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第24课14:12-20圣经的终极关切与作家的罪恶
一、引言:
1、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对教会的定义:教会要胜过阴间的门。我们如何解释阴间的门,以神学角度看许艳门实实在在是阴间的门现实的诠释。新闻让我们最直观想到约第8章,控告人隐藏了,龙的传人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把行淫的妇人抓起来,没有打死她,要利用女人敲诈一笔钱财,背后就是他们的父魔鬼,起初是杀人说谎的。创3章魔鬼的三重试探,钱财情欲和权欲,用国家权利机器成功完成无花果树叶子对丑闻肉身犯罪的完全遮盖,不存在认罪悔改的希望了,主的审判临到了。
2、罪的工价就是死亡:经历阴间的门进入永生,陷入阴间的门就进入永死。而且拒绝悔改,没有重生和永生的盼望。生与死,唯有主耶稣基督复活才得到完全的终结。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真理是关于生和死的真理,启示在启14:12-20节。
二、语境与结构:启14:12-20
1、经文结构1:
1)12-13节,基督里的生:明确指向胜过阴间的门要进入永生:圣经对死亡的定义是在基督里而死的人有福了。
2)14节,如何才能在基督里进入永生或接受永死的审判,藉着白云之上(指白色大宝座)人子的救赎。冠冕和刀是主耶稣基督复临的最基本两大形象:祂是王,祂是审判者。
3)15-20节,交叉结构谈的是在罪里的死。“就有血从酒榨里流出来,高到马的嚼环,远有六百里”。我们看见启示录终局人类命运的一分为二:基督里进入永生,罪里进入永死。
2、经文结构2:
三重真理:只有圣经关心生与死,只有圣经把生与死平行在义与罪中,义与罪唯有在信与疑中才能得到保证和弃绝。
1)生与死:我们关切的是在基督里关切生和死。唯有圣经真理是关切生和死的真理,离开生与死都属于魔鬼的道理,舍弃了最重要的话题。远离生死,人类成了没有灵性的畜类。其他都是蠓虫的哲学,唯有基督教抓住了骆驼。但要避免极端灵恩派,教会里不关心别的,只关心生死。
2)义与罪:只有圣经终极关心生死。但只有圣经把生与死和义与罪完全连接在一起了。如果只关心生与死,不关心义与罪,就是魔鬼的谎言,徒然信基督,白白的让基督死了,结果是没有生只有永死了。
圣经说:惟义人因信得生,罪的工价就是死。怎么才能活在义中呢?
3)信与疑:怎么才能活在义中远离罪呢?只有信才能持守义:只有信才能称义,只有信才能不断的活出义来。没有信仰不可能被称义,没有信不可能行在义中,所以我们需要教会。
与信对立的概念是疑惑,外邦哲学本质是怀疑:一是神岂是真说?二是不一定死。离开教会自以为义或自以为行义,都是偏行己道。
3、经文结构3:神说-人子-双刃
12-13节3此谈到神的话语,3+1就是神说:圣道。神说,圣灵说,
1)神说:12-14节,围绕基督说,神籍着祂的话语救赎重造人类,审判世界。
2)人子:15-20节,救恩或怜悯;审判或律法。
3)两把镰刀:1》第一把镰刀指向救赎,收割庄稼;2》第二把镰刀指向审判,收取葡萄。
4、语境:旧约语境参考两卷书:民数记-约珥书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2-13节,分为三部分:神之道(论圣徒)、天之音(论圣经)、灵之说(论行为)
经文: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
13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
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解析:
1、神之道,基督的信仰(论圣徒)12节:“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
1)平行13节,对外邦人而言,我们遇到生活中绝境,圣徒的忍耐就在于此,打击摧毁的恰恰是我们生存需要的,这是神给我们的功课,我们因此被神呼召拣选使用,正因为这个世代是邪恶淫乱的(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所以需要我们(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没有谁能摧毁我们的信仰,圣徒的忍耐就在于此,我们坦然说:这是最坏的世代,这是最好的世代。
2)什么是忍耐?“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完全遵守坚守、勇往直前上帝的命令,这就是忍耐。“诫命”是神的命令,不理解也要执行。
3)“耶稣的真道”真道原文是信仰,就是耶稣的信心和信仰,我们靠自己无法遵守神的命令,只有跟随耶稣基督,在基督里效法耶稣,我们才有可能籍着信仰在黑暗世代为主做见证。忍耐与信仰让我们看见呼应的关系:没有信仰的人,在两兽统治的黑暗世代没法活着,只能卖身卖义。
结论:凡谈信仰的,只有一种信仰,就是耶稣的信仰,只有面向十字架的信仰才是信仰。
