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29课22:1-14羔羊的婚筵
一、引言:
每一场主日崇拜都是一场属灵的战争,耶稣基督胜过众仇敌撒但为了阻止在基督里的羔羊婚筵无恶不作。
我们怎样看基督徒在这末世的遭际?世人为什么厌弃基督和祂的仆人?太22:1-14给出答案和解密。
二、基本结构:
1、语境:
1)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走向了十字架:
一是21-23三章经文是耶稣找死之旅,主耶稣基督在世界在耶路撒冷所拉的仇恨、所得的权柄成功的为祂铺垫了走向十字架的道路。
二是主耶稣对宗教权柄和政治权柄展开了全方位的攻击:21-23章对文士法利赛人从律法的角度全方位的审判、咒诅。22章中心主耶稣用比喻宣告他们必然灭亡。
三是文士法利赛人有祸了,“有祸了”希腊文是该被咒诅了。意味着耶稣基督必死无疑了。
2)常识是犹太社会是政教合一的社会:祭司长、文士、法利赛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宗教权柄,实际上是耶路撒冷犹太社会真正握有的政治权柄。
2、结构:
这段比喻是主耶稣关于天国比喻含义最深刻、教会历史上从未被打开的真理:分为两大部分:
1)1-7节:旧约时代对耶稣基督的弃绝以及神最终对弃绝的弃绝。
1犹太教对耶稣基督的逼迫弃绝及神在基督里对他们的审判。
2世界对耶稣基督及祂仆人的态度赢得的终极审判。
3犹太教在这个意义上与巴比伦是相通的,犹太教所代表的就是世界本身。
2)8-14节:新约时代宗教对耶稣基督委婉的弃绝,最终也被弃绝。
1基督教对基督的弃绝采取了我们无法理解难以察觉的狡猾方式,宾客里有一位没有穿礼服的教内人士。
2没有穿礼服的人是基督教的代表,最后遭到绝罚被扔到外面哀哭切齿。
3、问题:
1)两段比喻挑战我们的常识:若上面讲的请客吃饭的常识,下面讲的穿衣的常识,吃与穿比喻很奇怪,为了吃与穿发生了惨烈的冲突,灭了一座城,毁了一个人,到底是为了什么,与有衣有食就当知足矛盾。(主流解释第二个比喻是因为不尊重基督,不尊重基督的婚礼,我们不接受这个解释。)
2)耶稣基督应验了旧约人子被人藐视的预言,新约时代主耶稣及祂的仆人被人藐视是正常的。主说:凡干犯人子的都被赦免,唯独亵渎圣灵的永不得赦免,因此我们理解不穿礼服的亵渎圣灵,不穿礼服是什么意思?
结论:我们要把不穿礼服的基督教重建为穿上礼服的基督教,不穿礼服又标榜自己是基督教的作法实际上是上一个世代,基督教比犹太教更为险恶、亵渎圣灵更为深刻,为什么?我们以经解经。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5节,婚筵、不愿、王筵、不理
经文:1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2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
3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
4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
5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作买卖去。
解析:
1、婚筵1-2节:
1)“他们”复数,指的是祭司长和法利赛人。
2)“王”指君王,彼前2章说尊重君王,即是带着定冠词的君王。
1天父上帝为祂儿子娶亲,创1-2章上帝预备婚礼的乐园场景,启示录结束羔羊的婚筵。新约基督与教会的启示为同一道理。
2天国的真正含义:君王为王子摆设娶亲筵席称为天国,上帝在祂儿子里面与世界和好,相亲相爱,这是天国的真正含义。
3娶亲的筵席就是我们的春天,万物生光辉,神的爱临到我们,把我们从世界分别出来,回到起初。
3)世界与天国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如何重建天国的爱情,我们怎样失去乐园的?人自以为神,侍奉玛门、情欲与权欲。
4)重建天国面临巨大的挑战:这是世界上最艰难的事业,因为世界与亚当夏娃一样侍奉情欲权欲。
2、不愿3节:“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
1)万民都是神招来的:上帝把我们从埃及喊出来,从世界喊出来,他们不肯出来,不肯改变,因为他们爱上了世界。(耶稣来了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不安,希律也不安,因为要改变他们现存的格局)
2)这种改变会发生致命的冲突,两场婚筵:
1基督娶新妇
2世界娶淫妇
3、王筵4节:“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
基督的赎罪祭:有些人不愿来因为罪,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意味着罪已经被赎、被赦免了。
4、不理5节:“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作买卖去”。
1)从不愿到不理,冲突升级,证明恩典是可以抗拒的。
2)不理的原因:不农且误商,一个到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
结论:他们不愿去的原因是爱上了钱财,爱上了世界。主说: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能既爱玛门又爱基督,导致的冲突是阴间般的残忍。
第二部分:6-7节,逼迫、报仇
经文:6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7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解析:
1、逼迫6节:让世人置换爱的对象必然导致的结果。
1)三个动词看到敌基督的根本原因,所作所为即三个动作:
1失去自由:“拿住”拘捕、判刑。
2失去尊严:“凌辱”羞辱、侮辱。
3失去生命:“杀害”。
2)求神为遭遇的这一切在主里不是徒然的,监禁、凌辱、杀害,主的话语不会落空,相关经文:太5、7、10章。
2、报仇7节:“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1)6节三个动词意义应对:“王大怒”是神对伤害杀害祂仆人的心情,神的怒火(瘟疫、战争,黑暗是摸得着的)在他们身上,圣经没有给泛爱留有任何的空间,没有教导基督徒一味的爱仇敌,为逼迫你们的祷告。
1神多重审判“发兵”。
2杀害神仆人的凶手一定会被审判“除灭”(暂时存留性命的为了让他们以恶惩恶,预备地狱更热的地方给他们)。
3“烧毁”一是指主后70年耶路撒冷被毁。二是指启18-19章巴比伦大城被烧毁,因被杀义人的血被看见了。
2)结论:上帝对杀害祂仆人的罪一定审判,从犹太教到全世界。
第三部分:8-10节,路口、大路
经文:8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9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
