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20课12:1-50审判世界
一、引言:
1、圣经描述世界衰老是天地像外衣一样渐渐旧了,需要更新。
2、基督教文明近百年来出现三大特征:
1)不认识基督了:离开教会不再认基督,从学校开始世俗化了,假伪装。
2)不再认识魔鬼:不再认识魔鬼的种类,不再认识启示录中兽和大红龙。
3)污鬼作王:因为不认识基督也不认识魔鬼,所以污鬼在生活中作了王,捆绑了生命。
3、主耶稣基督的医治方案:在二千年前主耶稣预告了这一切事的发生,同时提出了对三大偏离的医治方案,这三种医治方案完整体现在太12章。
二、基本结构:
(一)提示:
1、与马可福音平行的经文不再论述,请参考马可福音课程。
2、图片紫色字体:第一部分谈到基督的品质不争竞但要责备攻击和审判:审判的日子,污鬼对邪恶和邪恶世代的定罪。33-45基督对仇敌的攻击。圣经讲的不争竞与主流的拈花微笑完全没有关系。亵渎圣灵的罪永不得赦免。末后的景况指的是耶稣基督第二次来。
3、马太福音独有的经文以及与路加福音平行的经文,有以下三部分平行三个主题:
(二)结构:
1、14-21节基督-认识基督返回基督、基督的第一次来:主耶稣呼喊末世如何认识基督,主耶稣藉着祂的行动告诉我们神到底是哪一位,藉着先知以赛亚的话启示基督到底是谁。
2、33-37节毒蛇-认识魔鬼和魔鬼的儿子、基督的第二次来末后的日子,教会是位于两次降临的中间,是基督第一次和第二次来的见证者:毒蛇指魔鬼、种类指魔鬼的儿子。认识牠们是谁,即以弗所书6:12空气中运行的恶魔,牠们是恶人。经文指的是法利赛人代表的世界之王的儿子。
3、43-45节污鬼:与路加福音平行信息,污鬼行动的基本规律。这段经文是福音书被讲论最少的信息。
1)这段经文平行彼后2章信息,同义反复。
2)这段经文对人类历史、基督教历史、基督徒个人成长史、东西方历史最深刻的总结,也是对当下时事的神学解析。
三、重点经文解析:(1-13节参考马可福音课程)
第一部分:14-16节,耶稣基督第一个特点:仇敌、离开、打头、医治
经文:14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
15耶稣知道了,就离开那里,(林前11:32-33;徒13:45-51;太10:23;创3:15)
有许多人跟着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
16又嘱咐他们,不要给他传名。(14:13,15:21;6:2;约12:43;加5:26)
解析:
1、仇敌14节:
注意基督反应的含义:太12章和前文主耶稣与仇敌的争战,信息不是重复,有差别:
1)道理争辩:前文是真理的争辩。
2)法利赛人要杀害耶稣:从本章开始仇敌法利赛人不再伪装了,他们准备杀害耶稣,原因:
1对耶稣基督的神迹的嫉妒。
2耶稣基督对真理的见证触及到了主流宗教安身立命的根基,他们无法忍耐和反驳。
2、离开15a节:“耶稣知道了,就离开那里”,这是马太福音耶稣经典动作,遇到政治杀戮、肉身控告时耶稣就离开了。离开仇敌:
1)三部分含义让我们认识基督和传道人、什么叫属灵的争战和神的仆人:
2)神差遣仆人进入世界为的是传道让人悔改,把罪人变成义人。
3)基督教基本天路:
1神的儿女与魔鬼的关系:在创3:15神规定祂的儿女与世界争战的原则即魔鬼要咬我们的脚(肉身攻击、肉身消灭),我们要打牠的头。
2传道的历程:学会离开肉身的争战。
一是魔鬼预备的就是肉身的纠缠,目的把你变成牠的差役,因此要绕开。
二是回避肉身被消灭危险:神仆人为了节省时间、经历和生命做传道的事奉,使命未完成总会逃避险恶,跺去脚下的尘土。
三是魔鬼藉着肉身纠缠辩论来提高他们的名:争辩使魔鬼成为话语中心,引起关注,争吵等于魔鬼占据讲道台信息。
3使命完成后的殉道:神托付神的仆人在地上的使命完成后,神要带我们回去,最后一次魔鬼的攻击躲不开了,为此要殉道。比如司提反,也许要带着屈辱离开世界,被杀害被弃绝。比如保罗的几次逃避,最终使徒都走十字架的路,那一刻灵魂交在主的手里了。
相关经文:主耶稣给门徒的吩咐若有人逼迫你们,你们从这城逃到下一城,地上的城没有走尽,人子就到了(不是阻止魔鬼对传道人的杀害,而是主耶稣要接传道人回天家)。
