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11课5:17-48律法精义
一、引言:
1、圣诞节到了,神的儿子来废去魔鬼撒但的一切权势,魔鬼的权势总结两个方面即杀人和说谎,魔鬼与一般罪人的杀人说谎迥然不同:
1)魔鬼的属性杀人说谎:
1杀人用爱的名义,用爱情表达仇恨。
2魔鬼的谎言是以是的方式、以发誓的方式。
相关经文:约8:44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
2)魔鬼起初就是杀人和说谎的,涵盖一切政治和宗教现象:
1鸡犬升天堂以爱的名义表达仇恨:一方面宣称我们没有爱仇敌。
2他们唯一不能爱的仇敌竟然是牧师(主内的弟兄),这是致命的矛盾。
3用发誓的方式在上帝面前说谎:清零宗。清零宗和基督教是我们这个世代魔鬼的儿女的代表。
2、上帝赐给人律法真正的目的:为要除去魔鬼的一切作为。
3、上帝赐给祂的百姓律法十诫目的和功用:针对魔鬼的权势让祂的选民胜过阴间的门。
1)只有耶稣基督全面的揭示出来:太5:17-40主耶稣讲律法,阐述律法的精义。
2)精义包括两大方面:胜过仇恨和撒谎是17-48节核心主题。
1坚决反对仇恨和杀人。
2坚决反对撒谎,作假见证陷害人和发誓。
4、强调两个基本前提:
1)主耶稣讲的律法不是保罗书信中针对的以割礼为中心的犹太律法传统。
2)主耶稣这里讲的相关教导平行了十诫后五条的诫命:
1主耶稣并不是否定这些诫命,不是陷于字据。
2主耶稣而是教导我们认识诫命的精义归结为一个字:义。
3主耶稣从开始到结束讲律法是公义、义人(义人因信得生)。
5、主耶稣讲的爱仇敌,为逼迫你的祷告被主流变成不问是非、不问敌我、不管善恶的瘟疫鸡汤和泛爱主义的恶俗。原因释经方法的问题。
二、我们的释经神学和释经原则(学员释经学功课):
需要四个原则方法:
1、原文字义:传道人要学习圣经希伯来文和圣经希腊文课程。
1)查考太5:17-48爱仇敌包含内外先后、公私之别,经文本身与圣经十诫原文字义上一一平行。
1内外之别:针对以色列内部彼此相爱关系。仇敌指以色列人的仇敌,不是埃及法老、迦南七族的仇敌。
2先后之别:爱仇敌有先后顺序。即使针对以色列人的仇敌:
耶稣基督第一次来:福音要传给所有的人,神爱所有人,光照好人也照歹人。
耶稣基督复临近了:不信人的罪已经定了。爱仇敌有时间的界限,如旷野路上250叛乱,不是爱的对象了。
3公私之别:耶稣基督说爱你(你们)的仇敌,不是爱别人的仇敌。基督教恶俗是属灵高调,教导别人爱别人的仇敌,自己也爱别人的仇敌。
2)分别内外之别、先后之别、公私之别需要查考原文。
2、以经解经:
1)太5:17-48如果脱离以经解经方法,就不能理解主耶稣在讲什么。
2)摩西律法引用大量的利未记、申命记、民数记、出埃及记的信息:
3)以经解经方式解释登山宝训、何为爱仇敌、何为为逼迫你的人祷告。
1上帝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律法:教导旷野中以色列人,上帝临在西奈山赐给以色列人律法,背后是埃及人,前面是迦南人。
2背景相同耶稣在山上宣告登山宝训,教导门徒。太10章(何为仇敌:一类以色列人、家里的人)解释太5章中的仇敌,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逼迫你的也是家里的人),所以要爱仇敌为逼迫你的人祷告。如约7章弟兄恨耶稣他们驱逐耶稣。
4)以经解经有两个层次:
1用同一卷书相同的概念解释同一卷书。
2同一卷书使用的概念是同一个含义。太5、10章使用概念同一个范畴(外延内涵),因此马太福音讲的爱仇敌、为逼迫你的祷告答案就在太10章,不再有矛盾。
3、具体语境:
1)太5-7章教导缘于4、8章外部的仇敌:
1太5-7章教导教会内部弟兄间的彼此相爱是面对外部环境,世界的王、仇敌的逼迫,基督教得胜重要的是内部彼此相爱和如何彼此相爱,耶稣在山上重建以色列的和平。
一承认基督教内部仇敌关系:冲突矛盾逼迫。
二可以恨但不可以杀人:
三内部不可淫乱。
2太4章撒但的权势及医病赶鬼:山上旷野试探
3太8章再次回到撒但权势和医病赶鬼:撒但权柄在海中,耶稣平静风和海,得人得鱼。
4、结构分析:把相关的经文放在逻辑结构框架中分析,把握整全信息,从结构上解决圣经所谓矛盾问题。
1)重点强调太5、6、7的结构:
1太5章以色列内部人际关系,内部关系彼此相爱(不能应用到所有人身上)。
2太6章人与上帝、魔鬼的关系:人与灵的关系(表面谈祷告,实际上是人与上帝关系)。带领先求神的国神的义,我们胜过恶者。
3太7章人与仇敌关系:七类恶人平行迦南七族,这不是爱仇敌中的仇敌,不是为逼迫人祷告的对象。摩西最后不会为法老祷告、约书亚也不会为迦南七族恶王祷告。
2)马太福音前三后三的呼应关系:太5-7章与23-25之间的交叉呼应关系,爱仇敌涉及的界限,使我们不沦落到主流基督教的丧尽天良中。
1太5-7章内部相爱:7章涉及七种人不是爱的和祷告的对象:平行埃及法老-迦南七族魔鬼-假冒为善的人、狗、猪、狼(假先知)、坏树、作恶的人和无知的人。
2太23-25章是对所有恶人的弃绝、审判、咒诅:主耶稣咒诅十类毒蛇种类。平行二百五-亚干-心利苏珥,蛇类毒蛇之种、假先知、那行毁坏可憎的、假基督、撇下的那一个、恶仆、假冒为善的人、愚拙的童女、又恶又懒的仆人、左边的山羊。七重咒诅不是爱仇敌、为逼迫你的祷告的对象。分别山羊绵羊,不可以比上帝还有爱心。
3)结论:如果对圣经不进行结构分析,客观上就是以神为说谎的,把太5章爱仇敌为逼迫你的人祷告变成鸡汤,基督教沦为不问是非、不问善恶、天良丧尽。
三、结构分析:
1)主耶稣从关键角度建造教会的和平。杀戮与情欲、作假见证杀人(基督与门徒被害)。
2)一切败坏罪恶预设了整个以色列人攻击基督,钉基督十字架的罪行。
3)登山宝训铺垫耶稣的十字架道路:
