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23课7:1-5以萨迦勇士

·

2 min read

一、引论:

1、追思王小青弟兄:他们父子都是CSMP的学员:

1)牧师收到他儿子的两封信(图片右侧),在黑暗艰难的岁月里表现的正直勇敢令人印象深刻,他也有真理上的未尽事宜。

2)牧师收到同工的信(图片右侧最后一段),王弟兄自己讲的癌症晚期的状态,病痛很残酷,病痛不具备普遍性, 神怎么可以让如此惨烈的病痛临到基督徒身上,甚至在弥留之际?

3)如何思想我们与神的关系:有些弟兄姐妹在离世时要经历残酷的争战,答案是一段经文:

相关经文:【玛3:2-3】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他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因为他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碱。3他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他们就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

1这是一种熬炼:这段经文定义了什么是勇士:

一是勇士是不断熬炼出来的,不是谁生下来就是勇士;

二是所谓勇士就是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

2熬炼的结果使之成为公义的献祭:属灵的人会明白属灵的事:

一是教会送别任何一位弟兄姐妹,一定不会把他看成完美无缺的人;

二是熬炼的结果是让人更加洁净,使之成为真正公义的献祭;

3劝勉正在经历病痛的弟兄姐妹一起思想,警醒我们一生当中对三重试探穷追不舍的追逼,如何靠主尽早得胜。无论如何,王小青弟兄是CSMP中值得记念的弟兄,愿他在主怀安息。

4建立CSMP自己的传统:

一是只要是蒙特利尔华人教会和CSMP任何一位弟兄姐妹离开,都有一场追思礼拜,珍惜每一位与我们同行天路的弟兄姐妹,不让任何一个人悄然离去;

二是这一点符合历代志这卷书显明的教会的伦理。历代志记载的每一个人告诉我们在 神的国里,在生命册上,一个都不会忘记,不应该忘记任何一个勇士;

三是在基督教里,勇士已经成为稀缺的资源。

结论:勇士这个概念应验在以萨迦支派。

2、代上7:1-5节历代志英雄谱:

1)转向以萨迦和其他支派:实际上“大能的勇士”这个概念贯穿了历代志上第7章。

1这通篇的勇士旨在强调:以色列行事勇敢。

2重建基督教与主流基督教的对立:就是勇士与戏精的对立。在我们这个世代,以色列显然比基督教更忠于圣经;

2)亚伯拉罕的“两班后裔”:有一半是假的,是戏精和懦夫。“基督教”整体上就是一群骗子,教会史就是连续的欺诈。

1他们用五个唯独欺哄神:都是你的因此我们什么都不必干;

2他们彼此欺哄勾引人入教:只要硬着颈项表演就可以上天堂。基督教就是逃避勇士责任的一场孙子兵法或宗教骗局。他们用教义之裙总结和遮盖圣经。但历代志上第7章打脸40次。

3我们祈祷:2025年的基督教,真的诚实地进入预苦期,披麻蒙灰、降卑悔改,反省更新。

相关经文:【罗11:23-24】23而且他们若不是长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为神能够把他们从新接上。24你是从那天生的野橄榄上砍下来的,尚且逆着性得接在好橄榄上,何况这本树的枝子,要接在本树上呢。

3、关于以萨迦支派:

1)在地图上找到以萨迦在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位置:

2)认识这个支派需要复习利亚、雅各和摩西关于以萨迦的“预言”:

相关经文:【创30:14-18】14割麦子的时候,流便往田里去寻见风茄,拿来给他母亲利亚。拉结对利亚说:“请你把你儿子的风茄给我些。15利亚说:“你夺了我的丈夫还算小事吗?你又要夺我儿子的风茄吗?”拉结说:“为你儿子的风茄,今夜他可以与你同寝。”16到了晚上,雅各从田里回来,利亚出来迎接他说:“你要与我同寝,因为我实在用我儿子的风茄把你雇下了。”那一夜雅各就与她同寝。 17神应允了利亚,她就怀孕,给雅各生了第五个儿子。18利亚说:“神给了我价值,因为我把使女给了我丈夫。”于是给他起名叫以萨迦(就是“价值”的意思)。

【创49:14-15】14以萨迦是个强壮的驴,卧在羊圈之中。15他以安静为佳,以肥地为美,便低肩背重,成为服苦的仆人;

【申33:18b-19】18b以萨迦阿,在你帐棚里可以快乐。19他们要将列邦召到山上,在那里献公义的祭。因为他们要吸取海里的丰富,并沙中所藏的珍宝。

结论:1历代志不仅记载以色列王国历史,也记载以色列历世历代的勇士,是英雄谱。

2值得思考的问题:旧约时代的勇士在现在的基督教完全消失了(基督教讲隐士和忍者,对罪恶和苦难隐忍到死,成为基督教核心价值)。

3面对如此断裂,我们怎样使之均衡?隐忍真的符合圣经吗?

