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4课2:1-15不怕王命
一、引言:
1、出2章分为两部分:
1)正在埃及:2:1-15
2)米甸旷野:2:16-25
2、启示真理:绝不顺服恶王掌权者,成为新教改革的基础。
爱胜过了恐惧:
1)出1章出现两个不顺服法老的收生婆,她们是先行者,回到真理的本源,她们不怕王怒。
2)摩西父母没有顺服溺婴的王命,母亲成为事件的中心人物。
3)摩西姐姐也没有顺服王命。
4)法老的女儿没有顺服王(父)命。
5)公主的使女也没有顺服王命。
6)摩西不顺服王命。
7)米甸的祭司和七个女儿都不顺服王命。
相关经文:来11:23 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
来11:27 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摩西不怕王怒)
结论:出1-2章,施弗拉、普阿;摩西的父亲、母亲、姐姐;法老的女儿、众使女;摩西;米甸的祭司和他七个女儿;以色列人叹息哀求是为法老祷告吗?是爱仇敌吗?正相反,他们为自己祷告求神救赎他们。
从1-2章我们看到不是个别事件,而是普遍的绝对的不顺服。主流教会的鸡汤教,把蠓虫滤出来,骆驼倒吞下去。新教改革是返回常识。
3、圣经中的公义:公义就是爱。诗82:3你们当为贫寒的人和孤儿伸冤。当为困苦和穷乏的人施行公义。
公义分解为四方面:
1)蒙爱( 出1-10摩西蒙爱, 11-15 摩西行爱;约一4:18-19,2:29,弥6:8)。公义的爱是因为蒙爱(舍命的爱,神用爱生了摩西。
2)大爱(林前13:13,太22:36-40,徒5:29)。我们爱是因为神先爱了我们,出生在爱的大家庭里,诫命总结最大的是爱,所有律法的总纲是爱神和爱人如己。徒5:29为最大爱的缘故可以不顺服恶的掌权者。
3)无私(太16:24)。无私舍己的爱。所有不顺服法老出于同一诫命,爱高过了法老的命令。公义本身不是为了私利私怨(保命报仇和敛财,摩西打死的埃及人与摩西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4)信行(弗2:8-10,来11:1-40,雅2:13-26;约一3:7)。公义是行义,否定了唯独信心的教义。弗2:8-10信心是神所赐的,预备我们来行善。雅2:13-26人得救凭着行为,约一3:7行义的才是义人。
5)得救(约5:29,诗106:3,箴11;19,赛56:1,哈2:4,罗2:10,启22:11)。唯有行公义的人才能得救,这是行公义的目的。约5:29行善的复活得生,行恶的复活被审判。启22:11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
结论:公义就是爱,政治公义是公义的核心价值。圣经讲的公义是绝对的、普遍的对暴君的命令完全的、普遍的不顺服。得出三个结论:
1)1-2章普遍的不顺服构成公义基本的定义。
2)公义肯定性定义是爱。
3)随着圣灵带领让我们明白唯义人因行得生。
二、经文结构:
1、2:1-15,分三个部分
1)1-9节 出生-女人的爱-女人,夏娃被更新
2)10节 长大-摩西的重生-孩子,女人的后裔。
3)11-15节 行公义逃走了-男人的义-男人,摩西成为人类的希望,预表基督。
2、摩西两次逃离魔鬼的杀害,神的儿子显明出来要除去魔鬼的作为。
按摩西成长三个阶段结构划分:
1-9节 婴孩期;
10节 青春期;
11-15节 成年期。
3、按照天路历程结构划分:
1)1-10节 指向信心,蒙爱神赐的信心被动接受,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圣经。天路历程的婴孩期,10%的经历。
2)11-15节 天路历程的90%经历,但主流基督教致命缺陷是五个唯独如何覆盖11-15节。
1因信称义强调我们怎样认信基督,这是天路历程的开端,重生后神让每个人去行义,这一点正是摩西所见证的。
2主流基督教停留在蒙恩得救的婴儿期,巨婴现象,守护摇篮就是唯独因信称义。他们故意错解了11-15节,认为摩西杀埃及人是负面的凭着血气,犯了神的诫命。
4、基督教改革真正的目标是:从婴孩期的基督教成长为成人的基督教,不要做小孩子。
11节,摩西长大。希伯来文10节“见证”、11节“长大”是一个词,意味着摩西名字不是婴孩,而是成年人了。彼得、约翰、雅各书信更强调的是行为,的确存在婴孩期和成人期。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9节,分为五部分:母亲、姐姐、女儿、姐姐、母亲
经文:1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2那女人怀孕,生一个儿子,见他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3后来不能再藏,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
4孩子的姐姐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
