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17课(3)8:27-9:1基督是谁3

·

1 min read

一、引言:

1、我们思想十字架到底是什么?

教会认信的十字架不是真正的十字架,教会十字架到底是什么?

1)圣经本身,告诉我们什么是十字架。

2)常识,十字架就是十字架。

2、彼得的认信?

相关经文:可8:30节、彼前2:21节、太16:15-17节、路9:20节:

1)彼得说完耶稣是基督,你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立刻嘱咐门徒不要告诉人。可16:15,神的儿子是神,旧约语境下,基督就是王。彼得的认信,耶稣说是天父指示你的,彼得认信从神来的,但这只是50%信息。此时此刻他完全不知道基督是什么意思。彼得回答说是神所立的基督,原文是:祢是神的基督,神所立的君王。这是认信的全部内容。

2)耶稣就警戒他们不要告诉人,一定程度上,彼得认信是代表门徒的,这是他们共同的看法,所有人都认为耶稣是那样的一位基督。

1十字架计划没有完成。

2福音信息还不完整。

3免得他们传的基督被人认为只是行神迹,而不是救赎人类的基督。

更深含义:

一是当我们刚刚信主,自以为认识了耶稣基督,自以为耶稣是我们理解的基督的时候,千万不要去传,不要去做牧师、讲道传道,免得受更重审判。

二是此时你与彼得一样理解的基督并不是真的基督,所传的是撒但教。我们讲的耶稣基督没有十字架风险的,修身养性的、祷告就能来钱的那位耶稣基督,延伸我们表演半径的那类,所以我们的主禁止了这种基督教,但这种基督教是屡禁不止的。

三是圣经问我们:我是谁。彼得经过漫长的岁月才明白真的基督,约22章,耶稣三次坚固彼得,那时候彼得还是懵懂,主预言彼得要走十字架路,要为祂殉道。

3)什么时候彼得真正明白十字架,明白谁是基督?

彼前2:21: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

1耶稣受苦,我们也要受苦,这时候的彼得知道何为基督,何为基督的门徒。参考可8:33:耶稣转过来,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面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2耶稣责备彼得,人的意思包括彼得意思,门徒的意思,所有人的意思。就是那种基督教才是彼得们那个时代信仰的基督教,某种意义上也是今天基督教的主流。我们貌似讲十字架,不是真讲,我们假装讲,理论的假设,在这套框架之下,把彼得这套陈旧的神学完全放进去,这是我们基本的现实。

二、具体经文解析:(第一部分参考17课2)

第二部分:31节,教训、受苦、弃绝、被杀、复活

经文:31从此他教训διδάσκω他们说,

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πάσχω,A

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ἀποδοκιμάζω,P

并且被杀ἀποκτείνω,P

过三天复活。ἀνίστημι。A

解析:

1、教训:我们认信基督需要神不断的教导我们,“教导”很重要。

1)“教训”这个词也是不许女人教导的那个词,反对女牧师,传道一词。

2)牧师最重要使命就是教导人。

1从现在开始耶稣给彼得及门徒讲了最核心的真理: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

2为何被杀:诗篇、以西结书和但以理书中的人子,教训、受苦、弃绝、被杀、复活。

2、受苦:31节主耶稣讲了四个事实:

1)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

2)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记得缺少一个都不是十字架。

3)并且被杀:没有这两点,否则不是十字架。

4)过三天复活:每个都很重要。

1图中红色字符,A表示主动语态,耶稣主动来世界受苦,耶稣主动复活。

2四福音书所说的复活大部分用的是被动语态,不是这个,耶稣被父神复活。

3这里用的两个主动语态。P表示被动语态,被弃绝,被杀。

5)“人子”什么意思?检索圣经这个词,得出结论是:人子为什么被杀,是因为人子站在世界王和人民罪恶的对立面。

1“人子”最早出现在民数记,人子是罪人,是有限的人,道成肉身,取了人的样式,祂生在律法之下,因此祂在人间受苦是真实的。

2诗篇,祂是基督,被高举,坐在全能父上帝右边。圣经都是指着基督说的。

3以西结书:人子浩如烟海。但以理书主要讲人子的复临。我们重点讲以西结书的人子,明白为什么人子被杀。

一是人子之所以被杀是因为祂站在了世界的王和人民的对立面:以西结书里面的人子说话最难听:妓女啊,你要听耶和华的话。今天邪恶淫乱的世代与以西结书完全平行。凡是在这邪恶悖逆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成可耻的,人子降临时也把他当成可耻的。

二是以西结书讲的“人子”成为我们新约解释人子重要的资源。让我们知道人子为什么被杀。如果不是,你凭什么殉道吧,人子受苦我们想到了约伯的苦难,旧约所有的苦难的奥秘都落到了耶稣基督身上。

三是为此缘故,真正基督徒不会因世界的苦难责备上帝的存在,上帝在哪里,上帝正在受苦,祂在苦难当中。

6)耶稣受苦的三大含义:

1人类所有苦难有了终极的答案。

2祂赋予了苦难完全不同的含义,当上帝也受苦的时候,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苦难的意义,不再是世俗、异教,甚至佛教所理解的苦难,苦海无边。

一是我们的主赋予苦难完全不同含义,祂带领我们思考上帝若不藉着苦难,我们真的没有基督的形象。

二是家庭的苦难、社会的苦难、政治的苦难都有,我们经历的苦难不是徒然的,苦难赋予了我们生命完全不同的意义,为基督里的苦难我们感谢神。我们不再恨苦难,我们思考苦难的意义,我们不再苦大仇深。

三是林后4:16保罗告诉我们苦难必经的,那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四是让我们基督徒对苦难的看法完全不同,提醒基督徒一定小心,不要指着别人的苦难赞美神,你不要爱别人的仇敌,你爱你自己的仇敌,天天操别人的心,纯粹是约伯的朋友。苦难是我们的苦难。

五是耶稣主动来受苦的,祂进入世界是为了受苦,藉着受苦为真理做见证,能不能不藉着受苦做见证,不能。因为这是个罪恶的世界,仅仅受苦不足以构成十字架。

3、弃绝:十字架要素:

1)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弃绝”是极度厌恶,消灭,把祂赶出地球,赶出宇宙,不留一丝痕迹。到了这个时候,你才尝到了十字架的滋味。

2)长老祭司长和文士:三个职分组成了什么样的组织?

1代表公会:指立法机关,审判机关,定罪,交给会堂执行。会堂里被人鞭打。

2我们看到犹太社会最高立法机构,最高权力的代表,若非如此就不叫十字架。

3十字架是绝对的公刑,国家政权是以合法的机构合法的方式,合法的审判,合法的执行。

3)耶稣犯有最最严重的罪:特点:

十字架是国家公刑:社会主流宣判你死刑,最严重的公刑,一般是叛国罪。

1鸡汤教永远没有这样的十字架,不是所有人都背负十字架,私仇那不是十字架,叫活该。

2我们从来没有为主背过十字架,但愿神让千千万万个假十字架化为粪土。

3政治权利代表长老。宗教权利、知识分子祭司长和文士:被主流的主流弃绝,所有人厌恶你,这是基督的命运。这叫十字架。

4腓立比书3:18-19节:谈到了什么是十字架的仇敌,鸡汤教就是十字架的仇敌,因为爱世界。

5保罗在监狱里说,放胆传道,凭什么放胆,什么时候放胆呢?

