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16课8:1-21三峡

·

1 min read

一、引言:

1、从创世记到马可福音,地理位置从伊甸园四条大河启程到了美丽的加利利海,经历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经历神迹奇事,我们的生命渐渐更新,一步步走下来,坚定宣告教会改革的异象,上帝起初创造的都是美好的,基督的真理本来一切甚好,人却寻出许多的诡计来弯曲基督教导致偏离。

我们总结出三方面需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1)异教化的基督教:表现为本色化,后来变成三自教会化,中国化,本土化,被异教吸收,自以为神,表演性,吃人自义,异教化基督教越来越严重。

2)邪教化:巫术化、法术化,基督教对神迹奇事过度的贪求,神迹医治大会。

3)非政治化:本质上否认道成肉身的真理,否认耶稣来作王。

2、可8:1-21的主题经文扭转基督教三大偏离,三段三个主题反对异教化、邪教化、非政治化。建造一个真正的教会。

教会改革目的有三个:

1)愿人都尊祂的名为圣,异教区别出来。

2)愿祂的国降临,从邪教分别出来。

3)愿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非政治化中分别出来。

3、可6-8章两场筵席:太11:21-24,伯赛大-迦百农:像所多玛和蛾摩拉:

喂饱五千人神迹:6:30-52、7:31、喂饱四千人神迹8:1-21,耶稣喂饱四千人(太、可),喂饱五千人神迹四福音书都记载了,圣经为什么记录了两场几乎完全雷同的神迹。

参考图片地图:

1)第一场喂饱五千人神迹:喂养对象是犹太人,发生在加利利海,希律统治之地。迦百农附近发生,在城外发生,原处是一片旷野,南国犹大,中间是撒玛利亚,然后是凯撒利亚,旁边底加波利,再回到加利利海,最后一直南下。

2)第二场喂饱四千人:在东南角,喂养的是外邦人。

3)第三场主的圣餐:真正的筵席:

1第一、第二场筵席都是为第三场筵席做准备的,更重要神迹奇事是在耶路撒冷。

2喂饱全人类的筵席,就是主的晚餐,圣餐真理,身体和血成为万民救赎,呼喊我们从城市出来,到主的筵席。

3中间耶稣咒诅三大城市:哥拉汛、伯赛大和迦百农,三座城市都要灭亡,以色列头上悬剑,灭亡到来之前,从城市文明出来,奔赴主的筵席。

4上帝跟我们一起吃饭,与我们同在,愿意为我们舍命将我们从即将灭亡的国里带出来归向主的国度。

二、基本结构:

1、1-10节耶稣是基督:怜悯、筵席:创世记(创造与饥荒)-出埃及记(救赎)-路得记(神的教会)1-10(基督与异教):

1)核心真理耶稣是基督,喂养了四千人,四大预表,不是人可以做的。神创造食物,喂养他们,给他们吃,耶稣就是创世纪耶和华神。从无到有,喂养数千人的神迹,供应一切生命的食物。

2)创1-3章出现的食物,耶稣就是耶和华神,从无到有的喂养人神迹,证明耶稣基督是创世记创造的神。

3)12-50章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遭遇饥荒。出埃及记天上降下吗哪,耶和华在旷野为以色列人摆设筵席。

结论:耶稣是出埃及记里的救主。预表教会在基督里得到供应和喂养。与异教有什么关系:1-10节,伟大神迹与异教彻底分别出来。

2、11-13节仇敌与神迹:

1)耶稣根本不把神迹给世代看,寻求神迹的都不是基督的教会。

2)但耶稣还是行了些神迹怎么解释这个矛盾,后文展开讨论。看见仇敌才寻求神迹,仇敌才是神迹最大的发明者。

3)怎么看仇敌行的神迹比教会更多的事实。

3、14-21节教会与政治:主耶稣和门徒在船上讨论四千人神迹的意义,耶稣提出不要中法利赛人和希律的酵。

1)主耶稣为什么揪出希律王批驳,希律的酵代表希律的思想、主义、宣传和意识形态。

2)看到教会没有回避政治的信息。

3)明确看见,基督徒不能顺服希律教训。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10节,怜悯、筵席

