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第27课11:1-3因信行义(希伯来书11章导论)

·

1 min read

一、引论:

1、谁来记念因行义消逝的生命?谁来记念为真理生活过的人?

1)官府不管、世界藐视、恶人轻践、主流回避;

2) 神会记念为满园春色争战过的生命: 神的心肠就是天良、 神的良心。

2、来11章成为基督教重建的根基:是最美好的篇章,是生命册,有三组名录(名单)平行生命册:

1)是耶和华的军队、 神的伊甸园:

1圣经中最早出现在创2:1,原文是天地当中的耶和华的万军都造齐了;

2来11章是主的伊甸园,生机勃勃,伊甸园各种美好的树木和生命;

3从生命到永生。

相关经文:【创2:1】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2)是见证者的名录:圣经中的家谱、族谱虽死犹生,刷新了生命的价值,是耶和华的见证者,是信心在古人中的证据。

1他们都是因信行义之人:因信行了公义,见证的概念否定了“唯独信心”的主流教义和个人见证,强调“因信行义”(33);

2是一场对基督教火的试炼:让我们思想基督教重建是当务之急、是常识。

3来11章正是勇敢者名录或信心英雄榜(11:34)。

3)是旧约历史书:是全新的列王记、历代志,这些英雄是天国里真正的王者,每个人都身穿白衣,头戴荣耀的冠冕。

殉道者得罪了世界众王:如果他们爱仇敌、为掌权者祷告、顺服世上的君王,希伯来书是站立不住的。

3、基督是勇敢的基督,基督教是勇敢的基督教:

1)耶稣基督与使徒得罪了世界众王,道成肉身,介入世界,从耶路撒冷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2)向死而生、向生而死:

4、概论与引论:历史的记忆、上帝的记念,11章基本架构,11:1-3是来11章的序言和引论。

1)这是一群什么人?因信行义、制服了仇敌;

相关经文:【来11:33-38】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34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35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释放”原文作“赎”),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36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37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38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1他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2世界的王在生命册里一无所有:11章的生命册、英雄家谱没有世界众王任何名字,世界的历史和人的史册也不会记载来11章。

2)与希伯来书11章平行的圣经经文,至少可以参考创5章的亚当家谱、撒下23、诗78篇,以及徒7章。

二、结构:

(一)论信心与行为:第11章导论:结构、语境

1、形成交叉结构:希伯来书11章的起点是在10:25,结束在12:2:

1)勇敢(10:25-11:3):勇敢与信心的关系;

2)生命册(11:4-32):所有的见证人的名录(有21位信心的主体);

3)勇敢(11:33-12:2):首尾呼应。

2、交叉结构下另外平行的主题:对主流基督教唯独信心的全盘否定。

1)义人因信得生(10:25-11:3):出自哈巴谷书,圣经四次提到这个概念,罪人因信称义是得救时的真理,义人因信得生是漫长天路的真理。

2)义人因着信就(11:4-32):成为基督徒真正的目的,让我们长大成人。

3)义人因信行义(11:33-12:2):被称义的人是行义的人,重复义人因信得生

相关经文:创2:1,5:1-32;书1:1-18;撒下23:1-39;徒7:1-60

结论:否定了唯独信心,解决了因信称义后怎么办,把基督教从巨婴状态带到然后整个生命的现行当中去,是我们的信仰有了目的、生活有了着落、我们的教会有了见证的可能。

(二)论政治:摩西的父母;他们(第一代)、以色列、众先知

1、生命册、家谱:

1)亚伯到撒拉,7人(男人女人的结构: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撒拉);更美的家乡(4-21)

1重点人物强调亚伯拉罕;

2第一组平行的概念是“更美的家乡”:他们都在向往一个更美的家乡、更好的地方(教会),他们并不知道到哪里去。

3应用:

一是我们的生命被神拖着走到祂的方向去的:对个人生命历史而言, 神要带我们去的地方都不是我们计划好的地方,我们只要跟随 神的话走就是了。

二是圣经学习模式:我们每学一卷书怀着敬畏兴奋期待的心,一切刚刚开始走到哪里并不知道,慢慢的找到每一个更美的家乡(知识上渐渐更新,一年更比一年明白)。(没有主流教义开始就定下目标的狂妄)