6看希伯来书11:32-40节,这段经文让我们羞愧,我们不配为主受苦,这才是真正的十字架,我们受的一点点苦楚不算什么,看看经文;希11:33节,制服敌国,行了公义,我们只与空中掌权者争战,这不需要公义和勇气,不需要争战,无耻就够了。

7以弗所书6章重新读,概念是平行的。34节,用真理圣灵宝剑争战,该讲道理讲完了,杀我就杀吧,我只讲真理,所向披靡。为此我们才会背上十字架,绝大多数是国家政权逼迫,这是常识。国家为什么逼迫你?因为你是以西结书中的人子。

4、并且被杀:被国家和法律的名义,

1)被律法和正义的名义被杀,以合法名义判处死刑,所有人都同意要祂死,这是我们要走的路。所以彼得不接受这个。

2)以国家法律名义在杀戮,这叫十字架。我们没有背过十字架,因此我们还在吃奶。

5、复活:最后结局:过三天复活,这里是主动语态,过三天复活。

1)主讲了三大悲剧:受苦、弃绝、被杀,然后复活。结局就是复活,这是基督教福音和真理,前面都是必不可少预备。

1约伯让我们看到了约伯经历苦难后的结局,这个结局是永远,我们实际上不信心永远,我们也不关心复活和复临,我们假装关心,我们以为我们关心过了,我们只关心我们在这个世界如何。

2再苦再危险,又如何,成为问题答案就是我们不相信复活。

结论:不相信复活的基督教就不是基督教,所以这个基督教必须改革。

2)检索复活一词:放在使徒行转复活内容:建立教会,见证复活,受苦是因为讲复活真理,因为复活而受难。

3)复活是基督教最核心的真理:看林前2:2:我只知道基督并他钉十字架,这句话的语境是犹太人求神迹,希腊人求智慧,我只讲耶稣并祂钉十字架,这是护教和争辩,这样讲可以。

1那我们重新定义基督,重新来讲十字架,但是教会真正的真理是复活,只有复活使我们称义。

2我们不相信复活,苦难一定会摧毁我们,不管你有多么坚强,你都坚持不了,只有相信复活,才能为基督做见证。

4)受难、弃绝、被杀,过三天复活:核心概念

来10:32-39:“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勇敢的心肉身长不出来,除非有复活的信念和复临的盼望。

约10:17-18:只有真正相信复活。复活的主才敢这么讲,更新了生死在人间的意义。我们仰望神,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仰望天上的异象。如不解决,我们徒生口舌的争辩,解决了一切都是粪土,一切都在平安中,我们只有仰望神,不解决只有徒生的口舌争辩。

6、三天三夜的信息:

可8:31:过了三天复活,复活是主动语态,英文翻译是3天以后。太16:21、路9:22:

1)用的是共同的一个词,介词动词都不同的格式,中文翻译是第三天祂被复活,在三天里,被动语态,在三天里祂被复活。太27:63:基督第三天复活,这里用的格式与马可福音一样祂将要复活,是主动语态。

2)思想:三天以后复活是耶稣主动的复活,三天以内的复活是耶稣被动的复活。很有意思,太深了,三天后耶稣主动复活显现给我们,这符合语境。耶稣一定真死了,祂自己不能复活,三天之内的复活一定是被天父复活祂儿子,所以用的是被动语态。

结论:三天之内,耶稣被父神复活,三天之后,耶稣向祂的门徒及500人主动显现祂的复活,这样就顺了。

3)三天时间怎么计算?

1一般来说犹太人把三个白天,两个黑夜都可以算为三天,按照这样算法,36小时,只要跨两边时间都可以算是3天,不是我们理解的24*3的概念,因此可能符合传统,星期五白天晚上,星期六白天晚上。三天时间没有问题。

2图左边的经文,这个时间:太12:40,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我们来看三天三夜在旧约中经文的使用:拿上1:17,约拿被投到海里时间是白天,这3日3夜怎么算的,被鱼吐出也应该是白天。撒上30:12,怎么计算,夜里不需要吃东西啊,不符合常规啊。斯4:16,情绪化的表达,夜里本来不需要进食,三夜也禁食,不符合常理。何6:2,基本上预表基督三天复活。