3、打头15b节:回避后继续传讲神的道,“把有病的人治好了”含义:
1)继续医病赶鬼:继续攻击撒但的权势,继续把世界之王权势下的人拯救出来,基督攻击世界。
2)继续建造天国:神的道不变,教会的使命不会改变。
4、医治16节:“又嘱咐他们,不要给他传名”含义:
1)避免法利赛人因嫉妒继续纠缠,影响耶稣基督传道:教导没有意义,不要把圣物扔给猪狗了。
2)主耶稣禁止个人见证:刚治好有病的人他们骨子里还带有世界的东西,实际上是主耶稣继续医治他们。当他们到处做个人见证时,带有深刻的人性自我意识,具有肤浅的报恩意识,把自己变成话语的中心。
3)“不要给他传名”:主的爱,基督里的自由,反对个人见证。
1主耶稣不要人的荣耀,不愿在人间谋取虚荣:
一是取决于我们是否在基督里,学会与神在一起的独处,与人保持距离。
二是信基督不是为了求名利,不能把基督当成医神信仰,我信基督就是为了在人间有很大的名气,因此不要在人间追求名声,不要为虚名争战,不要彼此收受荣耀。
三是主的担子是轻省的,人怎么论断你已经不重要了,我是谁不重要。
相关经文:14:13,15:21;6:2;约12:43;加5:26。
2同时会激起“嫉妒徒”抓紧时间消灭基督。
第二部分:17-21节,耶稣基督第二个特点:公理(前后呼应)、不争
经文:17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18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
19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
20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 启11。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21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解析:重点基督的三个特点:
(一)藉着先知以赛亚书解析我们所信的基督到底是否旧约圣经启示的这一位,马太福音引用以赛亚书很多。
(二)基督三个特点:
1、公理17-18节呼应20-21节:避开肉身争战为的是传公理,公理传给外邦。
1)“公理”翻译问题,原文是论断,太7章的论断,主耶稣把论断临到整个世界。
2)主耶稣要审判世界:审判定罪的日子。
3)基督教是面向世界的信仰:传公理给外邦,相关的是不是非政治的信仰。指的是犹太人以外的外邦人,指的是天下列国。门徒要到地极万民面前作主的见证。(因此主流关起门来内部建设是不信基督)
4)结论:
一是我们信的基督是审判世界的基督。
二是教会传讲的信息有一部分就是审判,传讲主耶稣如何论断和审判的信息。
三是救恩与审判是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基督教重建原因之一审判的信息被主流基督教回避了。
5)“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传道人的预备:
1作耶稣基督的仆人:根据律法书和历史书,有两大特点:
一是对神旨意完全顺服(神的奴隶)。
二是对世界的人完全的藐视(不讨好人)。
2神的仆人带有神的印记,世人会轻贱你:赛53章。
3神的拣选有五层含义:神的礼物。
一是神仆人是神悦纳的祭牲:平行耶稣基督的洗礼,尽诸般的义。利未记中利未人是神拣选的祭司,神拣选即祭物、牺牲品,献上神悦纳的馨香的祭物,有殉道和牺牲的含义。
二是神所拣选的人一定是世界所弃绝的:神拣选如软弱的、贫穷的让骄傲的人羞愧。
三是神拣选的与基督一起作王:
四是神爱祂的仆人:为祂的仆人报仇。凡神所爱的,世界的王和世人会加倍的痛恨嫉妒,嫉恨如阴间版的残忍,符合人性。比人高的文明就恨、践踏过的也恨。
魔鬼之子嫉恨蒙神爱的人,是绝症,深入骨髓。圣经记载的两种没有信仰的嫉恨:恨义人、恨恶人(灾民心理:强大要报仇回去,恨人好笑人无,劳劳碌碌的作孽和以自己的诡诈为邪恶)。
五是神给仆人宇宙中最好的礼物圣灵:惟有圣灵与生命相关(永生)、惟有圣灵与真理相关(真理(公理)更新)。神的礼物是真理,长久的福祉。