1人不可能守全律法,因此耶稣基督要成全律法,十字架做铺垫。
2耶稣所讲的一切都要定犹太人的罪。籍此在未来的基督教建立爱的团契。
分为六部分:
1、17-20节律法:导论引言,主耶稣要讲的平行耶和华在西奈山神向以色列人宣告律法。
1)神说,耶和华说
2)对象:以色列人、门徒
3)内容:律法、十诫,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主耶稣斥责废掉律法与天国无份。
律法的精义:十诫,16节平行太4-5前文内容,后五条平行十诫后五条诫命。精义21-48节。
2、21-26节弟兄:弟兄相爱,不能互相杀戮,消除内心仇恨。
3、27-32肉欲:男女关系,主耶稣教导不是婚姻家庭,而是教会,教会的男女关系淫乱会拆毁教会。
4、33-37神鬼:灵界争战,人言誓言,与上帝关系。话语中包含魔鬼的良机(魔鬼在话语中寻找败坏的根源),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主耶稣被陷害、保罗、司提反)。
5、38-42节物欲:平行呼应27-32节,可以平行性丑闻(打人的脸,淫者见淫的控告、里衣)出于魔鬼心。
6、43-48节弟兄:教会弟兄关系会变成仇敌关系,需要设置界限,邻舍,爱邻如己。
四、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7-20节,律法、天国、公义
经文:17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律法先知等于旧约)。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18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19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末世的以色列国、教会)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启12:17,14:12)
20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23,约8)
解析:律法事关国度,行律法事关天国,律法核心是义。
1、以经解经:律法的中心是义。分辨义:基督徒所行的义与文士、法利赛人的义要超越他们。
1)什么是文士、法利赛人的义:以经解经太23章他们的义是宗派教义的义。假冒为善,佚文规条,反对公义非政治化的义。
2)文士法利赛人的义是吃人自义:约8章控告别人的性丑闻显示自己更义,总结魔鬼的属性。
2、主耶稣来不是要废除律法先知:律法指摩西十诫(19节),以十诫为中心的摩西律法。
“我来、人子来”与道成肉身真理相关:
1)人子来要藉着坚固律法和先知来废掉魔鬼的一切权势。
2)祂来藉着讲真理来胜过魔鬼的权势:惟道论。
3)注意两点:
1基督徒要守律法:十诫没有废掉。
2施洗约翰是最大的先知:主耶稣从来也没有废弃施洗约翰。
3、重点阐述两个问题:
1)行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马太福音重视行为超过重视信心。
2)一直到末世基督徒靠行为站在审判台前:
1遵行神诫命,遵行律法没有改变。
2“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相关经文:启12:17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 神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那时龙就站在海边的沙上。
启14: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 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
第二部分:21-26节,人际关系一:弟兄,仇敌、钱财
经文:21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22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无缘无故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加2,3,5)
23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24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25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
26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6:24)
解析:教会内部建造如何体现义:五个基本方面:
1、不可流别人的血:
1)从根子上消灭教会内部的该隐(发怒),管理我们的怒火:嫉妒、贪婪。
2)语言上对弟兄的谩骂:“拉加、魔利”原文是蠢货意思。主耶稣在十个童女比喻中说五个童女是蠢货(愚拙),保罗骂加拉太人蠢货(无知)。
相关经文:箴言书。
2、钱财26节:教会里弟兄反目成仇很重要原因是钱财,利益的冲突,钱财是魔鬼的第一试探。人不能侍奉两个主,既侍奉玛门又侍奉神。
3、教会内部极端人际关系恶变结果23-25节:
1)与神和好、与人和好23-24节:提醒基督徒和好。
2)仇敌逼迫25节:仇敌、逼迫者指的都是基督教内部的弟兄。平行太10:30-37人的仇敌是自己家里的人。