5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箱子在芦荻中,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6她打开箱子,看见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怜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
7孩子的姐姐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8法老的女儿说:“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
9法老的女儿对她说:“你把这孩子抱去,为我奶他,我必给你工价。”妇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
解析:
1、母亲1-3节:1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2那女人怀孕,生一个儿子,见他俊美טוֹב ,就藏了他三个月,3后来不能再藏,就取了一个蒲草箱תֵּבָה ,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סוּף中。
1)母亲生了摩西,不顾一切保护他。利未家族是祭司家族,回到创世记利未家族是杀人犯。
2)利未:得来的,叫联合,连累。摩西也是在罪孽里生的。
3)“俊美”一词不是外表俊美,而是创1章反复出现“神看着是好的”。人类历史藉着摩西降生人类历史要进入新的篇章。
4)“藏了三个月”父母是英雄,很不容易,这是真爱。“蒲草箱”是方舟,蒲草编织的方舟,不起眼的草木一般,卑贱的造物做成方舟。
5)动词“抹上”有三重含义:
1平行挪亚建方舟,强调是同样的行动。
2圣坛和城市的对立:所用材料建造巴别塔材料,也应该是建造两座积货城的材料。说明世界用资财建造城市和军事设施,邪恶的工程。
3神的百姓可以用同样材料建造神的教会。
6)“把孩子放在里头”原文是直立在里面。看到母亲的爱和艰难:一个母亲的心情把孩子放在前途渺茫的蒲草箱里面。
7)“蒲草“尼罗河边上的蒲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莎草纸,指圣经。相当于把孩子放在圣经里面,孩子从小就明白圣经。
8)“河边“指母亲探清楚了法老女儿经常来的地方。背后有神的保守。
9)“芦荻“与蒲草不是一个概念,就是后文中红海的红,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就要先行红海。为后人做榜样,经历罪,经历救恩。这场救恩不是母亲一个人完成,需要同工。
2、姐姐4节:4孩子的姐姐(民12)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
1)4节平行7-8节,孩子的姐姐扮演了信实的角色。孩子的姐姐米利暗,她有从神而来的恩赐,“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生命尽头当死亡来临时,姐姐就是教会,神为摩西更新了姐姐。随着岁月和名利的试探,后来的米利暗一度成为魔鬼的化身,否定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教义,人的一生需要继续的更新和得救。
2)“远远的站着”
1姐姐为了爱。
2恐惧,担心埃及人看见她。
3不想离开。新约相同概念出现在十字架现场,从加利利来的妇女们远远站着,同样的心、同样的爱、同样的不舍、同样的政治恐惧。
3)“要知道他究竟怎样“为了爱,神藉着摩西造就米利暗的信心,见证救恩后知道神不会撇弃我们。出15章米利暗是以色列的歌者。
3、女儿5-6节:5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箱子在芦荻中,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6她打开箱子,看见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怜(太5:7,2:13)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
1)世界的中心,埃及的王宫,法老的公主,摩西成为女人的后裔。
2)核心的概念是“箱子”预表了以色列和整个人类的命运,人类经过大洪水重生后直到耶稣降生马槽,贯穿救恩历史,救恩是带领人类经过红海审判,到启示录海不再有了。
3)“法老的女儿”神用杀人的法老的女儿成就祂的救恩。
4)“洗澡”原文就是洗,具体洗什么不知道,这里不会有男性。
5)“使女”原文指同伴,在河边行走,她们参与了人类最伟大的救恩行动。
6)“她看见”神开了法老女儿的眼,不相信偶然。越熟悉圣经越能看见神迹。
7)“打发一个婢女“这是一个使女,她们没有一人去告密,没有人说不。
8)“她打开箱子“,一连串动词主语都是法老的女儿。
1又一次强调“看见“孩子哭了,她反应是“她就可怜他“证明法老女儿得救了,与”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必蒙怜恤“是同一个词。
2雅各书:靠神怜悯人的得救,不怜悯人的必受审判。外邦人行义的都是神所悦纳的。
9)“这是希伯来人的孩子“法老女儿的爱是真爱,她明明知道她救的孩子是她父亲要杀的。如何一眼认出?
