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第34课12:18-24不要摸我

·

1 min read

一、引论:

1、我们教会的定位:教会是站在主流教会和世界之王面前,教会诞生之时我们预告了两件事的发生:

1)教会是一场属灵的争战:我们要有预备,会遭遇主流教会的撕裂、拆毁;来自魔鬼的攻击,初代教会经历的,证明教会是得胜的教会。

基本的神学逻辑:神的旨意高过我们的意念,人在前神在后,我在祢里面、祢在我里面, 神希望我们在祂里面能站住了。

2)2024年霾国将遭遇更大的灾害:从圣经看洪水是对 神的众子双重的决罚:

1曾被称为神众子的人(创6)遭遇更重的审判;

2对长子的审判:对以扫山、财神教、对唯物主义、对龙的传人的审判,这个事实贯穿圣经的始终。该隐是长子,后来转移到以挪士,被神审判后转移到亚伯拉罕身上、以撒和雅各身上;

3所有的变化到了路加福音看见大儿子身份被废掉,小儿子被高举,与神救恩计划贯穿始终。

2、基抹的长子与上帝的长子:12章预表的准备

相关经文:【王下3:1-3、14、26-27】犹大王约沙法十八年,亚哈的儿子约兰在撒玛利亚登基作了以色列王十二年。2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但不至像他父母所行的,因为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3然而,他贴近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总不离开。

14以利沙说,我指着所事奉永生的万军耶和华起誓,我若不看犹大王约沙法的情面,必不理你,不顾你。

26摩押王见阵势甚大,难以对敌,就率领七百拿刀的兵,要冲过阵去到以东王那里,却是不能。27便将那应当接续他作王的长子,在城上献为燔祭。以色列人遭遇耶和华的大怒(或作招人痛恨),于是三王离开摩押王,各回本国去了。

解析问题:为什么?与来12章有何关联?

1)这段经文首尾相顾,中间14节是答案,

2)主流有三种答案:

1无圣经根据,完全属于人的臆想:认为以色列人经历惨烈的事件,激发摩押人同仇敌忾。

矛盾:“大怒”一词在以斯帖记之前,指的神的怒气,不是遭人愤恨,而是遭遇耶和华的大怒。

2不合逻辑的解释:认为以色列人与联军发动的这场战争,摩押王做出违背人伦邪教的举动致使耶和华神迁怒于以色列。

矛盾:这场战争三王联军对摩押人的胜利是神所应许的,“以色列人遭遇耶和华的大怒”,强调神只针对以色列。南国犹大相对蒙神悦纳的,在长子事件上是有份的,因此单单针对以色列是不成立的。

3这个说法在整章中找不到圣经根据:他们认为耶和华对这场战争的残酷性预料不足。虽然应许了以色列与联军得胜,但他们使用的手段超出了神的预期。

3)我们认为:主流教会的师傅们讲错了,重要的真理是:

1耶罗波安的罪两件大罪:一是敬拜金牛犊;二是立凡人为祭司。

2王下3章面对战争,以色列联军攻打摩押人,询问以利亚说会得胜(看在犹大人面子上),但为何神又生气了?

如果战争以以色列为首的战争取得全面的胜利,如此邪恶的以色列王,神能让他得胜不符合神的公义:

一是以色列是耶和华的长子;

二是来12章开篇神所爱的祂必管教:看在犹大的份上神让以色列胜利,另一方面不能把所有胜利都给以色列,神要责打以色列是神的公义。

3以色列遭遇耶和华的大怒原因就是1-3节,以色列人敬拜邪神,神给了恩典以色列人还不悔改,在以色列全面得胜时,神大怒临到了。

而不是因为摩押王献他的儿子,是因为神早已发怒了,正在以色列人全面得胜时神隐忍的怒气突然发作,如鹌鹑的肉还在以色列人牙齿之间,神的怒气发作了。

更深刻的是:两个长子在神面前的对比:

一是摩押的长子献为燔祭:神完全不需要管教,神任凭了;