经文:1那时又有许多人聚集,并没有什么吃的。耶稣叫门徒来,说,2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3我若打发他们饿着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为其中有从远处来的。4门徒回答说,在这野地,从哪里能得饼,叫这些人吃饱呢?5耶稣问他们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七个。

6他吩咐众人坐在地上,就拿着这七个饼,祝谢了,掰开递给门徒叫他们摆开,门徒就摆在众人面前。7又有几条小鱼。耶稣祝了福,就吩咐也摆在众人面前。8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9人数约有四千。耶稣打发他们走了,10随即同门徒上船,来到大玛努他境内。

解析:

1、怜悯1-5节:耶稣怜悯人的神。

1)1节,“那时”1节:背景是施洗约翰被杀的时候和耶稣基督巡游外邦,从推罗希顿下来,旷野中发生的。

1这些人都是低端人口,身体上是饥民,文化上是饥渴慕义的人,没有什么让我们灵魂饱足。

2耶稣叫门徒来,祂差遣教会解决人灵魂饥渴问题。

2)“怜悯”2节:四福音书耶稣说“我怜悯”是第一次出现,从五脏六腑出来的情感。

1“我怜悯”神是怜悯人的神,怜悯众人,是所有追随他的人。

2祂与我们同在,圣餐喂养的是信祂的人。废寝忘食三天,预表复活。

3)看到主的体量3节:祂爱就爱到底,所有事都想到了,不要发愁,我们的需求祂知道。

1众人饥饿没有求耶稣,这点很重要,祂知道,祂对我们供应从来没有匮乏过。

2看到耶稣怜悯只针对肉身的饥饿软弱,祂体谅我们不过是尘土,如风一样消散,祂知道我们本体。对肉身软弱的怜悯,谁饿谁不软弱都会有,教会要见证基督的怜悯。

3“从远处来的”,远方除了遥远以外一无所有,看见远方没有高人,也需要救赎,那里住着肉身和属灵的灾民。

4)4节我们看见除了耶稣外,没有人能做这事,所以教会要谦卑。

1门徒本身也没有基督的爱:门徒知道主耶稣喂饱五千人,门徒是犹太人,不愿意主耶稣喂饱外邦人,他们认为这是格拉森的猪群,很脏。

2我们想到约拿,宁可往西跑,都不愿意尼尼微城人得救。门徒一样,不愿外邦人有神迹得救。

5)“7个饼”5节:平行创世记7天的创造,对应迦南7族,创10章外邦列国。

2、筵席6-10节:耶稣是有能力的神,喂饱四千人。看到主耶稣既有大爱也要有大能。

1)圣餐6节:七个饼祝谢了,就掰开,怎么证明耶稣是创造的主,重新创造。

2)“饼和鱼”7节:

1怎么能证明耶稣是创造的主,这里不是强调耶稣的舍命,而重点讲的是耶稣的重新创造。

2创造分两部分:植物和动物。饼是身体,是植物的代表。鱼是动物代表。

3证明耶稣是从无到有的神,神迹没办法再来,因为只有耶稣是神的儿子,只有祂可以。我们行不出来,因为我们不是祂。

3)喂饱四千人8节:五千人12个篮子,四千人是筐子。

1原文“篮子”是小篮子,“筐子”很大,把保罗从城墙上缒下去,可以想像有多大。

2意味着喂养外邦人有足够的预备。

4)人数四千,圣经有平行的信息9节(讲章细解)。

“耶稣打发他们走了”:

1民心可用,耶稣谈政治信息,但耶稣不搞政治。祂不利用五千人、四千人组成军队夺取政权。

2祂要走十字架道路,这些人跟不了的。

5)又一次上船,从底加波利到希律腹地10节:

1“大玛努他”,希律王的要塞在提比利亚,施洗约翰在这里被杀。

2耶稣在仇敌面前为我们摆设筵席。到黑门山登山变相,黑门山是约旦河发源地,有许多小小鱼。

3、应用:反对异教,1-10节,何为善?基督徒最基本的生命见证,也是主耶稣宣讲的真理。

1)行公义:道成肉身与肉身成道。

1耶稣一定要进入伯赛大,迦百农等所有城市,讲行公义不能回避黑暗的世界,直到地极,见证神的公义。

2喂养四千人,所有人在神面前都有平等的获得得救恩典。约4章,和异教针锋相对:道成肉身与肉身成道的真理。

2)好怜悯:弥迦书6:8。

1只有耶稣有怜悯,道成肉身,与世人在一起,并且为他们死。

2假神都没有怜悯,人没有怜悯,就不是上帝在基督里所造的人。

3把基督教区别于异教,不关心时政,我们的怜悯何在,这是最丧尽天良的宗教,表演式的基督教,何来做光做盐。

3)谦卑地与神同行:

1圣礼型教会:佛说你修,神说我喂,是喂饱4千人的重要真理。

2佛家靠自己修行悟。自欺欺人,崇拜高人,在圣经里是一派魔鬼的谎言。

3我们相信的是:主啊,我需要你喂,建立圣礼型教会,生活实践是:

一是我需要神喂我,永远不是伟光正,永远不会骄傲,谦卑的与神同行,谦卑就是你自己需要神的喂养。我们不是神,喂不了别人,基督教世界里看到的都是正常人。

二是不要论断别人的生命,因为别人需要喂养,对别人的宽容,忍耐。

三是我们彻底根除了对自己、对别人的绝望。我们对教会绝望了,我们一生都需要喂养,给我们安慰,踏踏实实生活,不追求虚无缥缈的生活,走一步是一步。

第二部分:11-13节,仇敌、宣告、弃绝

经文:11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

12耶稣心里深深的叹息说,这世代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13他就离开他们,又上船往海那边去了。

解析:除了耶稣外,没有人能行神迹。约3:8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1、难解的经文,到底有没有神迹呢?

1)神迹常识:

1牧师、传道人招人来行神迹都是骗子,哪怕真有神迹。

2只有神有能力行神迹。

3圣经讲除了耶稣基督外,没有任何一位使徒先知牧师都不可能事先知道今天有神迹发生,怎么能有神迹发生。说信心不够,我们信心来自于圣经和神的真理,圣灵行神迹与否完全是祂的主权,不知道任何时候任何人能行出神迹来。保罗没有医治。意味着圣灵是他们家养活的,行神迹给他们看。

2、仇敌“试探”11节:抓住把柄控告的是魔鬼,魔鬼起初就是试探人,试探神。

1)耶稣说:经上记着说,你不可试探你的主你的神。

2)法利赛人求神迹与前面那些人求神迹是有区别的:法利赛人求神迹没有任何理由的,病了吗,没有,鬼附了吗,没有,就是好玩,目的是控告耶稣。

3、宣告12节:

1)“耶稣心里深深叹息”:耶稣无奈难过,从天上显神迹,天象,旧约到新约,这是特定目的,预示着上帝要做奇大的事,这不是随便拿来看的,会发生惊天动地变化,要出大事的。十字架遍地黑暗。这些神迹不是拿来玩的,法利赛人不明白神迹是什么,所以耶稣心里叹息。

2)“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耶稣没有说没有神迹给每个人看,而是说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这世代就是求神迹的世代,求神迹的这个世代永远看不见真正神(基督)行的神迹。你会看见巫术,但看不见耶稣行的神迹。