2、不争19节:“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不争竞、不喧扰、不围观。
1)要把真理传给世人要学会像蛇一样灵巧,像鸽子一样纯正。
2)不争竞:不要为自己跟别人争战。
3)不要喧嚷:“喧嚷”原文是哭泣。真理是用来宣告的,不是争辩的。教会内部不要群殴,真理不会越辩越明,那是世界的伎俩,真理越辩越糊涂,因此教会不要一地鸡毛。
犹大书为真理争辩是另外的概念,恋战是为了赢,“我”太强大了,绕开争辩的困扰,争强好胜,真理宣告一次两次就可以了,不要为一件事争吵,多说一句出于恶者。
4)不争竞、不喧嚷、不发声指的是不为自己肉身被攻击而争竞,绝对不是指主流以下三种:
1斥责魔鬼:对毒蛇种类的责备和攻击千万不能停。
2宣讲真理:真理在街市上大声呼叫,基督教不是哑巴狗。
3为真理争辩:一次性、宣告性的争辩。
3、公理20-21节:传公理对世界的重要,原因:
1)为芦苇和灯火的盼望:
相关经文启11章。义人的长期以来在世界的真实生命状态:义人是压伤的芦苇和将残的灯火,很艰难。
1芦苇是测量工具:测量圣殿工具,指基督教传道人用公义责备更新教会的见证。
2灯火指的是圣殿的灯、两盏灯;立在世界之主面前,基督教与世界的关系,你们是世上的光和灯,照在人前,照亮世界里的黑暗。世界的力量强大,我们又很软弱。
2)施行公理,让公理得胜:
原文只有一个公理,让神的话语得胜,让真理在万国万民中得胜(生命重建和永生),不是让我们自己得胜。
压伤的芦苇和将残的灯火等待安慰的是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缺一不可,最终得到安慰:
1教会的历史、传道的历史:不断有从基督而来的传讲公义的道。基督教重建的异象,公义的真理是扶起芦苇、挑旺灯火的安慰。
2基督的再来:神在一定时间让你看见公理得胜。
3)让外邦人仰望神的名:外邦人藉着真正的公理重新思想基督教,开始仰望拿撒勒人的名。
第三部分:33-37节,好坏、善恶、义罪
经文:33你们或以为树好果子也好。树坏果子也坏。因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树。(7:15-20)
34毒蛇的种类(3:7,23:33;弗6:12),你们既是恶人6:13,怎能说出好话来呢?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35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30-32;创2-3)
36我又告诉你们,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10:15,11:21-24,12:41-42),必要句句供出来。37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
解析:基督教既讲好坏、也讲善与恶、义与罪,只有把好坏、善恶、义罪讲明白了,才有生死。好上天国、坏下地狱;善上天国、恶下地狱;义上天国、罪下地狱。
1、好坏33节:两个概念:好与坏。果子好坏平行7:15-20节,重复是神的爱,罪人同一个罪反复再有。
2、善恶34-35节:两个概念:善与恶。耶稣基督争竞责备攻击仇敌。交叉结构恶人恶言,中间是善人善言:
1)毒蛇的种类新约圣经出现三次:三次定罪属于完全的定罪,提醒基督教世界要认识毒蛇的种类。他们是恶人即主祷文的恶者,没有指望,树已经坏了。
相关经文:3:7,23:33;弗6:12,施洗约翰责备的人与耶稣基督一样,12章主耶稣对法利赛人作了同样的定罪。
2)从话语里认识毒蛇的种类:“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35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善住在恶中间
3、义罪36-37:两个概念:义与罪。
1)义是永生:最后好坏、善恶总结为义与罪,惟义人因信得生,正如主是义的一样,义为了永生。