4补充概念:

一是什么是高等批判?圣经学者藉着考古和文字学(文本的考据),发现圣经不同的篇章之间存在文字修辞、文法上的矛盾,或者因此推翻圣经的无误性,拆毁传统对圣经对某些章节的解释,特别是对摩西五经的解释。这让圣经成为文字批判的教材,不再是上帝的话语。

二是牧师观点:高等批判对圣经的攻击是狂犬吠日,对属灵的人圣经是灵性的事实,推翻不了。

真正的矛盾:勇士与隐士之间致命的冲突,旧约对仇敌的斩草除根、斩尽杀绝(约书亚记、诗篇)如何与新约爱仇敌加以均衡?每一代基督徒都面临这个问题,他们被教义迷惑,这个问题极其重要,我们今天要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

4、解析以色列十二支派要参考的旧约五大资源:目的完整的认识包括以萨迦在内的十二个支派的特征。

1)母亲的命名:他们诞生时他们母亲所说的话及命名,孩子是怎么来的以及圣灵藉着母亲对他们未来的生命和托付;

2)父亲临终判语:他们父亲雅各临终对十二支派的判词,对他们生命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宣告;

3)摩西临终的祝福:摩西临终对以色列支派的重新祝福,刷新了雅各临终告白;

4)各支派在争战中位置以及在会幕圣殿的职分:

1民数记到约书亚记,以色列各支派组成了耶和华的军队,他们在会幕、在营地、在战争中所在不同的位置以及在圣殿中承担不同的职分;

2也可以从历代志围绕大卫、所罗门十二支派各自不同表现,特别是他们如何支持大卫作王的。

5)启示录新天新地十二支派:

1从启示录中以色列十二支派和与创世记中以色列十二支派形成首尾呼应关系,摧毁了主流基督教替代神学,从罗马书到启示录,以色列十二支派就是以色列十二支派,最终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2以色列十二支派在启示录有三次出现,天上耶路撒冷降临时,在新天新地以色列十二支派仍然在,有所微调(比如但支派不在了)。

二、基本结构:以萨迦勇士的家谱

1、1节 风茄:以萨迦的四个儿子;

2、2节 虫子:四个儿子都是大卫年间的勇士;

3、3-4节 勇士:第三代以萨迦的后裔也是大能的勇士,是耶和华的军队;

4、5节 弟兄:整个以萨迦家族都是勇士。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节,四子、风茄

经文:“以萨迦的儿子是陀拉,普瓦,雅述(创46:13约伯),伸仑,共四人”

解析:

1、以萨迦神学特征:יִשָּׂשׂכָר,there is recompense;From נָשָׂא (to lift, bear up, carry, take) and שָׂכָר (hire, wages)。the 9th son of Jacob and the 5th by Leah his first wife and the progenitor of a tribe by his name。

1)母亲的命名:以萨迦降生是一场神迹,植物“风茄דוּדָאִ,דּוּדַי”起了作用,用重价买来的之意,mandrake, love-apple;as exciting sexual desire, and favouring procreation;basket(雅7:13,耶24:1)。

1重价买来的要做神的仆人:雅各给以萨迦判词是【创49:15】他以安静为佳,以肥地为美,便低肩背重,成为服苦的仆人。

我们都是 神重价买来的(耶稣基督十字架的宝血),我们都要做 神的奴仆,做公义的器皿献给 神;

2重价买来的就不要再做人的奴仆:

一是不要再做肉身(老我)的奴仆:保罗说“岂不知你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吗”?因此不要在肉身、情欲和三重试探上让撒但作王;