3研究犹太教文学的学者得出的结论:三天三夜只是一个文学的说法,讲大体的概念,无非讲人体生理能够接受的一个界限,我们同意这个说法。三日三夜是文学的表达。

第三部分:32-33节,光明之城、彼得疯了、祂责备人、祂命令鬼、鬼人情深

经文:32耶稣明明地(παρρησία,约18:20)说这话,

彼得就拉着他,劝ἐπιτιμάω他。

33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ἐπιτιμάω彼得说,

撒但(1:13,3:23-26,4:15),退我后边去吧。

因为你不体贴φρονέω,be wise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解析:

1、光明之城:耶稣对彼得一点都不客气,怎么解释主这样极端的反应。

1)我们首先要明白彼得的极端反应:一个刚刚认信耶稣是基督,被耶稣表扬了的彼得,瞬间被打入地狱,恰恰解释为什么主耶稣不让那时候的彼得去传耶稣是基督,那时候传的基督一定是撒但教,跟基督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要苦难不要复活的基督教,主极其憎恶这样的基督教,也是标准的撒但教。

相关经文:太16:22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创3:15-17)

2)耶稣明明说这话(约18:20):因经文缘故,我们强调基督教从没有地下教会,只有山上之城,我们会殉道,我们虽然害怕,但真理不能妥协,我们恐惧交给神怜悯。基督教是高举耶稣是基督的宗教。针对教会,我们是光明之子,不讲阴谋诡计,我们是世上的光。

2、彼得疯了“彼得就拉着他、劝他”:我们不要这样的基督教。

1)彼得责备耶稣,攻击耶稣,彼得吓死了,认为自己跟随耶稣三年了,你怎么是这样一位,好绝望啊,你原来不想做我们的救主,什么能力没有,还被人杀害,还以此为荣耀,彼得不能接受。这样排比我们就能理解腓力为什么嘲讽耶稣,犹大为什么卖耶稣,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长期以来不断绝望,新仇旧恨有原因。

2)撒但藉着彼得对耶稣形成更深的试探:最亲近的人反对你,你还持守真理吗。另外一方面,所有门徒都站在彼得一边。下文看到门徒为权利争战。

3、耶稣的责备:“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这是针锋相对的责备,我们的神是责备人的神,特别是在教牧书信方面,牧师有权柄责备人的,责备本身是教牧一个基本的方面。我们要慎用责备的权柄,看出彼得背后的撒但。

1)撒但(1:13、3:23-26,4:15);第一次撒但试探耶稣,第二次是别西卜,撒但往往攻击别人是撒但。第三次主讲种子撒在地上,不坚固,被撒但捆绑去了。

2)这里怎么平行彼得的看法?当你刚刚信主,认为耶稣是基督、是救主时,撒但立刻来了,立刻把你变成信仰假基督的撒但的门徒。因为同样的原因,主说初入教的不可做牧师、监督,初入教面临很大的争战,撒但差役立刻临到,这是普天下牧师和基督徒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我们都不例外。这时候我们要特别儆醒,圣经给我们看见,那个十字路口,我们不顾一切的讲一个没有真正苦难和复活的假基督。举例:女牧者兴盛,是因为她们不相信有逼迫,女牧师与女教师没有区别,真正牧师一定遭遇苦难和逼迫,神要保护祂的女儿。女牧者实际上真正也没有经历过耶稣的十字架的道路,经历几次也许就好了。

4、祂命令鬼:“撒但退我后边去吧”:

1)耶稣命令魔鬼躲开,上帝权柄高于撒但权柄的明证。

1撒但教、鸡汤教的逻辑,“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特别是牧师,自己都控制不住,人越来越少,你不敢讲真道,体贴人的意思,这时候撒但试探来了,神的试炼加给你。

2我们看见创世记3章,蛇对亚当夏娃试探,每句话都体贴人的意思,太爱人类了,上帝让我们生厌,蛇讨我们喜悦。

3这种人本主义的教导,你们便如神,得好处,食物、荣耀,可有智慧。

2)这句经文在创世记背景下的解读:创3:15-17,我们看见平行信息:

1主被称为末后的亚当,教会被称为他的妻子,彼得代表教会。魔鬼进入伊甸园首先捆绑了夏娃,亚当不说话。同样魔鬼捆绑彼得代表的教会,这位末后的亚当义正言辞,看得见极端强烈的对比,基督教不要做哑巴狗,当教会、基督的新妇被魔鬼捆绑时,主一定说话。

2创3:18,女人后裔人子争战的方法,魔鬼攻击人是下三路来的,魔鬼禁止基督上十字架,为了事奉肚腹,动员彼得拦阻耶稣上十字架。创世记3章已经宣告了魔鬼的战法,就是体贴人的意思。又宣告了女人的后裔人子胜利的方法;就是打魔鬼的头。我们如何应用?我们牧师基督徒,我们属灵的争战绝不可以做人身的攻击,我们打的是撒但的头,我们击打的是魔鬼的教义、思想、学说以及污秽的灵。我们真正粉碎魔鬼的头:思想、教义、理论,就在这里,教义就是只体贴人的意思,不体贴神的意思。为此原因,祂才是世界的王,为此耶稣被世界所伤害。

第四部分:34-9:1节,跟从、三大选择、天国

经文:34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35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灵魂)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36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37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38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1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

解析:重点讲34节(余下内容在下节课)

1、跟从34节:核心信息是教会的十字架。相关经文:罗1:16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

1)“于是叫众人门徒来”:这场争执吸引了很多人,耶稣第一次讲到十字架,讲的是教会得受苦,埋葬、十字架和复活。强调耶稣是明明的讲,这是核心信息,需要勇气。

2)做基督徒不可少的条件:

1舍己:舍弃自己,无我。

2背起十字架来跟从我:圣经的诚实和美好,我们一生都要走这样的道路。背起祂的十字架,下节课讲,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区别,舍己后不知道去了哪里,舍己后又回来了。无我为了更好跟随主。

2、三大抉择35-38节

1)舍己:人是不能舍己的。因为我无我:第一个我比第二个我大,那个我越无我,你那个我就越大。

2)前面两句话解决了两大问题:

1我们舍己有个前提:

一是主呼召我们,教导我们。祂在我们前面,没有圣道圣礼型教会和圣灵引导,我们不可能舍己,基督的呼召,朋霍费尔说:耶稣呼召我们是让我们去死。牧师全部责任是讲道,耶稣呼喊我们,

二是跟随主第一个前提就是:祂在,祂先舍己。圣道圣礼是我们舍己的前提,否则一切舍己都是表演,我们舍己越彻底,我们的老我会越大越狂妄。

2舍己结论:

1靠着基督呼召,靠着圣道圣礼来否认自己。

2这个“己”是世上最狡猾的更坚强方式临到我们的生命,特别小心。这个“我”一定会带领你进入邪教和异教。圣道圣礼告诉我们,这个我软弱,无法达到无我,借着圣道圣礼互动,我们永远需要它,我们没有办法达到无我,所以你来帮我。

3“无我”有许多层面:第一个阶段尽可能的否定自己:4年时间学习无我概念,那时候学习“无我”是千方百计把出生和背景抹平,不讲政治,回避政治倾向,更加否定政治基督徒。另外一个方面有点类似以色列人出埃及,害怕,遇见打仗就往回跑。尽可能否定自己。

第二个阶段2018年到现在,开始讲政治,个人认为是第二重舍己。就是明明知道会被人误会还要讲,这是更难的舍己,宁愿被误会也不会弯曲圣经的真理。

在基督里,确实看耶稣基督为至宝。不顾一切地讲真理的道,祂值得我们不顾一切。越事奉神,我们身上的担子更重,我们要向神交账的,如果不讲这样的真理,我们怎样见神的面,这样的真理离开政治背景如何讲清楚,求神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