10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
解析:
1、路口8-9节:
1)“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地上满了强暴,这是上帝对犹太人主流世代决绝的审判,相当于大洪水,但神继续在全地作福音的事工。
2)岔路口、大路上是平行的信息:“岔路口”原文指边界,理解为地极,指向整个世界(以色列位置在几大洲交通路口),预表福音全球化的异象。
2、大路10节:
1)“遇见”即寻找,寻找的就寻见。
2)“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即麦子与稗子都在其中,福音时代,基督教根据下文招得多选上的人少,大部分不是真正信主的人。
3)主流基督教最终被弃绝:福音的全球化,大部分人都不是基督徒,否定基督教有充分的圣经根据。
第四部分:11-14节,礼服、永死
经文:11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12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
13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14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解析:
1、礼服11-12节:
1)“王进来”指基督复临。
2)没有穿礼服:礼服指婚礼的服装,婚礼的外衣。
3)“朋友”一词在马太福音往往代表反讽之意(犹大卖主时主耶稣对他说也是朋友)。
4)神的爱:12节问句。
5)“无言以答”指他理亏,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2、永死13-14节:“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14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1)13节经文在马太福音重复过六次,指的是与天国无分,要进入永远的死亡。
2)14节招多选少讲过。
3、重点解析“礼服”问题:
1)礼服问题极其重要:严重到凡是不穿礼服参加基督的婚筵的会进入永死。
1结局“丢在外面哀哭切齿”:相关经文: 太8:12、13:40-43、13:49-50、22:13-14、24:48-51、25:26-30、启22:10-15
2经文共同结论是:不义的必被定罪,平行经文【约5:29】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一是丢在外面的黑暗里哀哭切齿,根本原因是作恶不善。
二是根据他们的行为向他们宣告终极的审判。
三是对他们不义不行善的行为最后的审判是到外面去。
四是启示录城外的犬类等信息告诉我们不行义的与神的国无份。
2)义袍:礼服与行义相关,66卷书所有的奥秘都在启示录,面对面一切明了(启示录约翰与复临的基督)。
1“义袍”一词,相关经文:罗13:14穿戴基督、太7:15、加3:27受洗归入基督是披戴基督了、弗4:24穿上新人、西3:10穿上新人。
2双重含义:
一是指基督的宝血遮盖了我们的罪,我们因信称义。
二是穿戴基督:成为新造的人,指向行义行善的行为。脱去旧人带上光明的兵器。弗6章讲争战穿上全副军装,救恩的冠冕。
3如果披上基督的义袍而不行义:相关经文【太7:15】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如果披上基督的义袍不行义就是羊皮狼)
3)根据犹太教婚礼礼服三大特点:高贵的、洁净的、白色的。
1白衣:白衣是圣徒所行的义。相关经文:启1:13、3:4-5、3:14-21、4:4、6:9-11、7:9-15、19:1-9、22:10-17。
2平行【太22:8-14】经文的是【启22:10-17】:他又对我说:“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11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12“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13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14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15城外有那些犬类、行邪术的、淫乱的、杀人的、拜偶像的,并一切喜好说谎言、编造虚谎的。16“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17圣灵和新妇都说:“来!”听见的人也该说:“来!”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3白衣是圣徒所行的义:主耶稣复临穿长衣、白衣,启1章,24位长老和圣徒穿上白衣,羔羊婚筵都穿上白衣。
4主流基督教最大黑暗在于不仅与世界一样贪财贪欲贪权,恨恶行义,比世界更败坏,制造教义,认为唯有基督徒可以不行义,因为我们披戴了基督的义袍,理直气壮不行义,以不行义为正统,编造了全新的教义,成了世界最大的邪教。
4)义袍就是羊皮:
1披戴基督的义发生一刻,即受洗,因恩得救,因信称义,基督的宝血遮盖了我们一切的罪,我们要攻克己身,披上义袍并不成为基督徒行义的天恩。
2正相反,基督徒就成为洗礼池旁宗教的巨婴,我只知道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祂遮盖我了,然后躺平等着升天。
5)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建造教会两大目标:攻击世界、重建宗教。
1攻击世界:太22:1-7让他们从侍奉玛门、财神教中醒来侍奉基督。
2攻击基督教:让不行义的邪教重新变成耶和华军队,穿上白衣(圣徒所行的义)。
6)耶稣基督的比喻,基督徒所穿的礼服不是基督归给你的义,而是圣徒所行的义,最后成为神要审判的对象。
1启示录最后在羔羊的婚筵上,那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
2这礼服不是基督的衣服,是我们自己的衣服。路加福音说当“主耶稣回来的时候,能在世上找到一个有信德的人吗”?
3“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这句话指向罪人所需要的救恩,实然判断不是因然判断,同时提醒基督徒神不喜悦这样,作恶的复活定罪,行义的复活得生。
结论:
1披戴了基督义袍之后要洗净自己的衣服。
2神要我们看自己的衣服,这是基督徒在世上最重要的使命。
3行义目标:
一是攻击财神教让他们侍奉基督;
二是攻击基督教让他们起来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