二是不要再做世界上任何人的奴仆,我们是自由的。

2、公义之仆:就是战胜自己肉身的奴役和战胜恶人的奴役两方面,这也是勇士的核心定义:

1)攻克己身:舍己、不断更新的人,不能放弃权柄和责任;

2)攻击世界:胜过四面的仇敌。

结论:我们都是“风茄”买来的,我们都要作 神的仆人,不要作罪的仆人;不要作这个世代任何人包括暴君、外邦人、恶人的奴仆。

3、以萨迦支派有四大家族:创46:13的平行信息:“以萨迦的儿子是陀拉、普瓦、约伯(雅述就是约伯יוֹב,persecuted;不是约伯记重的约伯אִיּוֹב)、伸仑”:

1)陀拉(תּוֹלָע,worm):长子,陀拉原文虫子之意,到了第三代更新了,陀拉的后裔都是勇士。

一是虫就是最软弱无力,被人轻蔑的造物,寄生之物,软体动物,知道怎样回避风险,怎样像蛇弯曲的在黑暗地方寻找食物;

二是虫子是我们真实的状态,我们都有过虫子时代,生存在地上的爬虫,虫子与永生的生命针锋相对的。

2)普瓦(פּוּאָה,splendid;士10:1);

3)雅述(יָשׁוּב,he will return);

4)伸仑(שִׁמְרוֹן,watch-height)。

相关经文:【民26:23-25】23按着家族、以萨迦的众子.属陀拉的、有陀拉族.属普瓦的、有普瓦族.24属雅述的、有雅述族.属伸仑的、有伸仑族。25这就是以萨迦的各族、照他们中间被数的、共有六万四千三百名。(随着生命的长进,以萨迦人对“逼迫”或苦难有了新的理解)

第二部分:2节,虫子

经文:2陀拉的儿子是乌西,利法雅,耶勒,雅买,易伯散,示母利,都是陀拉的族长,是大能的勇士。到大卫年间,他们的人数共有二万二千六百名。

解析:

1、这段经文重点讲“虫子”(陀拉)家族的家谱(2-4):

1)第5节中的“他们的族弟兄”应该指其他三大家族的后裔:

2)“勇士”这个概念与“虫子”形成显明的对比,这是神迹:以色列的勇士形成军队;

3)家谱:

1陀拉的儿子是乌西(עֻזִּי,strong):以萨迦第三代,软弱生出强壮,乌西原文是强壮之意,与陀拉针锋相对,保罗说:“我什么时候软弱了就什么时候强壮了”,神要在软弱的人身上显明祂的恩典,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勇士,勇士要付出代价;

2利法雅(רְפָיָה,healed of Jehovah);

3耶勒(יְרִיאֵל,taught by God);

4雅买(יַחְמַי,whom Jehovah guards);

5易伯散(יִבְשָׂם,pleasant);

6示母利(שְׁמוּאֵל,his name is El)。

2、两个平行的概念:

1)族长:רָאשִׁים,רֹאשׁ,就是头领,掌权者。

2)“大能的勇士”: גִּבּוֹרֵי חַיִל,valiant men of might;

1基本含义与“乌西”相同:其中גִּבּוֹרֵי首先出现在【创6:4】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 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另参创10:8-9,申10:17等)。

2名词חַיִל加强了勇士这个概念:strength, might, efficiency, wealth, army。创34:29等用这个名词指“财富”。

3、特别强调,“到大卫年间,他们的人数共有二万二千六百名”:

1)他们是大卫的勇士:

1拆毁了“基督徒不从军”的歪理邪说;

2大卫的勇士与外邦人的“伟人”形成对垒的关系,如同启示录中大力的天使,成为胜过兽国的军队(启5:2,10:1,18:21;另参弗6:10)。

2)注意:历代志上中以萨迦勇士的数目,与民数记中的相关数目相比是有变化的;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民1:29,26:25;代上12:32)。

第三部分:3-4节,勇士

经文:3乌西的儿子是伊斯拉希。伊斯拉希的儿子是米迦勒,俄巴底亚,约珥,伊示雅,共五人,都是族长。

4他们所率领的,按着宗族出战的军队,共有三万六千人,因为他们的妻和子众多。

解析:

1、家谱:

1)乌西的儿子是伊斯拉希(יִזְרַחְיָה,Jehovah will shine);

