治化的教会:地下教会为了避免政治公义、遭遇患难、受到逼迫。他们讲道台只讲婚姻家庭神学,即只知道基督并祂钉十字架:这是那个又懒又恶仆人不愿与世界发生买卖关系的第一个原因:19节、20-21节。

2专门讲神迹奇事的教会:受世上的思虑与钱财的迷惑。无法判断钱财与基督徒生命真正的关系,迎合人只对思虑和钱财迷惑的,22节。

3人的无知与自私导致的不明白:起初是明白的,后来被真正讲道台扎到了,因前两种原因,越听越不明白的,最后没办法明白了。私欲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4、马太福音把十字架事件放在28章,其他27章通篇都在讲基督要回来、必须要行公义好怜悯,谦卑的与主同行。

1)圣餐很重要,你们也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即行为、行义:

1“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得,你们也当如此行为弟兄舍命”,

2“这是我的血所立的新约赦免你们一切的罪”,我们也应该对所有罪人敞开心扉,接纳别人的过犯,赦免看我们的罪如同我们赦免人的罪。

2)马太福音核心: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主。

相关经文:【林前16:10】若是提摩太来到,你们要留心,叫他在你们那里无所惧怕,因为他劳力作主的工,像我一样。

【林前16:13】你们务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