二是以色列是神的长子,神的爱要管教,因此以色列人遭遇耶和华的怒火。

3、来12:18-24与之相符,神说以色列是长子祂必管教,弃绝以扫摩押的长子,目的最后在世人中把长子分别出来组成教会,组成神长子的总会。

二、基本结构:

1、18-20节 西奈山:有7个特点;

2、21节 敬畏神:藉着摩西的见证,在神面前的战兢恐惧,两种对比来学习敬畏神的功课。

1)中心信息是摩西关于神的双重见证:摩西是神的朋友,在神家里是尽忠的,他都极其可怕,恐惧战兢;平行新约使徒约翰看见基督像死了一样,敬畏神的基本真理。

2)不要摸我:“摸”原文是紧紧的抓住我,因此耶稣对马利亚说不要摸我,让我成为你的一部分。

1这里马利亚预表主流教会,与神之间要保持摩西敬畏神的态度;

2强吻基督的主流(以摸神为敬虔)应该重建了。

3)重建基督教:返回西奈山,重新出发。

3、22-24节 锡安山:对应18-20节,两座山的对比,也有7个特点。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8-20节,不能摸的山、角声

经文:18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摸的山(约20:17),此山有

火焰,

密云,

黑暗,

暴风,

19角声

与说话的声音。那些听见这声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们说话。20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说,

靠近这山的,即便是走兽,也要用石头打死。

解析:西奈山七个基本方面:

1、不能摸的山18节:平行最后一句。

经文:“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摸的山(约20:17),此山有火焰,密云,黑暗,暴风”

1)不能摸的山:这座山是皇家山,不能随便靠近,不能摸,无论人与动物靠近都要打死。

相关经文:【约20:17】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 神,也是你们的 神。”

2)西奈山因为神的临在而具有不同的特征:“此山有火焰,密云,黑暗,暴风,角声与说话的声音”,此山有6样特别的现象,应该各有特点与含义:

1“火焰”:因为“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29),所以我们应当“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28)。必须均衡“神就是爱”这样的教义。

2“密云”:( γνόφος)参见出20:21,申4:11等。这“幽暗”与禁止偶像的律法有关。

3“黑暗”:偶像崇拜从摸山,把摸山的人与兽变成神。

一是以人为神,崇拜人:这是邪教的冲动,人不能在这山上分享祂的荣耀;

二是动物也不可以视为神:古往今来所有的民族古文化共享特点,神或祖宗有动物的形象,如古埃及、古希腊神话;

补充信息:为什么?我们怎么看恐龙世界?三四百年主流基督教对恐龙一事鸦雀无声,好像不存在,恐龙出现动摇了主流的根基,基于圣经,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科学的挑战,科学永远是神学的婢女,都在圣经的框架之内。

1哥贝克力遗址群有三个组成:石镇、石人像、乌尔法人遗址,应该叫亚拉腊山遗址群,因为都在那个位置,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方舟停留在亚拉腊山上,神让所有仇敌都做祂的脚凳。

2三个遗址的时间约束距离今天最少的大约一万年,比亚当时期早三千年,那时期的文明即创世记1章-2章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主流压缩了之间的时间认为亚当是第一人,把考古学和科学发现完全视而不见,变形控告圣经记载时间不准确,更重要的是,无论时间的断代怎样加进去,恐龙形象的出现彻底粉碎了时间框架,因为它上亿年,怎么办?

3回到圣经发现圣经早已讲了,创1-2章之间可以放进去几个亿、几十亿、几百亿的时间都没问题。考古发现有两大事实震撼了我们,并打开了一道缝隙可以一窥创1-2章之间发生的巨大变故,这些石镇发现了两大事实:

一是人的形象:卡拉汉的阳具崇拜,梯形的巨石就是阳具崇拜,即乌尔法(亚伯拉罕离开迦勒底的吾珥),位于迦勒底的南部,他们南下到应许之地,如果吾珥就是乌尔法,那就明白吾珥代表的阳具文化,创4、6章,阳具文化的实质就是强暴,即强暴女人,拉麦炫耀他的强暴是针对两个女人,高峰是6章神的儿子抢了人的女儿,就是阳具占有,结果地上满了强暴,神的愤怒就临到了。为此神吩咐亚伯拉罕一定要离开。