2)伊斯拉希的儿子是米迦勒(מִיכָאֵל,who is like God;与天使长同名);

3)俄巴底亚(עֹבַדְיָה,servant of Jehovah;与那位著名先知同名);

4)约珥(יוֹאֵל,Jehovah is God;与那位著名先知同名);

5)伊示雅(יִשִּׁיָּה,Jehovah will lend)。

2、出战的军队:גְּדוּדֵי צְבָא מִלְחָמָה,bands of soldiers for war(创49:19,2:1,14:2等)。

1)乌西五族军团之所以“有三万六千人”,即超过上文的“二万二千六百名”;原因是生养众多,“因为他们的妻和子众多”。

2)耶和华的军队是由有信仰的勇士组成的:这每一位勇士都让我们重新思想启示录中的天使天军,如启12:7-11。

3)神所拣选的军队不是没有原因的,每一位勇士都是信心英雄,并且在家族中传承了祖先的信仰。

第五部分:5节,弟兄

经文:5他们的族弟兄在以萨迦各族中都是大能的勇士,按着家谱计算共有八万七千人。

解析:

1、以萨迦中的族弟兄:וַאֲחֵיהֶם לְכֹל מִשְׁפְּחוֹת יִשָׂשכָר,And their brethren among all the families of Issachar。

所谓“族弟兄”可能同时来自两个谱系:

1)“1以萨迦的儿子是陀拉,普瓦,雅述(雅述创46:13作约伯),伸仑,共四人”。

2)“2陀拉的儿子是乌西,利法雅,耶勒,雅买,易伯散,示母利,都是陀拉的族长,是大能的勇士”。

1上文记载的两支军队应该是以萨迦支派中最英勇善战的;

2但总体上以萨迦支派其他军团同样协同作战。这并没有区别。因为“以萨迦各族中都是大能的勇士”。

2、爱的联军:这是除去““有三万六千人”和“二万二千六百名”之外的以萨迦勇士总数:“按着家谱计算共有八万七千人”。

1)以色列中的勇士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形成了联军,而且是极大的军队:

2)求神在我们这个世代组建这样的弟兄联军:特别是为了基督教重建。

1求神带领弟兄们远离蠓虫上的内卷和僭越分工的撕逼;

2让所有软弱的人都看见:王下6:15-17。

3)弟兄联军实际上彻底终结了该隐杀害弟兄的罪恶与悲剧:给我们的教训是在蠓虫上、教义上所有的撕裂表演都是大罪,要彼此相爱彼此扶持,特别是在勇士极其稀缺的世代。

四、难题:旧约消灭仇敌与新约爱仇敌之间有矛盾吗?如何解析?

1、世界上有两种基督教:主流基督教和重建基督教,藉着代上7:1-5,我们为两种基督教作简明扼要的定义:

1)重建基督教追求的是勇士:不断的从虫子变成勇士的更新;

2)主流基督教是戏精:基督教新约时代是藉着五个唯独和宗派的教义,一切交给神,巧妙地回避了勇士和责任,藉着祷告获取今生和来世所有的福分,整体上消灭勇士的一场宗教欺骗。

2、教会造就勇士:

1)教会(代上6)造就勇士(5:12,24;7-8):利未人代表教会的话,教会造就的就是勇士,即新约的勇敢(来10:35,11:34;民24:18)。

1历代志是旧约的总结:从创世记到主道成肉身之间以色列历史作以总结,历代都是勇士的见证。

2历代志英雄谱:48次论“勇士”;代上7-8章7次,是完全的见证,特别是在大卫作王前后;

3旧约中的勇士在新约中解释为勇敢(来10:35,11:34;另参民24:18)。

2)勇士的意义:

1以色列勇士胜过外邦人勇士(书1:14,6:2,8:3;代下32:21;亚9:13,10:5等);

2唯勇士助大卫作王,胜过世界的王(代上12:32-38等)

3)勇士的见证:

1攻克己身;

2攻击世界。

4)勇士的进程:

1重价买来的;

2虽然是虫子必有一天成长为勇士;

3勇士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组成了耶和华的军队,就是我们。

3、圣经悖论:长期以来圣经恨与爱之间的矛盾,恨仇敌与爱仇敌之间的矛盾、狮子与羔羊的矛盾、勇士与忍者的矛盾、天堂与地狱的矛盾、乐园与火湖的矛盾:

1)主流基督教如何调节这一系列的矛盾:

1旧约所有的仇恨和冲突都被基督事件吸收了,耶稣基督十字架让所有仇恨归零了,都归到祂身上了,再没有仇恨。因此要爱仇敌、忍耐仇敌直到升天。

2是主流教义的教导:是否是圣经的教导,面临三重挑战,两重来自圣经的,一重来自常识的:

一是常识和现实:2024年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为例,我们觉得以色列做法正确还是主流基督教做法正确?基督教在以色列与哈马斯代替了十字架,让双方坐下来彼此认罪悔改;还有巴黎奥运会上的仇敌应该爱他们,为他们祷告还是像川普、马斯克一样与之争战呢?事实和常识让我们明白主流做法是撒但深奥之理;

二是圣经的两个悖论:

第一基督事件真的终结了旧约所有仇恨和勇士?希伯来书作者明确告诉我们耶稣基督从起初到现在到将来都是一样的,祂没有变过,祂在旧约如何,在新约仍然如何,换言之,所有的勇士都在基督里,都是给基督作见证,因此主流教义不成立;

第二启示录:如果基督事件完全吸收了终结了旧约所有仇恨和勇士,但我们读启示录发现启示录中仇恨和勇士,比约书亚记大出二倍,更恨仇敌,更要斩尽杀绝天下的恶人。

结论:1主流的隐忍之术与事实背离,是宗教的谎言;

2他们并不是真正出于圣经。

2)圣经如何讲仇恨:旧约约书亚记、历代志和新约马太福音、罗马书以及启示录:

1诗篇恨恶、寻求公义,基督作王;

2约书亚记对仇敌斩尽杀绝:以色列勇士做出的一切就是今天以色列做的,在这个意义上以色列比基督教更忠于圣经;

3历代志全是勇士。

4新约圣经,主流爱仇敌来源于马太福音登山宝训、罗12章:

相关经文:【罗12:14】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罗12:19】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引自申32:35)

一是致命的麻醉作用:主流基督教懦夫以属灵的名义横空出世,所有戏精、宗教表演归根结底在一种情况下有效,就是逼迫、苦难是别人的,我讲高言大志,慷人之慨;一定失败是他自己遭遇一切逼迫苦难,立刻土崩瓦解;

二是我们如何看待这段经文:登山宝训参考以前相关课程;我们看保罗这段话究竟在说什么?“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引自申32:35)”是指以色列与外邦人的关系还是以色列内部的关系?

第一从旧约到新约所有关于爱仇敌的教导仅限于以色列和以色列内部的关系:阅读旧约相关的律法,登山宝训和保罗引用的律法,在旧约中仅仅应用于犹太人和以色列人内部,不是指以色列人与迦南人、埃及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最多起初某一段时代或福音初传时代应用于以色列与外邦人的关系,这些核心的律法仅限于以色列内部;

第三这样解析我们发现从旧约律法到登山宝训到罗马书没有矛盾,从始至终都在讲一件事,内部要彼此相爱,哪怕你们彼此为敌时;对外部要消灭仇敌。

5具体解析:

一是【罗12:14】“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在主耶稣到使徒彼得、约翰、保罗这两代人逼迫基督徒的是犹太人,几乎无一例外,希律和凯撒是在犹太人怂恿下干的,主耶稣是犹太人弄死的,逼迫杀害使徒基本都是犹太人。所以爱仇敌讲的是对以色列人、犹太人存有一份爱;

二是罗12章通篇的语境:爱仇敌和彼此和睦主要是以色列与基督教之间和基督教的内部,没有矛盾。

相关经文:【罗12:5】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

【罗12:10】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罗12:16-18】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作“事”)。不要自以为聪明。17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18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三是摩西十诫讲爱与彼此相爱:是给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彼此相爱才能成为勇士,之前消灭了迦南三十个种族的仇敌。

结论:爱仇敌指的是三大事实:

1以色列内部;

2基督教内部;

3基督教与以色列之间。

4、上帝与以色列家所立的永约和盐约:约是不可废的,主流厚颜无耻的替代神学,认为约的乙方已经让路给基督教了,圣经不是这样说的。

相关经文:【罗11:25-27】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26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27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

