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26课19:30-20:16葡萄园
一、引言:
末世有哪些征兆?
1、从教会角度看,末世的教会有两大特征:
1)教会的重建:启2-3章七间教会的核心信息是教会的重建
2)两个见证人的殉道:传道人殉道。
2、从世界看末世有五大特征:神拆毁了巴别塔,
1)敌基督、假基督的出现。
2)战争的频繁爆发。
3)瘟疫愈演愈烈。
4)天象突变:如地震。
5)经济萧条:通货膨胀和严重失业。
3、创世记被神废弃的大城:
1大城被拆毁:以诺城被放弃,挪亚建方舟,形成对比
2巴别塔与葡萄园:巴别塔被拆毁,挪亚做起农夫栽种葡萄园,建葡萄园需要工人。
3宁录建大城被神弃绝,亚伯拉罕到迦南建坛。
4、关于葡萄园:葡萄园包含神重建世界、重建国度的基本真理,相关经文在赛5章。
1)葡萄园是以色列,是教会:主耶稣三次讲到葡萄园的比喻,理解了这个比喻就理解了教会的真理、就能理解基督与教会的关系。
2)以赛亚书用两章篇幅讲葡萄园之歌:葡萄园建立和拆毁的原因。
3)葡萄园见证的三大真理:基督的故事,神要重建葡萄园,重建世界的大计。
1追求公平,弃绝暴虐(地上满了强暴)。神停止巴别塔工程是为了更多的人有得救的希望(为罪恶劳碌、为法老建积货城工程结束了,应该去建葡萄园)。
2彰显公义,弃绝冤案、终结冤屈。
3同情贫弱、实施怜悯。
5、太19-20章主耶稣关于葡萄园比喻的第一场讲论。
二、基本结构:
1、19:30节 前后
2、20:1-8节天国在持续的招工。
1)我们曾经的一生都在建巴别塔,
2)“招工”意思是一生不再侍奉巴别、侍奉食欲情欲和权欲,思考下公平公义和怜悯。
3)7节没有人雇我们。
3、9-10节 天国,教会需要重建。不是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有可能作工的人也在前的要在后。
9-10节成为分界线,酉初的人和先来的人都得了一钱。显示了以赛亚书的三大原则:
1)公平公义。
2)上帝的主权。
3)怜悯:黄昏来的人也得了一钱。
4、11-15节天国里面的分化。教会里面的分化。
5、16节,前后呼应,葡萄园比喻最后一句。前后呼应的葡萄园比喻告诉我们两大事实:
1)两章讲同样道理:天国的原则是“在后在前,在前在后”。
2)19:30节指很多在后的要在前,在前的要在后,但不是所有的。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20:1-8节,清早、巳初、中午、酉初、晚上
经文:20:1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2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
3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4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
5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
6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7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8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
解析:天国的道理
1、葡萄园:耶和华的葡萄园是以色列,基督的葡萄园是我们。
2、天国一直在招工:
1)时间的概念展示了神的心肠:
2)六个时间平行创世记1章六天的创造:神藉着葡萄园重建世界,有公平有公义有爱的世界(保罗说的天国的公义、怜悯和圣洁。彼得:新天新地有义住在其中)。
3)神在基督里重建新天新地。
4)从清早到晚上:有晚上有早晨,呼喊百姓建造葡萄园。
1清早:早晨六点
2巳初:上午九点
3中午(午正和申初):最炎热的时间。
一是午正中午12点
二是申初:下午三点
4酉初:下午五点
5晚上。
3、工人作工即行为:马太福音对行为的重视,均衡了唯独信心的教义。
4、3-4节、6-7节红色字体“闲站”:
1)神来找罪人,呼喊他们进入教会建造葡萄园:3-4节一天最好时光无所事事,闲站强调的是懒,又懒又馋。
2)神看人内心:6-7节实则不然,下午五点的从早晨到晚上的闲站找工作,原因是7节“没有人雇我们”。
酉初这批人三个特点:神看见了,如彼得打鱼大半生还在等。
1最有信心的人,没有放弃还在等。
2可能是最贫苦的人,需要工作的人。
3他们等人找他们给一份工。我们来教会的年龄年过半百、日头偏西了。
3)进入教会,他们找到了世界上最美的工:他们在等“你们也进葡萄园去”,生命瞬间被改变了,
1而且干了一个小时却得了一天的报酬。
2他们更也没想到被称为教会的地方有人反对,先来的人讨厌他们。
第二部分:9-15节,以为、怨言、恶眼
经文:9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10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
11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12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
13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14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15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