1希伯来人的孩子的标志就是摩西应该受过割礼。
2怜悯和爱心被使女们都看见听见了,这是爱仇敌吗?但没有人告密,埃及如此黑暗中竟然存在天使般女儿和使女们。在我们绝望的黑暗的世代,神依然会我们预备天使,不要被任何挫败失去信心。神的恩典够我们用。
4、姐姐7-8节:7孩子的姐姐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8法老的女儿说,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
1)孩子的姐姐。米利暗很聪明,顺利大胆才敢说这话,她为什么没把真相告诉法老的女儿,参照出1章关于谎言的解释。
从问答中再一次看到美丽善良的埃及公主,她不盘问人物的来龙去脉,而直接说“可以“,她把孩子的饥饿看成自己的选择,这是爱。米利暗四处奔波,坚强的女人。
2)“童女“我们想到马利亚,茫茫黑夜从伯利恒奔向尼罗河。想到加利利海边的女人,想到教会的姐妹,有同样的智慧和见证。
5、母亲9节:9法老的女儿对她说,你把这孩子抱去为我奶他,我必给你工价(创15:1)。妇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立即)。
1)孩子回到母亲身边。摩西预表基督。法老女儿如此匆忙,想起新约耶稣基督的“立即“,不去盘问,显示出爱。孩子又回到母亲怀抱。
2)“为我奶他“理解为无私,感谢,有工价,耶和华大大的赏赐,孩子成了埃及王子。背后又一次对法老的反讽。母亲也没有分辨,立即,摩西是蒙爱的人。
3)重生是因为神的爱。当我们还是最人的时候,基督就为我们死,基督的爱向我们显明了。重生了以后,神让我们变成可爱的人。
5、补充信息:
1)为什么摩西父亲不在场?
1不方便出现。
2他的父亲被拉去当民工建造积货城了。
3亚伦为什么不在场:是因为亚伦这时候只有3岁,出7:7证实了年龄的事实。
2)神的救恩不仅临到了摩西,还有亚伦:法老屠婴两岁以内的男孩,亚伦已经3岁了,背后也有神的计划,都是救恩的神迹。
第二部分:10节,渐长、儿子、宣告、重生
经文:10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解析:
1、渐长:10孩子渐长( גָּדַל ,创12:2;亚伦,出7:7,33:38-39;申34:7)
1)“渐长”平行创12:2“大国“一个词,摩西长大不仅仅是生理的成长,他成了埃及王子,他为埃及立下汗马功劳都是有可能的,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2)这样才能理解长大之后拒绝成为埃及的王子。他不要埃及的名和利,他知道他的救恩来自于神,来自于神赐予亚伯拉罕的祝福临到他身上。
2、儿子: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 בֵּן,加4:4 ,腓2:3-11)。
不知道多大断奶。“做了她的儿子”参考加拉太书和腓立比书,预表基督成进入世界了人的儿子救赎人类。
3、宣告:她给孩子起名叫( קָרָא ,创1:5)摩西( מָשָׁה ,撒下2:17,赛63:11)
1)“起名”这里是宣告宣布的意思,创1:5多次出现,神宣告称呼。
2)摩西:这个名字既是埃及人的名字,意思是“出生,男孩,我的孩子”。希伯来文:摩西名字是“我把他从水里拉上来”的意思。
平行创1:2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开始新的创造。创6章方舟的救恩。
4、重生: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约3:3-8;创1:2,6;来11:24;约2:4)
1)摩西名字身上预表救恩事件、十字架事件、洗礼事件都可以。
2)另一方面显明法老女儿人性方面的局限,她可能随着摩西成长希望摩西成为她的产业,这符合人性。
相关经文:来11:24。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要在法老女儿面前宣告希伯来人的信仰。在此期间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是否意味着摩西不孝?我们解决这个重担来看主耶稣怎样讲马利亚的。