2、天之音(论圣经)13a节:“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
1)神的话语神的道是从天上来的,不属于人和世界,不属于人的内心。
2)“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是解释天上的声音,在主里死的有福了。人都是要在罪里死的,换一种死法,与其死不如在主里死,这就是最大的福分,在主的复活里有份。主里死的意思就是守神诫命,在耶稣基督真道里的。忍耐邪恶的世代,这个邪恶世代要杀害我们。
3)“你要写下”圣经是写出来的,基督教信仰不是密宗,不是感悟。写下来的三个原因:
1这事很重要,必须写下来。
2传于众教会,共同的分享。
3写下来意思是这事不可更改,不怕验证,圣经都可以考证。
4“写”这个概念在启示录和整卷圣经应用,人世间唯一让我们委身的书就是圣经,提醒我们人的巨著取代圣经之后,这种写作走到了魔鬼的方向,颠覆了圣经作为人类阅读中心的重要的位份。作家强夺了使徒的位份成了人类灵魂的导师,用著作本身文集文选教材主义思想充斥了魔鬼的谎言,以恶充好,以假乱真的弊端。我们批判加尔文要义,自己写的一本书成为瓜分圣经荣耀的名人。提醒基督徒不要当作家,我们所设立的学术框架思想在圣经面前是一文不值。唯愿我们做一件事,就是照本宣科的讲述每一卷圣经,这不是反智主义,我们越读圣经越明白只有圣经的话穷尽我们一生都难及的万分之一。
3、灵之说(论行为)13b节:“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1)三位一体真理的圣灵,教会中的圣灵,说话的圣灵,圣灵是在教会里永祂的话语安慰圣徒的圣灵。圣灵为圣父圣子做见证的。圣灵出于圣父,回到圣父;圣灵出于圣子,回到圣子。
2)“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在主里面而死或者殉道的那些人,他们的死暂时进入安息。“安息”就是良心的平安,我们活着的时候也在经历,圣经说恶人必不得平安,我们的平安有永恒的价值,我们一生劳苦事奉,见证真道在这个世代及至下个世代继续开花结果,我们会在神里面领受赏赐。
3)“劳苦和作工”就是行为,12节真道强调的是信心,结束部分强调的是行为,圣灵是强调因信行义的圣灵。
第二部分:14节,分为四部分:仰视(平视邪教)、人子(巴兰邪教)、金冠(非政邪教)、镰刀(泛爱邪教)
经文:14我又观看,见有一片白云,
云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
头上戴着金冠冕,
手里拿着快镰刀。
解析:
1、仰视(平视邪教)14a节:“我又观看,见有一片白云”
这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我们住在异教环境中,神让我们抬头看天,基督徒要仰望上帝。
1)启示录反复强调“看、看哪”的概念,看见大宝座,看见天上的崇拜,看见耶稣基督裂天而来。平视世界与信仰视域针锋相对,充满谎言,三慌一缺:
1自古以来苦大仇深仰望别人,是持强凌弱的民族,不做畜生就做上帝。
2我们一直被被外国人瞧不起。
3现在要俯视别人了,要万国来朝。
4缺信仰,缺向上仰望的意识和信念,这是致命的。何等地贪爱世界,总是纠缠于我看世界,世界怎么看我的锁链中,我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别人的评论和注视下的。我们要靠着信仰过一个安静的生活,时时刻刻提醒人说不能捆绑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用神说替代人说,不在乎人说。
2)靠圣经把世界把人的话放在适当的位份上,我们就得自由了。
2、人子(巴兰邪教)14b节:“云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
耶稣基督自称人子,下页有深化的概念。
3、金冠(非政邪教)14c节:“头上戴着金冠冕”
金冠冕指向耶稣基督是王。反对非政治邪教。
4、镰刀(泛爱邪教)14d节:“手里拿着快镰刀”
1)“镰刀”一词很重要,检索圣经这一词,旧约有三个词都翻译成镰刀(讲章有详述),指的是收割和审判,反对泛爱主义邪教,他们教会放弃了镰刀。
2)教会建造本身,有两方面事工:出25章,
1锤子工作,用锤子凿成各样形状建造圣殿会幕;
2镰刀的工作,建造圣殿的目的是收割和作工。平行信息15节从天上的殿中出来,从祭坛中出来,会幕圣殿和教会。这三位天使与上三位天使出发点不一样,上文谈到的是传福音给万民,个人因信得救重生。这里谈的是教会建造起来了,是向万国万民宣告审判的高台,我们的神与万民的关系是镰刀的关系,人子和镰刀,教会要传讲镰刀的信息。
魔鬼抢去了锤子和镰刀的权柄,要在地上建造他们的天国,用锤子和镰刀收割人类的劳动果实,他们是撒但一会。
5、何为人子:
1)巴兰的试探:【民23:19】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启1:13,14:14),必不致后悔。他说话岂不照着行呢?他发言岂不要成就呢?