解析:讲三个信息:酉初来的人、先来的人、神。
1、酉初来的凭什么也得一钱:
1)神出于怜悯给他们,他们是有信心有忍耐可怜的人:神看到了他们等待一天的煎熬。因为没人雇佣他们,而且他们需要工价。
2)酉初是指黄昏:神的怜悯和公义,看到黄昏起来为主作见证的勇气,酉初来的人才是世上真正的光、世界的盐。
1我们的世界已经不再年轻、我们人生也不再年轻,走向落日黄昏。
2但为葡萄园作工一切被颠覆了:黑暗的末世起来为主作工的人需要信心和勇气。我们肉体虽然一天天毁坏,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3)酉初来的人一言不发:一切靠主的恩典,相信神的公义。
2、神的角度:
1)神是公义的,也是怜悯的:
2)神的主权:远离主流改革宗极端的主权论:
1“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15节”与想怎样就怎样不是同义的。
一是“随我的意思”翻译问题,原文是我行善,“我的意思我要行善”善包括公平、公义和爱,即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二是我做好人,你们却是恶的:神无论怎么做,都是按照善去做的。行善的要复活得生,行恶的要复活定罪。
2神一定按照祂的公义和良善行事:祂不是按照人理解的随心所欲干事,祂的心和义永远是良善的。在葡萄园作工,神给我们的工钱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3、先来的人:在前的要在后,如不悔改不能得救。
1)自义与贪婪:“他们以为必要多得10节”他们侍奉的仍然是玛门,生命没有改变,他们的幸福比别人有钱,不仅仅在于按照公义得的报酬,还有要比别人多才快乐。
2)没有爱,恨上帝:“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11节”“埋怨”是抱怨,这是大罪,旷野的以色列人,没有得救。
3)他们不配进神的国:“我们整天劳苦受热”他们不愿意为主受苦,积怨很久。
4)骄傲嫉妒与特权思想:“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该隐式的嫉妒,先来的嫉妒后来的所得的跟他一样,嫉妒如阴间般的残忍,人上人思想,我们和别人不一样。他们与神国无份,他们是法利赛人或少年财主,也可能是没有悔改的使徒。
1创世记以葡萄园为中心的该隐杀亚伯,嫉妒兄弟。
2平行路5章大儿子小儿子比喻。
第三部分:最小最大、在前在后、招多选少
经文:20:16a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20:16b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解析:
1、天国的道理有三组平行的信息:对教会真理:
1)最小的最大,在前的在后:在前的要在后,在后的要在前。
相关经文:太11:11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
19:14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2)招多选少:得救的人少。粉碎了主流基督教信徒永蒙保守,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相关经文:太22:14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7:14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21:43“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
2、重点解析在前的要在后,在后的要在前:
1)魔鬼的谎言,对先前来的崇拜实际上是古人崇拜、古代崇拜、祖先崇拜,初代教会的崇拜:
1与主耶稣的教导针锋相对,这是教会思想的问题之一,与世界道理一样共享魔鬼的教义,崇拜在先的。亚当拆毁了古人崇拜,都是受造的人。
2世界在魔鬼祖先崇拜的捆绑之下,一代不如一代。
3倒立的历史观:古人最伟大,末世时代人类越来越败坏。
教会越来越坚决:教会越来越更新,直到两位见证人成为世上的明灯。
新约圣经主耶稣有两场关于祖先崇拜的对话:
1主耶稣说古人的遗传拿来教导人,拜我也是枉然。这百姓口里称赞我,心却远离我。
2从旧约到新约骂祖宗的经文很多:你们的祖宗怎样你们也要怎样。你们的祖宗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屡次惩罚也不悔改,去充满你们祖宗的罪恶吧。
2)神的真理:主还活着没有偶像,是自由平等。后来的人真理上会认识的更多。
1祖先亚当被废掉,摩西被废掉(尸骨被神隐藏)、大卫、所罗门。
2新约施洗约翰,主说天国最小的比他大。马利亚(妇人与我有什么相干)、彼得(在后的在前)。在主耶稣真理里,没有圣徒崇拜,从彼得开始,我们的宗教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3基督教文明让我们成为诚实的人:
一是我们知道祖宗是人。
二是我们不需要撒谎。对祖先唯一的记念,我们崇拜我们祖宗的神。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是我们的神。
四、总结:
1、主流葡萄园荒凉:世界走向黄昏,巴别塔被神拆毁了,但是葡萄园正在招工,但葡萄园败坏也会被神弃绝,鸡汤基督教会被拆毁了,因此要重建基督教。
2、神要重建葡萄园:在前的要在后,在后的正在向前,愿我们的教会犹如酉初招来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