第三部分:27-32节,人际关系二:夫妻关系:人妻、跌倒、休妻
经文:27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28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29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30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31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32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解析:重点建造教会,不是婚姻家庭。主耶稣对犯罪直指人心,犯罪是因为内心邪恶,管理内心。我们的心思意念神看见了,魔鬼也看见了。
1、教会里心灵的管理要先行一步:
2、奸淫27-28节:非法性关系,属阴间的火,管理好肉身,不可以拆毁教会。
3、跌倒29-30节:谨慎管理肉身,被神憎恶。
4、休妻31-32节:也许是27-28节的原因,休书:
1)这些话语只在以色列当中有效:外邦人和一夫多妻制不存在。
2)平行利18章,我们是属灵意义上的家人、近亲,如果在教会男女关系混乱败坏教会,就是上帝憎恶的乱伦。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进入迦南,迦南七族的恶行不能学,乱伦、近亲结婚。
第四部分:33-37节,上帝、人言、魔鬼
经文:33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34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35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36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
37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或作是从恶里出来的)
解析:
1、最极端的誓言神必审判:骗人害人为目的结果的人的话语一定被咒诅。
1)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
2)誓言本身对别人的命运有后果:以誓言方式的弥天大谎,因此神必审判。
3)誓言具有高度的欺骗性:指着上帝发誓、指着天地发誓,用话语欺骗无知的人。
2、正确使用人的话语37节: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1)指向政治公义:基督徒要有基本的是非对错。
2)不可以怀着恶意夸大缩小:接近真实,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不可以用夸大的舌欺哄人。
3)基督徒所传的公义与外邦人不同:
1基督徒在是非曲直方面要敢于坚持真理,说出真相。尽可能接近事实真相。
2靠着教会生活尽可能避免世界对我们的败坏,免得给魔鬼留了地步。
第五部分:38-42节,恶人、脸面、衣裳、逼迫、借钱
经文:38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9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上文那恶者被魔鬼捆绑的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40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41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42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22:15-22)
解析:这三种情况不能上升到对所有人的忍耐:
有个界限,不是泛爱,都是蠓虫的小事情,要面子要衣服,但再升级,多说一句就属于恶者。
1、恶人38a节:恶人指上文被魔鬼捆绑的人,作对即不要与他争辩。他不是讨论问题,是要害你、毁你。
2、脸面38b节:魔鬼的控告。
3、衣裳40节:控告,扒内衣,里外都给他。应验到耶稣身上,抓阄瓜分祂的衣服。
4、逼迫41节:仍指以色列内部出现的极端现象,开始忍耐,超过三里不能忍耐,这是逼迫,为逼迫你的人祷告,强逼指两种事实:
1)教会里的权威人格:他有观点威逼你跟他走。
2)强逼涉及上文的男女关系:强逼人作妻子丈夫。
5、借钱42节:教会风波为了钱的问题,回到上文所有的冲突归根结底为了钱,欠你的给你。
1)平行太22:15-22该撒归该撒,上帝的归上帝,钱给该撒,上帝要的是真理。不要为世界钱财与世界的王发生冲突。
2)很多矛盾为了钱。
第六部分:43-48节,爱仇敌、为逼迫你们的祷告
经文:43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44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约一5:16-17)