1)约是永远的约,最终以色列全家一定得救:以色列人逼迫基督徒,基督徒对他们千方百计地忍耐就顺理成章了,最终会成为我们的弟兄姐妹;

2)保罗在罗11章教导基督教不要瞧不起以色列,奥秘就是等到外邦人数目满了,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怎么得救前提保罗说是奥秘,奥秘的事属于耶和华,显明的事属于我们和我们的儿女),但我们相信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3)印证的经文1:

相关经文:【罗12:20-21】20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21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1试想:炭火堆在外邦人的头上会怎样?会没有效果的,给的好处利益没有用,不会感恩,外邦人不是人类,不义的人不知道羞耻,看到别的国家遭难幸灾乐祸;

2有信仰的人会感觉到头上的炭火烧的受不了了:犹太人能做到的,炭火堆在头上适用于有律法的人:

相关经文:【约8:7】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约8:9】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以色列人知道羞耻,这一幕足以让中国人羞愧)

3因此爱仇敌是有前提的。

4主流饶恕仇敌的出处:圣经的话不是按照人意随便解说的,耶稣说“赦免他们”是否包括旧约埃及人和迦南人呢,如果是这样,圣经就是矛盾的。约书亚记准备攻取耶利哥城时,有个耶和华元帅持刀而立(预表基督的),消灭埃及长子、法老和军队、消灭迦南诸王。

相关经文:【路23:33-40】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34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35百姓站在那里观看。官府也嗤笑他,说:“他救了别人,他若是基督, 神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吧!”36兵丁也戏弄他,上前拿醋送给他喝,37说:“你若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38在耶稣以上有一个牌子(有古卷在此有“用希腊、罗马、希伯来的文字”)写着:“这是犹太人的王。”39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他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40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 神吗?

1 34节的“他们”首先指的就是这两个犯人,他们是犹太人,不应该包括罗马的兵丁。

2两个犯人是犹太人的依据:

一是因为犹太人才知道什么是基督;

二是只有犹太人怕神:“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 神吗?”。

相关经文:【罗11:26-27】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27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

结论:1旧约先知已经预言,等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祂会赦免以色列家一切罪恶。表现在路加福音34节“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2“父啊,赦免他们”首先针对的是以色列人:正如罗1章总结的(十字架现场两个囚犯可以是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也是以西结书两个淫妇姐妹)。

3基督来要赦免以色列家一切的罪恶;旧约所有关于基督的预表都是双重预表:

一方面预表基督第一次降临赦免以色列人所有罪恶;

另一方面预表基督第二次降临以色列家都要得救。

4)印证经文2:司提反的见证:

相关经文:【徒7:2】司提反说:“诸位父兄请听!当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未住哈兰的时候,荣耀的 神向他显现,

【徒7:59-60】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60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了这话,就睡了。扫罗也喜悦他被害。

1所有的冲突迫害都是在以色列内部发生:我们看整个徒7章就清楚了,以色列的子孙在残害亚伯拉罕的子孙:语境在2节“诸位父兄请听,当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

2徒7:59-60上一句和下一句都说保罗在那地方:司提反的话也针对的是犹太人,因此司提反的祷告神垂听的,名叫扫罗的犹太人悔改了。

3仇敌分两种:

一是内部仇敌:要彼此相爱、彼此忍耐;

二是外部仇敌:不悔改,持续逼迫教会时,要消灭他们。我们没有能力消灭他们就祈祷 神消灭他们。

5)关于以色列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关系,主耶稣相关的教导,马太福音为例:主耶稣基督如何讲论外邦人的(相对于主流的泛爱主义):

相关经文:【太5:47】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

1主耶稣教导的登山宝训首先针对犹太人:因为4章最后一节经文和5章第一节经文一目了然;

相关经文:【太4:25】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旦河外来跟着他。

【太5:1】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

2主耶稣把犹太人与外邦人区别出来:登山宝训至少三次提到犹太人与外邦人是不同的,主耶稣讲的就是摩西律法和犹太人的传统,针对的是他们,这一切都不是针对外邦人。

相关经文:【太6:7】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32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太10:5-6】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吩咐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6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3徒1章主耶稣让使徒往普天下去,教导他们做我的门徒,不信的罪就定了,但关于爱仇敌的教导仅限于以色列人、犹太人和基督徒。