2)善与恶:知道善恶树上果子,神所造的知道善恶树一定是好的。
1主流为了非政治目的,贪婪和胆怯的缘故,他们说善恶树是对人的考验,基督徒不可分辨善恶,要把分辨善恶全交给神。
2分辨善恶是神赐给人有别于其他受造之物的荣美和祂的形象。我们是按基督样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爱与义)和圣洁,必须分别善与恶。
3我们与魔鬼分辨善恶区别:在于亚当夏娃面对的试探,他们是按照魔鬼善恶标准:食欲、情欲、权欲来分辨的。美就是善不对,魔鬼是美丽诱惑人的。
4教会的重建是按照真理分辨善恶:按照神的标准分辨善恶,而不是无善无恶,颠倒黑白。
第四部分:43-45节,污鬼、更恶、邪恶
经文:43污鬼离了人身(9:33,10:1),就在无水之地过来过去,寻求安歇之处却寻不着。(创3:1;伯1:7,2:2;路22:31,彼前5:8;约8:44;启12:12)
44于是说,我要回到我所出来的屋里去。到了,就看见里面空闲,打扫干净,修饰好了。(27:18)
45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里。(利26,可16:9)
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这邪恶的世代,也要如此。(38-42)
解析:平行路加福音,
1、污鬼43节:原文污秽的灵、不洁的灵,不害人不会平安。
1)为什么离了人身:相关经文9:33、10:1,因为基督和祂的门徒医病赶鬼。魔鬼从人身上被赶出去了。
2)污鬼行动的本质:“就在无水之地过来过去,寻求安歇之处却寻不着”:
无水之地指没有生命迹象存活:魔鬼捆绑人、附着人为生命本色。魔鬼统治的世界是没有生命迹象不毛之地,如同沙漠。一旦被赶出去到无水之地存活,沙漠旷野之地是魔鬼的巢穴,创3:1蛇从旷野进入伊甸园的,旷野是存身之地。没有水两个原因:
1作恶太多:因自己的罪不适合人类生存,掠夺开发,不再有生命迹象。
2所有的水被污染了:没有水、没有生命。
3)认识魔鬼特点:“寻求安歇之处却寻不着”,祸害人的平安。本质很坏,本身没有平安,必须败坏有生命的人、杀人说谎、附着人才有平安。
4)撒但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相关经文:伯1:7,2:2;路22:31,彼前5:8;约8:44;启12:12。
2、更恶44节:“于是说,我要回到我所出来的屋里去。到了,就看见里面空闲,打扫干净,修饰好了”
1)祸害比他好的地方,空闲安静优美,不设防。
2)修饰指社会治理,社会很有秩序。
3、邪恶45节:
1)“邪恶的世代”:承接上文,逻辑上密切关联的,污鬼作王见证是什么?回到38-42节寻找,这个世代的人三大事实:
1这个世代求神迹:用最低的成本瞬间取得财富的积累和功成名就并成为理想。神迹贪求成了民族文化,成了一个家庭共同的追求,即违反常规经验的模式,飞龙在天,做上人人,越卑微的人越想一步登天。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峰回路转的奇迹。比如远东模式、明星的暴富、官僚体系的鸡犬升天。影响了主流基督教文化:形成躺平宗、唯独因信称义。
2不悔改:是主流基督教致命问题,不悔改。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暴富信仰而悔改,利用基督继续延续梦想,用石头砍自己的表演,不是基督教的形式:
一是基督徒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把基督徒换成人,所有佛教、道教、心理学都在讲,不需要信基督。
二是基督徒怎样成为卓越的人。
三是基督徒怎样操练有效的祷告:达成自己贪婪的目的。
四是婚姻家庭神学。
3约拿神迹两大事实:
一是所有违背传义道使命的基督教都会被吞吃、刑罚:约拿在鱼腹(地狱)三日三夜,这个世代就在鱼腹中。原文解释因为他违背上帝命令,不愿意给尼尼微讲政治信息、让他们悔改的信息。凡是放弃传义道的,不愿站在尼尼微王和人民面前的都在鱼腹里,没有光,成为大鱼腹中的食物,地下教会。