45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46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47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48所以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解析:引用的经文:利19:16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也不可与邻舍为敌,置之于死(流他的血)。我是耶和华。17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18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1、爱仇敌、为逼迫你们的祷告:根据利未记经文,仅限于以色列内部。不可恨你的弟兄。
为逼迫你们的祷告设立一个界限:不可以为当死的罪祷告。
2、不可报仇:都是基督徒,都是以色列人,目的是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
3、结论:主耶稣基督说的仇敌指以色列人。
相关经文:约壹5:16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 神必将生命赐给他;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当为这罪祈求。17凡不义的事都是罪,也有不至于死的罪。
太10:36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4、难题:如何理解徒7章司提反殉道前祷告:
1)司提反面对的是父老兄弟7:2,与利未记太5章面对一样的人,以色列人。
2)有先有后,司提反传道之初教会刚刚建立,神爱所有世人:基督第一次给每个世人(以色列迷失的羊)悔改的机会,可以为他们祷告。(摩西在十灾前夕曾为法老祷告,第九灾开始摩西不再见法老的面了,没有机会了)
3)语境,司提反祷告对象(圣灵帮助)特指保罗:上下文两次谈到保罗,神垂听司提反祷告,保罗因此得救。
4)徒7章司提反长篇讲道,司提反对犹太人的攻击责备。
5)教会位于司提反、安提帕中间:既宣告耶稣基督第一次来让万人得救的福音,又宣告基督复临对不悔改的人公义的审判。
即使司提反曾为犹太人祷告,但我们位与两位殉道者中间的教会,一位是司提反,一位是安提帕。末世临近那些逼迫伤害他们的必要审判。整卷启示录审判撒但一会的人。
相关经文:启2:13安提帕,复活的主对使徒约翰说诚实的见证人司提反、安提帕,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处。当我忠心的见证人安提帕在你们中间、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杀之时,你还坚守我的名,没有弃绝我的道。
5、日头照好人照歹人的比喻45节:针对以色列人,与福音有关。
6、针对基督教内部46节:
1)像你们天父完全一样,指的是同一位天父下的儿女。不是指外邦人。
2)基督教重建从内部的和平、相爱、圣洁开始。
五、应用:
1、耶稣基督降生的世代被定义为邪恶淫乱的世代、定义为黑暗掌权的世代,重要的原因是世界的王希律家族是最败坏的:
1)不管有没有犹太人的血统,大而化之是某种意义上的以色列人。
2)但他违背了主耶稣的教导,他伤害了整个以色列民族民风和社会风气,因此神要重建以色列。
相关经文:太14:3-113起先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把约翰拿住锁在监里。4因为约翰曾对他说,你娶这妇人是不合理的。5希律就想要杀他,只是怕百姓。因为他们以约翰为先知。
6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罗底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欢喜。7希律就起誓,应许随她所求的给她。8女儿被母亲所使,就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
9王便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给她。10于是打发人去,在监里斩了约翰。11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了女子。女子拿去给她母亲。
解析:1希律王的罪:太14章位于马太福音中间,希律违背律法抢他兄弟的妻子。
1)希律想要杀施洗约翰:约翰(先知)指责他的罪。
2)淫念:情欲所致。
3)誓言:希律出于情欲起誓,
4)杀人:杀同族兄弟约翰,
5)魔鬼藉着两个无耻妇人收取了以色列的头脑:施洗约翰是以色列人的头脑。
2世界的王杀害施洗约翰,逼迫耶稣:剥离基督与先知及人民的关系,继而阻断基督与新妇(教会)的关系。
2、主耶稣基督教导落在希律王身上,道德律法的败坏在于宗教政治领袖,魔鬼计谋没有得逞。
3、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新的世代到来,感谢神正在建造祂的教会,教会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1)瘟疫的苦难中、灾祸的逼迫中、杀戮的威胁中,会有更多的百姓起来到旷野寻找福音,参加旷野的筵席。
2)基督教准备好了吗:新的一年愿神感动更多人起来成为旷野里的同工,为无家可归的人摆设筵席。
3)无家可归的人需要接受启蒙的教导:太5:17-48节真正脱离埃及人的牢笼:
1弟兄之间要相爱
2男女之间要圣洁
3话语当中要有基本的是非和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