阳具崇拜更远古的传承:就在卡拉汉和乌尔法巨石找到了起源,以男性为所有文明和情感的中心,权力、欲望成为他们生存的目标崇拜本身构成他们宗教的中心。

更大的可能性:经过推理我们试想,这种邪教统治了整个人类,因此上帝只能再造一个人类即亚当、再造女人夏娃。

结论:人类全然败坏。亚拉腊山考古遗址让我们看到亚当之前的人类全然的败坏,揭示了以阳具为中心的文化怎样在考古学中藉着石头向我们说话,同时藉着民俗文化向一代代人呼喊,思想为什么不同的民族骂人的话都与阳具文化有关(包括竖起中指),思想这样的人类神为什么要弃绝,为什么有洪水。

二是动物的形象:亚拉腊山遗址群中发现动物形象非常醒目方式呈现在石头上,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动物刻在石头上?这样发现与创1:26-28与摩西律法禁止动物形象的假神之间有什么联系?

神给亚当的使命:治理这地、管理各种动物。

亚拉腊山遗址群我们发现相反的事实,人类背叛了,动物成为他们的神。因为动物形象出现在他们的神庙中,按照常识讲这是他们的神衹,在亚当之前更久远时期,这些动物成了人类的神,有一种动物成为世界的王即恐龙。

藉着圣经的事实我们来看这些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我们找到证据。

相关经文:创1:26:人要管理动物,因为存在管理顺序颠倒的情况。

3:1:蛇的狡猾与女人说话,蛇说自以为神,代表权柄,夏娃对它说话没有诧异,证明伊甸园之外的动物说话、蛇作王已经是基本事实、习以为常了,启示录告诉我们是龙(恐龙)。

“蛇比田野一切活物更狡猾”,动物败坏了,蛇比它们更败坏,蛇是他们的王。

创3:21:神的审判,即耶和华用皮子给他们做衣服穿,“皮”出现在雅各手上、身上,更多出现的是海狗皮,遮盖会幕的。到底是什么皮子?

创1:21、赛51:9、伯7:21、诗74:13、148:7、赛27:1、耶51:34、结29:3、32:2、拿1:17、约21:11:所有这些经文,大鱼作为特别受造对象,作为撒但魔鬼的形象,终极高峰在约21章耶稣基督让彼得他们打捞的是大鱼,藉着先知相关信息,赛51:9砍碎拉哈伯、刺透大鱼的(是否发生在恐龙灭绝事件、创3:21、发生在创1-3章之间),这是审判,有些巨型动物遭遇种族式的灭绝。“恐龙”翻译从日语来的,保留龙的基本特征。

启12:9a、启16:10、16:2、19:20:那些兽的形象突然间在启示录对敌基督撒但国,到了末世都被神审判。

结论:无论是受造的人还是受造的兽都不能作神,从起初到末了都是一样的。

4暴风(θύελλα,a sudden storm, tempest, whirlwind):这个概念或许相当于申4:11、5:22中的“云”( עָנָן,创9:13-16,出13:21等)。这暴风或云团可能与立约有关。

2、角声19节:

经文:“角声,与说话的声音。那些听见这声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们说话。20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说”

1)这山上还有两种声音:这不是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这是西奈山上的角声。

2)角声(σάλπιγγος ἤχῳ,出19:18-19,启8:5)。除了启示录中的七号,相关经文:【太24:31】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

【林前14:8】若吹无定的号声,谁能预备打仗呢;

【林前15:52】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

【帖前4:16】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

3)“说话的声音φωνῇ ῥημάτων”:这话首先指向十诫:申5:22-28。

3、“靠近这山的,即便是走兽,也要用石头打死”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方面理解这节经文:

1)“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说”。这句话可以平行这样的信息:没有人能在律法面前站立得住;

2)正因为埃及人根本不能在律法面前站立;所以,“靠近这山的,即便是走兽,也要用石头打死”。

1敬畏神;

2禁止偶像。

第二部分:21节,极其可怕、甚至摩西、恐惧战兢

经文:21所见的极其可怕

甚至摩西说

我甚是恐惧战兢。

解析:

1、极其可怕:“所见的极其可怕”

1)注意这两个首尾呼应的概念:

1极其可怕(φοβερός,10:27,31)。

2恐惧战兢(Ἔκφοβός εἰμι καὶ ἔντρομος)

3思想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出33:11a】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

2)要怕神:

3)要强吻基督时要想到摩西、马利亚、使徒约翰,人与神之间必须分开,对人保持高度良善、怜悯和同情,因为他不是神,有人性弱点,不要随众作恶、不要仗势欺人。

相关经文:启1:7-19,申9,出3,33;民22

2、前文已经讲述

第三部分:22-24节

经文:22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俄1:21,诗2,48,125等),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

那里有千万的天使,

23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

有审判众人的神,

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

24并新约的中保耶稣,

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来11:4,创4:10,太23:34-36)

解析:分为七部分:

1、22节:“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

1)教会三重概念:锡安山与耶路撒冷首尾呼应,中间是神的城。

2)“西奈山”让人恐惧战兢,但是,这里毕竟是神的家,是神与人同在的帐幕;是永生神与天使和义人同在的“乐园”。有天使、有义人,有神。而之所以如此团契,乃因中保耶稣。这是宇宙间极为特别的聚会,而且是最大的“会所”。

3)西奈山指向锡安山:查旧约相关经文,

1锡安山代表君王:主要涉及立王、以色列和基督对众王的胜利,以及弟兄之间的和睦相聚。如【诗2:6】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

2锡安山是审判众王、刑罚世上君王的万王之王:

3关于“永生神的城邑”,平行11:13-16;

4“天上的耶路撒冷”,平行加4:24-26;

相关经文:【俄1:21】必有拯救者上到锡安山,审判以扫山;国度就归耶和华了。

诗2、48、125

2、23节:“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

1)注意“诸长子” 这个概念,凡信基督的都是神的儿子。【罗8:14】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另参加3:26-29)

2)中心信息是“有审判众人的神”:所以教堂的中心是审判台(大宝座)而非十字架,教会是末世的教会。

3)首尾呼应“长子”与“义人”:这是两个平行的概念,长子首先是行义之人,义人是神的儿子。

3、24节:“并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

1)希伯来书前后反复论证“新约”与“中保”(8:8,8:13,9:15;7:22,8:6,9:15)

2)耶稣与血是并列的关系;血在说话,流人血的城,指向君王的城。血会说话,说话的血更新了主流教会对基督宝血的狭隘和偏执的定义。

相关经文:【来11:4】亚伯因着信,献祭与 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 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创4:10】耶和华说:“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

【太23:34-36】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35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36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

四、应用:

创-来-启中的血的信息:说话的血有三重含义:血祭、血声与血仇。

1、“血”( αἷμα):在新约中出现了99次;其中在希伯来书中出现了21次,在启示录中出现了19次。主流邪教强吻这“血”,将之仅仅锁定在“遮盖罪”这一个方面。这当时是事实,但只是血写的事实的一部分。

2、血的第一大事实是血祭或血价:耶稣基督宝血赎罪,目的是洗净罪、遮盖罪。为祭司,卖来为作王。不仅如此,我们要仔细演讲启示录中的血,看着血写的历史和完全的启示。

相关经文:【启1:5b、5:9b-10】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洗去罪恶。6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5:9b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10又叫他们成为国民(王),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

结论:血祭第二个真理是耶稣基督血价把我们赎来作祭司、作君王,不仅治理地,还要管理动物。

3、血的第二大结构性事实就是血仇:靠着基督的血去争战,复临的基督是战神,那把基督的血看为平常的“基督教”有祸了。

讲爱的主流缺爱(台湾教会文化缺爱)

相关经文:【6:10b】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15地上的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和一切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里。

【12:11】弟兄胜过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

【19:2、13】他的判断是真实公义的。因他判断了那用淫行败坏世界的大淫妇,并且向淫妇讨流仆人血的罪,给他们伸冤…13他穿着溅了血的衣服。他的名称为神之道。

结论:基督的血三重含义:血祭、血、作君王、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