约2:4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耶稣说:谁是我的母亲。我们的爱不一定建立在血缘之上,建立在共同的信仰上,都在永生神的家里为家人。
第三部分:11-15节,摩西长大成人,长大、人类、选民、流亡
经文:11后来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12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里。
13第二天他出去,见有两个希伯来人争斗,就对那欺负人的说:“你为什么打你同族的人呢?”14那人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我,像杀那埃及人吗?”摩西便惧怕,说:“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
15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
解析:
1、长大11节:11后来摩西长大גָּדַל ,他出去到他弟兄(约一3:10 )那里,看他们的重担( סְבָלָה ,1:11)。
1)原文没有“后来”一词,就是摩西长大了,与10节是同样的动词,说明10-11节有可能是同时发生的。
2)他重生后出去了,“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摩西是弟兄的榜样。与主流基督教完全相反,他长大了,应该感谢法老的女儿,从小没有隐瞒摩西是希伯来人的身份,诚实很重要,摩西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没有因自己贵族身份与受欺压的希伯来人分开来,相反的,他去找他们,承认他们是他的弟兄。
相关经文:【约壹3:10】从此就显出谁是 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 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我们基督徒叫弟兄,没有血缘利害关系,就是爱。只有神的儿女认弟兄爱弟兄。外邦人没有弟兄,为了权利利害可以杀害曾经浴血奋战的弟兄。基督徒有弟兄,但我们要分辨假弟兄。
3)神开了摩西的眼,让他看见弟兄的重担。“重担”一词出于1:11埃及法老加给以色列人的政治苦难和压迫。他们没有弟兄,不爱弟兄,摩西看弟兄怎样在法老暴虐之下苦苦挣扎。教会是神的眼目,看人类的苦难。
4)苦难核心概念: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人间政治罪恶就是属血气的逼迫那属灵的,就是恶人逼迫神的百姓。这节经文可以涵盖历世历代所有的罪恶。
2、人类12节:见一个埃及人打נָכָה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12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נָכָה死了,藏在沙土里(启12:17,11:7-8)。
1)“打”一词就是“杀死”的意思。摩西为什么要打死埃及人,是因为他在打死别人。摩西这是行公义的人,要终止这场暴行。原文很清楚,和合本圣经翻译问题导致鸡汤教趁虚而入认为摩西左看右看,就是没有往上看神,犯戒杀人,这种观点真的是害人害己,把摩西杀埃及人定义为摩西凭着血气杀人,逃避摩西的义。
2)“藏在沙土里”,鸡汤教认为沙土埋人,应了主耶稣一句话掩藏的没有不暴露出来的。讲章详细讲圣经定义的杀人罪。严格讲圣经讲杀人是指杀无辜的人,流无辜之人的血,用杀人制止杀人,用刑法杀人的人是神允许的。圣经描写以色列正义的好王没有一个手上不沾满鲜血,他们犯有杀人罪吗?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为救罗得追杀四王五王,亚伯拉罕一定杀人了。而摩西只杀了一个埃及人就定他为血气呢。更悖逆的是埃及人杀以色列人却定义为打,为受杀人报仇担当杀人的罪呢,难道我们是瞎眼的吗?