2)以撒到喇合,7人(新造的男人和女人:约瑟、摩西、摩西父母、他们因着信(第一代以色列人因着信过红海,最后灭亡了)、以色列人因着信(29节新一代以色列人)、喇合);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20-31),是交叉结构的中心:

1第一段重点人物是摩西:摩西和他父母的见证;

2第二段重点人物是喇合:喇合是城墙上的妓女,但她成为新造的人;

3第二组平行的概念是“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希伯来书语法风格是比较级,基督徒的荣耀比世界里的人更荣耀。

4位于交叉结构的中心:勇敢的见证,从出埃及到进迦南,与世界之王的关系:

第一不怕王命(23):全新的基督教信仰;

第二不作孙子(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24)

第三不怕王怒(27)

结论:把与世界之王苟合的淫妇们放在火里焚烧,希伯来书每个字都否定了主流基督教。

3)基甸到先知,7人;更美的复活(32-40)

1第三组重点人物是基甸和众先知:以色列历史开始了,是从士师(代表人物是基甸)到先知(众先知)的历史;

2第三组平行概念:是我们有更美的复活,因此我们不惧怕死亡。

结论:三组神学数字告诉我们这是整全的真理。

(三)论仇敌:爱仇敌的时空界限与新约的终极关切

【来11:7、28-34】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28他因着信,就守逾越节,守行洒血的礼,免得那灭长子的临近以色列人。29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30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31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33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

34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

1、我们要传讲灭仇敌的 神:经文挪亚定了那世代的罪、摩西见证了吞灭埃及长子的 神、妓女喇合见证了不顺从与迦南一同灭亡、他们因着信制服了敌国。

2、主流用脚踢刺是很难的:我们也给仇敌传福音,信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被定了,但不听终必灭亡。

三、具体经文解析:

经文: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2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3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解析:引论部分:

1、心证1节:信心的定义

经文:“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1)藉着连词δέ(but, moreover, and, etc.)定义“信”:用平行的方式,告诉我们信是什么。

1希望的证据、未来的见证: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一群有信仰的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在黑暗里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如果教会和基督徒都臣服于黑暗权势,世界的人从哪里寻找未来);

2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或作仰望那将真道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

2)以色列家的灯光没有熄灭:这节经文从两个方面定义信、信仰和信心:

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实底”:ὑπόστασις,这个名词在新约中出现了5次,基本含义是根基、根据、本质、确据等等。确信(哥林多后书9:4);放胆(哥林多后书11:17);本体(希伯来书1:3);确实(希伯来书3:14)

一是“所望之事”:是用来修饰这个名词的。动词ἐλπίζω是被动语态,用作分词;复数,阳性:ἐλπιζομένων。基本含义是to hope;hopefully to trust in。希望、盼望、指望、仰望。

相关经文:【太12:21】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约三3:14】但盼望快快地见你,我们就当面谈论。

二是被动语态可以传递微妙的信息:在大逼迫的黑暗年代,基督徒信仰是我们、也是人类的指望;是所有指望的最后根据。反过来说,当教会不再有义人、而且退后了,不再相信灵魂得救并为这样的信仰作见证,那么“埃及遍地都黑暗了”。人们还能指望什么呢?我们还能希望什么呢?