4把教会与外邦人对立起来了:主耶稣关于以色列与外邦人划分中,祂与旧约传统没有区别,不再是爱仇敌、彼此饶恕、堆炭火这些了,他们不是按照摩西律法生活的。

相关经文:【太18:17】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结论:1我们搭建全新的框架:彼此相爱、爱仇敌、不作为,听凭主怒一些教导限于三个领域:以色列内部、基督徒内部、以色列与基督徒之间;

2圣经旧约与新约的矛盾不存在,没有矛盾;

3真理最后彰显于启示录。

6)启示录如何讲外邦人的:启示录是旧约的2.0版,让主流无话可说。

1重新结构启示录:看见的是消灭外邦的仇敌和历代志讲的勇士的真理完全一致;

一是启1-2章与21-22章首尾呼应;

二是11-12章是中心;

相关经文:【启2:26-27】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权柄制伏列国。27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将他们如同窑户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从我父领受的权柄一样。

2翻译的常识:原文列国与外邦人是一个字,不同是翻译的问题:持杖打碎外邦、列国的这个人不是基督,是每个基督徒。来2章打退外邦的全军,那里的外邦与列国是一个词,这就是历代志当中的勇士;

3结束部分21-22章前后三节经文讲一件事:即外邦的犬类(奸淫的、杀人的、说谎的、拜偶像的、城外犬类在旧约文学中就是指外邦人)不能进圣城。

相关经文:【启21:26-27】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27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

4中间部分11-12章:任凭(最大的天罚)外邦人作恶,我们现在就是末世了。

一是6节教会如何去做?两个人就是指神的仆人,要攻击外邦人的世界;

二是18节是启示录的总结:“外邦发怒,你的忿怒也临到了。审判死人的时候也到了”,发怒的外邦不是爱仇敌的对象,神的忿怒也临到了,该隐大大发怒,神的忿怒也临到了。

相关经文:【启11:2、6、18】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因为这是给了外邦人的。他们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6这二人有权柄,在他们传道的日子叫天闭塞不下雨,又有权柄叫水变为血。并且能随时随意用各样的灾殃攻击世界。18外邦发怒,你的忿怒也临到了。审判死人的时候也到了。你的仆人众先知和众圣徒,凡敬畏你名的人连大带小得赏赐的时候也到了。你败坏那些败坏世界之人的时候也就到了。

三是启12章教会对外邦人争战的属灵事实:是龙与神儿女的争战,“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胜过的。

相关经文:【启12:11、17】弟兄胜过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17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神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

四是主流如何解释【罗12:21】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难道让我们忍耐到底,什么都不要干,一旦起来作为就是以恶胜恶了;

第一即使起来争战也是以善胜恶的,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攻取耶利哥城当然是以善胜恶。

第二以善胜恶同时指敌人很邪恶但我可以用公义胜过:恶既指内心的善恶的罪,也可以同时指恶人。如哈马斯把以色列人质关在牢狱中折磨不成人形,以色列也拘捕了哈马斯战俘关在监狱,但以色列人对哈马斯战俘更加人道,这就叫以善胜恶;只坐下来祷告不去为此争战是一派胡言。

五是17节“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神诫命(指十诫代表摩西律法),为耶稣作见证的”,这两句话是并列的,中间是连词,胜过魔鬼、胜过外邦世界的是两类人:

一类是以色列:守 神诫命的儿女;

一类是基督教:为耶稣作见证的儿女。

二者也可以结合起来既为守神诫命也为耶稣基督作见证。

结论:1圣经没有矛盾,勇士对外邦仇敌的争战、胜利,新旧约完全一致;

2面对外邦仇敌的攻击,教会要胜过他,弟兄用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胜过他:用真理成为勇士;

3坚持讲道也是善:在仇敌催逼时我们仍然要讲道,不是退缩和隐忍;

4只有弟兄相爱才可能胜过龙的争战:守神诫命的是以色列;为主作见证的是基督教:

一是我们要彻底远离貌似符合圣经的教义,消灭教义,消灭企图消灭勇士的戏精;

二是把爱留给基督徒和以色列,双重弟兄之间最美好的见证就是内塔尼亚胡和川普。

5只有“弟兄胜过他”:只有勇士能胜过他,我们从虫子开始建造弟兄成为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