启示录开篇告诉我们搅扰教会很多是巴兰的教训,巴兰的错谬是引人吃祭偶像之物,行奸淫的事。人子真理:救赎和审判:启1:13、14:14两次谈到人子的概念,救赎和审判。道成肉身,神的儿子与教会同在。人子再来要审判世界。
2)神的后悔(创6:6;出32:14,申32:36;士2:18; 撒下24:16,代上21:15,诗90:13,106:45,135:14,耶15:6,18:8,18:10, 26:3, 26:13, 26:19,42:10;珥2:13-14;摩7:3,7:6;拿3:9-10,4:2)
所谓人子就是上帝在基督里,在基督成为人的形象里面展开了审判和救赎,祂的审判是对恩典的后悔,祂的救赎是对审判的后悔,这是改变。人子很重要,没有人子,就没有上帝的后悔,意味着我们的神是自然神论的神,人类不再有希望了:
1罪恶不再被审判,我们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
2我们认罪不再有得救的希望,我们永远在罪孽中。
神在人子里面,在祂儿子里面显示了祂对两大事实的后悔,所以我们罪人有得救的盼望。同时这个世界无论有多么黑暗有必被审判的盼望。
3)神不后悔(诗110:4,耶4:28,结24:14,何13:14,亚8:14;来7:21)——נָחַם
这是个难题,撒母耳上两次谈到神不后悔和神会后悔的信息:【撒上15:10-29】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11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28撒母耳对他(扫罗)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29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
我们要注意真先知撒母耳的说法和假先知巴兰说法之间的微妙的至关重要的区别,这个区别主要是两个方面:
1)上帝说后悔是立扫罗的后悔。上帝说绝不后悔指的是立大卫绝不后悔,大卫预表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唯一的。神在地上对任何人的赐福祝福都会后悔,我们要小心了,我们如果不珍视恩典祂有可能收回祂的救恩,失去救恩意味着上帝后悔了,上帝会祝福我们,如果我们没有把最初的信心进行到底神会后悔。
2)“他迥非世人”世人原文就是亚当,所以指祂不是一般的人,像亚当一样。“也非人子”假先知在亚当后面加了一个儿子,人的儿子指的是基督,魔鬼巧妙的换了一个词,意味着巴兰以后的以西结书、耶利米书连篇累牍的人子概念会在巴兰试探之下导致两大后果:一是上帝永远不会成为人子。二是成为人子的宣称是人一定是假先知,一定要被处死。意味着人子在基督里面的怜悯和审判都不存在了。巴兰的教训很恐怖,魔鬼不是针锋相对跟着圣经来,而是剑走偏锋进来的,足以颠覆整个基督教核心的信仰。犹太教不明白巴兰是个假先知,会发现巴兰没有错,他们以为上帝捆绑他说正确的话,不是这样的,即使巴兰在上帝催逼下讲了正确的话,他却巧妙的塞进去魔鬼的谎言,打击最强的着眼点就是基督。神非人子,引用到新约,意思是耶稣不是神。我们的主来了三番五次强调人子,人子来要寻找失丧的,上帝说我为我的仆人、为百姓后悔了,我不能让他们进入永死。启示录两次强调人子要来审判世界,上帝说我对这个世代的宽容后悔了,我要审判这个世界。
结论:人子概念很重要,感谢神在人子里安慰了我们。
第三部分:15-20节,三位天使的信息:分为两部分,第一镰(庄稼-饼)、圣殿与圣坛(客西马尼)、第二镰(葡萄-酒)
经文:15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向那坐在云上的大声喊着说,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16那坐在云上的,就把镰刀扔在地上。地上的庄稼就被收割了。
17又有一位天使从天上的殿中出来,他也拿着快镰刀。18又有一位天使从祭坛中出来,是有权柄管火的,向拿着快镰刀的大声喊着说,伸出快镰刀来收取地上葡萄树的果子。因为葡萄熟透了。19那天使就把镰刀扔在地上,收取了地上的葡萄,丢在神忿怒的大酒榨中。20那酒榨踹在城外,就有血从酒榨里流出来,高到马的嚼环,远有六百里。
解析:
1、第一镰(庄稼-饼)15-16节:“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向那坐在云上的大声喊着说,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16那坐在云上的,就把镰刀扔在地上。地上的庄稼就被收割了”
1)不是天使有权柄,而是基督有忍耐。指向救恩,平行马可福音撒种比喻,指的是福音的收割。有个难题,认为这里天使命令基督丢下镰刀,这是瞎眼的,希伯来书说天使是基督服役的灵,没有天使高过基督。就像主在约翰福音宣告的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就是从创世之初与父一同分享的荣耀,父与子是一体的。
2)以经解经看到天使喊叫不是命令,祭坛下面被杀人的灵魂呼求神报仇,圣徒和天使火急火燎的心态是盼望着主耶稣报仇,我们没有神的忍耐和神的怜悯。籍着事实我们看到大洪水神忍耐一千年;神忍耐埃及人400年奴役以色利人,忍耐了迦南邪教400年,彼得后书神还没有降临是因为神的忍耐,祂愿人人悔改,不愿一人沉沦,因祂的忍耐我们活着。忍耐的信息在葡萄园信息中会被强化。
2、第二镰(葡萄-酒)17-20节:“又有一位天使从天上的殿(教会)中出来,他也拿着快镰刀。18又有一位天使从祭坛(香坛)中出来,是有权柄管火的,向拿着快镰刀的大声喊着说,伸出快镰刀来收取地上葡萄树的果子。因为葡萄熟透了。19那天使就把镰刀扔在地上,收取了地上的葡萄,丢在神忿怒的大酒榨中。20那酒榨踹在城外,就有血从酒榨里流出来,高到马的嚼环,远有六百里”。
1)两大事件:主先拿着镰刀,天使才从殿中出来的,另一位天使是从祭坛中出来的。真正的教会是传讲基督的镰刀的教会,传讲有火审判的教会。从祭坛出来是为圣徒报仇。
2)“酒榨”原文也指专用名词客西马尼园,所有的酒都在耶稣第一次来全都加在耶稣基督身上了,如果仍然不信,耶稣基督第二次来,加在耶稣基督身上的酒就临到了万国万民了。
3)“葡萄”:收割庄稼收取葡萄,葡萄粮食平行圣餐的饼和酒,圣餐又有新的认识:耶稣基督告诉我们圣餐表明祂的死,神加在人身上的愤怒,祂吩咐我们也要经历同样的殉难十字架的道路。基督和祂的门徒在圣餐中相遇,为了在天国里相遇做预备。“葡萄园”在圣经中重要的异象(最后详述)。
4)“马的嚼环,远有六百里”原文是大约三千多公里,相当于应许之地南北狭长的距离,用词比喻世界和国家都满了血,血从罪人身上流出的。流人血的,血必被人流,反射千百年来人杀人所犯的滔天罪行。
四、应用:伤心葡萄园
创9:20挪亚作起农夫(庄稼)来,栽了一个葡萄园(葡萄)。
1、旧约中的葡萄园:伊甸园,亚当是种地的,平行葡萄和庄稼,大洪水后,又是农夫和葡萄,历史重新开始了。两大事实:
1)神或神仆人是在地上作工的,农夫是种地的,不断强调在地上,上帝创造世界并在地上作工,这是农夫在地上工作的基本形象,我们是收割庄稼的农夫,我们在乎世上的人。葡萄园告诉我们,地上所有的人农夫在世界上造种的果树植物树木。
2)伊甸园有好多树,理解为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人。地和葡萄园比喻为世界的缩影。世界就是这园子,田地和葡萄园,拿伯的葡萄园、以赛亚书5章葡萄园之歌,以西结书葡萄树,田地就是世界,人是上帝在园子里种的葡萄树,这些葡萄树指向基督的门徒、以色列人,所有人初熟的果子。
结论: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人指的是主在地里所栽的树。神爱葡萄园,但葡萄园结了坏果子。
2、新约中的葡萄园:新约中很多比喻有共同的因素就是葡萄园的比喻, 葡萄园异象很重要,贯穿两个主题:
1)启示录中对葡萄最后的审判。
2)伤心的葡萄园。农夫种葡萄苦上加苦,一生需要培植移植,上帝充满爱心和忍耐,经过上千年上万年,一次又一次,一代一代地球上的人如葡萄树变坏了,苦毒成了葡萄树共同信仰思想和自信。
这又是一个坏葡萄满了世界的世代,在这样的世代,我们一个方面经历主的伤心,另一方面我们要宣告主的审判,同时我们意识到,在这样世代里我们自己要向主做主的好葡萄,主耶稣是真葡萄树,我们是枝子。我们怎样才能向主生长呢?答案只有一句话:圣徒的忍耐就在于此,我们要持守神的诫命和耶稣的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