平行经文:【来6:19】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

2“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一是这里的名词“确据”是与“实底”并列,还是作为动词分词“盼望”的受词或宾语,很难确定。ἔλεγχος,就是“证明”、“责备”。是针对不信和反对的辩驳,举证以否定对信仰的否定。信仰是对“未见之事”的“督责”。

二是名词πρᾶγμα的基本含义是thing,matter,business,work等(来6:18,10:1;太18:19等)。人们质疑看不见的神,和看不见的未来;但信仰可以反驳这些反驳。

3)应用:

1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婚姻彼此的地狱、生活的艰辛、衰老疾病的折磨,摧毁我们生活愉悦的体验,灰心失望丧志,使我们到达黑暗的绝境:第一看不见希望,第二看不见未来;

2基督教重建的见证:来11章告诉我们“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有一些确实的证据和见证让我们恢复对希望和未来的信心,就是我们,我们可以被打碎击倒,但我们不可以放弃。

2、人证2节:信仰的人证,见证上帝的信仰一定是真的。

经文:“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1)“古人πρεσβύτερος”:就是这信仰的人证,古人做的证据,指向下面即将展开的信心英雄谱。

1动词μαρτυρέω(被动语态,复数;7:8,7:17,10:15)翻作“得了美好的证据,其基本含义是:证明、见证;

2也有称赞之意(路4:22,徒6:3)。这个动词也大量出现在约翰福音、约翰书信和使徒行传中。门徒们看到主耶稣的复活,以致于他们有了最后的生命见证-殉道。

2)到底什么是见证:

1希伯来书完全否定了主流基督教俗不可耐的个人见证、婚姻家庭见证、职场成功见证以及医治神迹的见证。

2见证基督是在敌基督或各种假神、偶像面前的见证。并且是公开的见证,勇敢的见证,讲道甚至殉道的见证。

3施洗约翰是见证者的典范:向前总结先知的见证,向后引领使徒的见证。

3、神证3节: 唯道论,神的话是确切的根据,是我们信仰的根据。

经文:“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1)信心最大的根据不是环境或所谓的事实,而是神的话:

1创1章的“神说”:是祂说有就有。不是人的经验和情绪所定,也不是环境的险恶通途所定,决定一切的是 神如何说;

2只有藉着信,从明白或理解(νοέω)神创造诸世界(τοὺς αἰῶνας)。名词αἰών的含义很丰富:可以理解为神创造了所有时间和空间。而这里所谈的信心绝非主流的“唯独信心”,而是强调心的对象和内容有两个极为重要的事实:

一是神:这使信仰从心学或唯独内心的邪教中解放出来。不是我信我信,而是我信神;

二是神创造宇宙:一方面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曾经是神看着是好的。所以基督教不是出世的异教。另一方面,当这个世界败坏了,你必须传讲神审判世界和世界之王、世界众王的信息,以及见证治理这地的天责。无视世界的唯独信心,只能出于世界之王的诡计和基督教对魔鬼的谄媚。

3动词“造成”的含义:καταρτίζω:这个动词在新约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翻译成“补网”(太4:21)。

一是神的创造之工同时完成了却又在重建,而我们是与神同工的。

二是天国正在降临,或一直藉着教会正在形成、完成之中。只是神国的降临不是从任何现存世界中建造的,而是根据神的话语,用的话语建造的;而且是藉着基督徒“行善”施工建造的。

2)“真理”、“我的话”、“神话”( ῥήματι θεοῦ,太4:4等),才是天国的基础工程和路上之光:

1“显然之物”: φαίνω的本意是发光。所以也可以这样应用:天国不是依靠明星或世界众的光体建造的。这世界的基础、主宰和希望不是星相、月神和红太阳;而是神的话语。

2基督教不仅是讲理的(自由主义),将国度建造在道理而非暴力阴谋之上(专制主义);而且我们讲的是神的道理。所以先知同作见证。

结论:1无论世界如何,我们还要去行: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祂不会失去祂的见证人。

2因为祂是创造诸世界的 神,神用祂的话语创造全新的世界。

第一“所望、未见、看见、显然”四个词与眼睛明亮有关;

第二基督教重建的见证:教会与基督徒与 神同工,我们是黑暗世界的希望,有更美的家乡。

四、总结:你也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1、我们要记念生命册的见证者:再次重读11:33-40,这是教会,这是基督徒。

相关经文:【来11:39-40】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40因为 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2、你们也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1)圣餐的目的,这些见证都指向耶稣基督死而复活;

2)“如此行”要有行的公义,主记念殉道者,我们用行为去记念;

3)蒙主记念的人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