二是我们的主来到我们中间寻找我们,让我们悔改,在祂的复活中找到我们的信仰。
2)生动的比喻,七个鬼都住进来了:“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里”,为什么?因为污鬼赶出去的房子完全不设防。
1不设防:基督教不再认识魔鬼、不再提防魔鬼、不认识污鬼。亚当不设防,使魔鬼进入伊甸园。
2“七个更恶的鬼”:相关经文利26章,以色列人违背神的律例,神会加七倍的灾害。
3)每况愈下,越来越糟:“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这邪恶的世代,也要如此”,今天的世代还是有悔改重生的希望,有再次赶出七个鬼的希望。新约圣经抹大拉的马利亚,主耶稣从她身上赶出七个鬼,复活早晨她重生了。
4)这个比喻是教会史、人类史、东西方史的缩影:覆盖人类历史每个方面。
1教会历史和基督徒个人的历史:我们面临最残酷重担把七个污鬼再赶出去。基督教重建很难,因为有七个污鬼在我们里面。
一是基督教历史本身曾经在初期基督徒是被洁净的,鬼是被神赶出去了。
二是基督教成为修身养性的异教:我们以为得救了,可以升天了,又用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成为黄金定律,但七个鬼又回来了。
三是个体生命判断也是事实:魔鬼看到机会又回来了,现在比刚信时更不快乐了。因为房间空了、修饰好了。
四是基督的义不住其中,公理没有得胜。
2东西方史:有个污鬼在欧洲大陆徘徊被基督教国家赶出去了,最后经过俄罗斯,安家到今天的远东,变成无水之地,回来了,各种毒蛇种类充斥着公共场所和教会,修身养性,家庭至上。
四、总结:
1、用彼得书信总结12章信息:是彼得殉道之前写给众教会的书信。肯定保罗书信是圣经,彼得后书三章都在讲耶稣基督12章讲的比喻。
2、解析彼得后书内容:
1)彼后1章耶稣基督第一次降临我们因信称义:基督的义给我们的,神洁净我们把罪人变成义人。
一是1:1节耶稣基督第一次来要把我们洗净,把污鬼(不洁净的灵)从我们身上赶出去。
二是让我们住在基督的义中:神耶稣基督的义,我们要活出基督的义,成为基督义的见证。
2)彼后2章耶稣基督两次降临中间,追求不义的工价,基督教出事了,变成主流邪教:
1因为不义,跟随了假先知。基督教整体丢弃神的义。
2他们要得不义的工价:巴兰的示范。基督教不设防为了淫乱,不义的人是假先知。
3他们不讲义:基督教整体忘记了基督的义。
相关经文:14他们满眼是淫妇,止不住犯罪。引诱那心不坚固的人,心中习惯了贪婪,正是被咒诅的种类。
4贪爱不义的工价即神迹,什么都不干得好处:相关经文:“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
5彼得讲无水之地:相关经文:17这些人是无水的井,是狂风催逼的雾气,有墨黑的幽暗(约拿鱼腹)为他们存留。18他们说虚妄矜夸的大话,用肉身的情欲,和邪淫的事,引诱那些刚才脱离妄行的人(勾引人入教)。19他们应许人得以自由,自己却作败坏的奴仆。因为人被谁(世界之王、外邦掌权者)制伏就是谁的奴仆。20倘若他们因认识主救主耶稣基督,得以脱离世上的污秽(污鬼),后来又在其中被缠住制伏(七个污鬼),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21他们晓得义路(出现三次:诗23:2、施洗约翰、离开了正道),竟背弃了传给他们的圣命(指上帝的命令),倒不如不晓得为妙。22俗语说得真不错,狗所吐的,它转过来又吃。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这话在他们身上正合式。
经文解析:
一是基督教逐渐败坏:西方文明起初从日耳曼蛮族成为文明人,污鬼被赶出去了,但基督教一步步败坏,变成岁月静好,变成自己起初的猪狗的状态。
二是主耶稣关于猪狗的教导:不要把圣物丢给猪狗。
三是向列国的人重讲福音:一定有马利亚那样的人从而扶起压伤的芦苇,挑亮将残的灯火。
3)彼后3章耶稣基督复临把我们完全带进神国的义:复活的见证,新天新地有义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