3)弃绝13节:“耶稣离开求神迹的人”,意味着耶稣永远不会与求神迹的教会同在,不是神的教会。

4、用三节经文解释太16:1-4节、可15:31平行经文:

1)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试探耶稣让耶稣行神迹给他们看:耶稣行了许多神迹了,再一次看见马可福音没有的信息:

2)对时代的定义:这个邪恶淫乱的世代。

3)这个世代有神迹归入一类就是约拿的神迹,耶稣除了行约拿的神迹外再没有神迹。

1什么样人绝对看不见约拿(基督)神迹,就是邪恶淫乱的人。

2耶稣不会给邪恶淫乱的人行神迹。那会更加败坏邪恶淫乱,这个世代所有的人都是邪恶淫乱的人。

3不会有约拿以外的神迹给这个世代看了,意味着这个邪恶淫乱的世代只有一个神迹:就是认罪悔改的神迹。就是约拿的神迹。任何的神迹给你都是败坏你,更加骄傲猖狂骄傲。

4)展开“邪恶淫乱的世代”:就是邪恶的世代求神迹,没有神迹给他们,感谢上帝,圣经构词的精确深刻,

1世界所有罪恶:一个是邪恶,一个是淫乱的。

2邪恶:人违背上帝真理,人践踏上帝创造和真理,指反对上帝的罪人。

3淫乱:指人爱上了偶像:权利钱财虚荣。爱偶像的罪人。要神迹就是进一步反上帝。

5、应用:总结怎么看圣经中神迹?圣经关于神迹有三大方面的真理:警惕邪教:

1)仇敌的奇事:所有仇敌都求神迹,都是邪教。保罗说:犹太人求神迹,希腊人求智慧,我们只求钉十字架的耶稣。

1约2章马利亚求神迹,耶稣斥责了马利亚,回头又行了神迹,耶稣不给求神迹的人行神迹,但耶稣行神迹只按照自己意愿行神迹。

2只求神迹的一定是耶稣基督的仇敌;所有的仇敌都求神迹,把神迹当信仰最核心终极内容。仇敌才求神迹,属灵上有病。

3魔鬼也行奇事,各种宗教存在,圣经有别西卜行法术:别西卜假基督假先知兽术师西门巴耶稣。魔鬼及其差役也会行神迹,

4耶稣说,假基督假先知行大奇事,连选民也迷惑了,启示录兽上来迷惑人,末世行神迹奇事更多,基督在这里那里,你们不要信。行奇事让人稀奇,巴耶稣行巫术。

结论:只求神迹的一定是耶稣的仇敌,仇敌会行更多的法术。没有办法凭这点判断是否是基督的教会。

2)基督的神迹:罗7:3、雅4:3-4、彼后2:14,一个邪恶的世代和淫妇求神迹,没有神迹给他们看。妄求。贪恋世俗,与偶像淫乱,爱世界超过爱上帝。

6、耶稣基督神迹的四大特点:

1)唯一性(唯独耶稣):神说有就有,没有人能行。

2)排他性:(邪恶淫乱)耶稣绝对不给邪恶淫乱世代行神迹。

1淫乱:指爱世界,爱权利,爱钱财。

2山东大学前身齐鲁大学曾是基督教大学,校训是圣经话语,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让你们得以自由。走到今天,本质是淫乱。

3李子柒岁月静好,假平安是更深刻的淫乱,我们是其中一位。我们不配求神迹,现在基督徒人心贪婪,还要求神迹。上帝爱我们,不会应允我们的贪求。

3)否定性:(耶稣行神迹后吩咐禁传神迹,可1-10章):耶稣不许传神迹,几乎10次这么讲。

4)福音性:耶稣神迹就是福音目的。约拿-约翰:耶稣神迹目的就是福音,耶稣的神迹显出他的荣耀。

1祂是神的儿子。

2行神迹信祂得救。约拿神迹两大意义:耶稣的复活和尼尼微城全城悔改,这是神给邪恶淫乱世代真正的神迹。

7、教会的神迹:

1)有限性:不是基督,基督行的神迹教会行不出来。

2)福音性:(保罗的病),若非传福音,医治神迹也行不出来。

3)伴随性:(可16:15-18)必有神迹奇事伴随着你,伴随性的福音与福音大会,医治大会有本质区别,我们不求神迹,但我们坚持传福音,各种神迹会伴随我们。尽管如此,我们不讲神迹,但上帝会把伴随性的神迹给我们,这才是基督教。

第三部分:14-21节,饥民、病人、医治

经文:14门徒忘了带饼。在船上除了一个饼,没有别的食物。15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16他们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饼吧。

17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18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也不记得吗?

19我掰开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篮子呢?他们说,十二个。20又掰开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筐子呢?他们说,七个。21耶稣说,你们还是不明白吗?

解析:

1、饥民14-16节:

1)门徒什么人,与四千人、五千人一样都是饥民,需要喂养的人。

2)“法利赛人的酵、希律的酵”(见应用部分)。

2、病人17-18节:1-7节提到法利赛人和希律,主告诉教会和我们医治那些病人一样有病,我们也是病人。

1)法利赛人和希律求神迹为了吃饼得饱,为了利益。

2)法利赛人、希律都一样,他们都是爱世界的人。

3)门徒发现自己没有饼时,也是与法利赛人一样求耶稣行神迹一样给他们行神迹。

3、医治19-21节:耶稣以前行的神迹两大目的:

1)跟随基督的人,耶稣讲过你们出去不要带饼,马太福音讲你们先求神的国神的义,这一切都加给你们了。

不用忧愁,教会初建时有饥饿恐惧,耶稣基督首先解决饥饿恐惧问题。

2)教会先解决饥饿恐惧,然后解决政治恐惧。才能成为主的教会。

四、应用:希律的酵:政治信息的根据,圣经都提到君王

路23:8希律看见耶稣,就很欢喜。因为听见过他的事,久已想要见他。并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迹。

整卷圣经有一些贯穿始终的政治信息到底在说什么?救恩历史始于亚伯拉罕

1、先祖亚伯拉罕面对政治君王:目的就是基督教讲政治信息。先知书刚开始都在讲君王时代。

2、先知面对政治君王:先知书,摩西出3:10、以利亚:王上18:1、以赛亚:1:1、以西结书:1:2、但以理:1:3、约拿:3:6,每卷先知书第一句话就是在哪个君王之下,先知出来,先知面对政治的君王。

3、新约圣经,路1:5、路2:1-2、3:1-2,描写一系列君王

1)使徒:徒9:15、24:25、26:27、启11:4,使徒施洗约翰在希律王面前,保罗在罗马总督面前。

2)诗篇2:10-12节,告诉我们:

1基督教会事件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2天国和世界的国存在对立,神的国一定降临在地上。

4、为什么关切政治信息?反对异端:

1)行公义:热爱耶和华的恨恶罪恶,世界有罪,我们一边悔改,一边要恨恶世界的罪恶。

2)好怜悯:爱人如己,回避政治的人没有怜悯心。

3)谦卑地与神同行:为什么责备世界的罪恶?因为我们传道是叫人悔改的道,世界王罪恶:自以为神、劫持(拦阻人信基督)、败坏、拦阻、逼迫。

5、与教会非政治化事件关联:

1)鸡汤教把一切交给神。不关心政治信息,太6:31-33: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林后4:1-5:世界的神。

2)不能把一切“交”给神:上帝差遣亚当看守伊甸园,亚当说:把一切交给神。让使徒走遍地极传福音,使徒说把一切交给神。我们要把当作的做了,然后把结果交给神。我们只做神交给我们做的。哥林多书信,上帝把万有交给他儿子,在基督里,上帝差遣我们,让我们把一切夺回来交给神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