3)参考经文圣经怎么解释摩西的杀人:
1徒7:24摩西到了那里,见他们一个人受冤屈,就护庇他,为那受欺压的人报仇,打死了那埃及人。司提反被圣灵充满讲了很长一篇讲道,定义摩西为了公义。
2十诫和圣经所定的杀人罪,应该是指“流无辜人的血”(出23:7,;申19:10-13,21:8-9;撒上19:5,25:30;王上2:31,24:4;王下21:16;诗10:8,15:5,94:21,106:38;箴6:17;赛59:7;耶2:34,7:6,19:4,22:3,22:17,26:15;珥3:19;拿1:14;太27:4)。
4)强调几点:
1诛杀该死之人,神不就会定罪,或许是行义;但不可以杀为美(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以色列战争)。
2流无辜之人的血,神必审判(创9:6,出记20:13)。
3曾流无辜人血但后来真正悔改的,神会赦免(大卫(杀乌利亚),保罗(把许多人下到监里),哥尼流(百夫长))。
3、选民13-14节:13第二天他出去,见有两个希伯来人争斗נָצָה ,就对那欺负人רָשָׁע的说,你为什么打נָכָה你同族的人רֵעֶֽךָ呢?14那人说(徒7:26-27),谁立你作我们的עָלֵינוּ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הָרַג我,像杀הָרַג那埃及人吗?摩西便惧怕说,这事הַדָּבָר必是被人知道了。
1)这场行动之后,摩西继续出去,他看见两个希伯来人争斗,以色列人沾染了埃及人吃人的习惯,还有自己的人性。“争斗”原文扒光衣服,下三滥。:欺负人“就是犯罪、邪恶,指罪犯。
2)“打”与上文一样是杀人、弄死的意思。埃及人怎样邪恶犯罪,以色列人也一样。“同族”一词原文是另外一个人,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摩西的责备带来以色列人的控告。
3)“谁立你做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以色列人没有对责备进行是非判断,想到的是权利,显示出以色利人骨子里的埃及罪恶。
4)撒谎诡诈,“我们的“他俩代表以色列人。“杀我”第二重谎言,这里的动词“杀”指的是谋杀,蓄意已久,与该隐杀亚伯一个意思,诬告摩西谋杀他,他先定摩西的罪,他认为摩西谋杀埃及人,他在给埃及人和法老告密。
5)摩西惧怕,“这事”指这些话,希伯来人这些话传到法老耳中。埃及人杀人以色列人不管,当摩西公义杀人,他要管,定义摩西为暴徒。
4、流亡15节:15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הָרַג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创25)地居住。( 一日,他在井旁坐下 )
1)摩西得知法老要杀他,摩西逃了。鸡汤教徒会让摩西顺服法老,为法老禁食祷告,让法老心意改变,但摩西躲避法老。“躲避”表明不顺服,摩西背影中,所有的鸡汤教所有的高言大志、伪善教义土崩瓦解。
2)“米甸”就是旷野,根据创25章米甸是亚伯拉罕后裔,摩西跑得很远,从歌珊地穿越整个西奈半岛,到了红海对面。米甸人成为以色列人仇敌是在士师记,米甸祭司和7个女儿对摩西很友善。
3)原文是逃亡米甸地居住,在井旁坐下,两个动词“居住、坐下”平行看见摩西在40年之后摩西跑到了安息之地,我们都是摩西,安居在蒲草箱里,安居在米甸旷野,都是神的恩典。
四、应用:
1、补充信息:为什么说摩西在旷野40年?带领以色列人又40年呢?
希伯来书和使徒行传都说明40年,摩西青春期在埃及渡过,渐渐成熟经历神,但并不是说摩西在埃及40年是属血气的没有信仰。
相关经文:来11:24摩西因着信,长大了(与出1-2章长大了是一个词)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25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
2、结论:摩西在埃及长大的时候,特别是他宁愿和神的百姓同受苦难,为他们报仇的时候,他有了信仰和信心,这节经文驳斥了摩西在埃及打死埃及人属血气杀人的一派胡言,那时候摩西就有了信心,他认识了神的百姓,与希伯来人拥有共同的天父。
1)1-2章信息基督徒要顺服掌权者、要为仇敌祷告,一切交给神,要泛爱仇敌,我们要藉着1-2章结构性的事实,为这些教义设立结构性的边界。我们要不要为那些死心塌地的赵家人祷告呢,现在的主流教会为什么也是我们攻击对象呢,因为他们从来也不会为弟兄的冤屈打死埃及人,把他埋在沙土里,但是他们一定会打死弟兄,把他埋在沙土里。
2)我们要把教会改革从婴儿期靠着主推向成人期,为此我们感谢赞美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