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27课14:1-11哪哒香膏

·

1 min read

一、引言:

1、马可福音14-16章基本主题是基督事件:十字架事件、耶稣基督的受难、埋葬、复活、显现、升天,差遣门徒到普天下去为主传福音作见证。

2、14-16章交叉结构分析:14:3节耶稣在西门家坐席,教导门徒普天下传福音,传播膏抹祂的马利亚。16:14节与11个门徒耶稣坐席差遣他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

首尾呼应的基督事件传递的两方面伟大的真理:

1)神本主义真理:传道的教会,借着主耶稣基督圣餐礼和圣礼圣道才能支取力量,往普天下去传福音。

2)强调复活的基督:传扬的是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

3、14:1-11是十字架的序幕:我们再次经历主的十字架,14:1-14节开始,经历主的十字架。

1)揭示十字架神学本质:基督教信仰基本事实是什么?什么是十字架?

2)从旧约角度全新定义:基督事件在本质上是全新的出埃及记。意味着什么?对我们今天教会和基督教改革有何神学意义?

二、基本结构:

1、第一种结构方式:14:1-12节:

逾越节近了,12节呼吁信息,中间祭司长们(复数)要杀耶稣,前后告诉我们是逾越节,即宰杀逾越节的羔羊,旧约信息是祭司,祭司已经预备好了,虽然他们是邪恶的,但他们的出现在神的计划当中,14:3-9节,他们要杀耶稣,耶稣基督是逾越节的羔羊。

1)基督事件本质是出埃及记事件,意味着基督教在神学上有三大真理:

1道成肉身真理:耶稣基督主动进入世界,耶稣基督差遣门徒往普天下去到地级,站在君王和外邦人面前,呼喊他的百姓离开埃及,这里的法老就是祭司长们,出世界走进教会,归入基督。

2救赎出来的百姓不断经历死而复活的重生:逾越节羔羊被宰,救赎了我们之后,以色列百姓进入旷野,百姓经过洗礼、圣道、圣礼,逐渐更新,一代旧的基督徒倒闭在旷野,一代新的以色列人出来,告诉我们基督教历史是旧人不断死去,新人不断建立的历史。

3终极目标:建立会幕,建立教会,扩张祂的国度:第三大事实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到旷野,建立神的帐幕,建立圣殿,建立教会,教会是神国的开端。

一是旧约从出埃及记到玛拉基书不断重复一个主题: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赞美耶和华,耶和华是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神,是拯救你们的神。出埃及事件贯穿了整个旧约。

二是新约一样,约翰福音总结福音书,施洗约翰最后一位先知说:看那,神的羔羊,逾越节羔羊是一场出埃及事件,路9章在黑门山上,摩西、以利亚一起谈论出埃及的事,就是在耶路撒冷要成就的事。

相关经文:彼前1:18-20创立世界之前上帝就预定了耶稣基督带领百姓出埃及这件事。

林前5:17主耶稣是我们的逾越节,在基督里就是在逾越节里。再次看见基督事件得救道路,就是出埃及的道路。

三是启示录两个词被忽略:

“王”:整个启示录王的概念,耶稣基督万王之王复临时基本使命就是审判全世界的王。

“羔羊”,启示录超过30次。给7间教会以及普天下的教会说:耶稣基督是出埃及逾越节的羔羊,所以说基督钉十字架事件是出埃及事件。

2)难题是:有一个女人,在出埃及记里找不到这个女人,应该是末大拉马利亚用真哪哒香膏膏抹耶稣,旧约事件中扮演什么样角色?怎么理解马利亚呢?

1我们发现耶稣对这位女性赞扬,或者说整卷圣经对女性的赞扬没有超过这位女人的,这是被教会大大忽视的角色。圣经赞扬过摩西,与神亲近,但主耶稣对马利亚赞扬超过所有神的仆人,主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传福音就要讲这个女人,她到底做了什么?代表什么?

2女性第一位是夏娃,以色列被称为耶和华神的妻子。女人可以代表罪起初进入世界的女性,也可以指向以色列和新以色列。魔鬼怎样败坏人类,是藉着夏娃,这段经文与创2-3章平行的关系。

3)逾越节近了:

1创1-3章是围绕一场筵席展开的。创世纪1章创造好做食物;2章伊甸园为人类预备食物;3章这场筵席被破坏了,唯有蛇为田野最狡猾的活物,破坏乐园。这里祭司长设诡计杀耶稣,蛇又来了,撒但进了犹大的心。

2蛇怎样败坏人类?藉着捆绑夏娃,高举人,藉着悦人眼目的果子的贪恋,捆绑亚当,继而捆绑每个人类。

基督来了,要来除灭魔鬼作为,让当年夺取夏娃,定义为众生之母重新成为教会典范。食物捆绑的女人在这里看到完全翻转了。

4)“哪哒香膏”:植物提取的精华,可以平行植物上的果子,哪哒是中印喜马拉雅山珍贵的树木,是一种贵重的香料。

1女人是上帝创造的终极:创造工作完成了,魔鬼要把她变成最坏的。因为悦人眼目的果子,因为夏娃把自己高举在神之上。你们便如神。

2香料的意义在哪里?为了征服男人。女人靠什么征服男人,就是香水,一种代表。

3这里有两大试探:

一是自以为高于神。

二是用香水征服亚当。

三是马利亚把最珍贵香膏全部倒在主头上,这是一场革命,这是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

4两大改变:

一是自我的让位:我是谁的问题,我不再是中心,神是中心,基督是谁更重要。

二是所有赞美都给了上帝:香水代表所有的盼望,追求,赞美都归给基督。这是何等大的自由。我们中国的问题就是把所有给上帝的赞美都用在人身上了。基督教最伟大的真理就是让上帝做上帝,让人做人。马利亚是神所喜悦的新的以色列人。

2、第二种结构方式:14:1-11节

1)1-2节 仇敌:首尾呼应仇敌要杀逾越节的羔羊。

2)3-9节 罪人与门徒:逾越节的羔羊,要拯救两类人:西门、马利亚和门徒,他们代表罪人。

3)10-11节 仇敌:

平行四福音书相关经文:太26:1-16、路22:1-6、7:36-50、约11:45-12:8。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2节,节日、献祭、节日

经文:1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犹太人沦为埃及人)

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δόλος,约1:47,徒13:10,启14:5,彼前2:22)捉拿耶稣,杀他。

2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乱。(不是人的计划)

解析:平行经文:出12:11你们吃羊羔当腰间束带,脚上穿鞋,手中拿杖,赶紧地吃,这是耶和华的逾越节。23:15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因为你是这月出了埃及。

1、这是出埃及记的序幕:逾越节和除酵节基本背景,逾越节大约是春天4、5月,紧接着除酵节、23:15节:除酵节期规定。中间祭司长、文士用诡计捉拿耶稣。

2、基督事件和天路历程是出埃及:

1)无酵饼信息:

1旧约出12:39他们用埃及带出来的生面烤成无酵饼。这生面原没有发起,因为他们被催逼离开埃及,不能耽延,也没有为自己预备什么食物。

出13:3摩西对百姓说,你们要记念从埃及为奴之家出来的这日,因为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你们从这地方领出来。有酵的饼都不可吃。

2新约信息:太16:11我对你们说,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这话不是指着饼说的。你们怎么不明白呢?12门徒这才晓得他说的,不是叫他们防备饼的酵,乃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

可8:15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路12:1这时,有几万人聚集,甚至彼此践踏,耶稣开讲,先对门徒说,你们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就是假冒为善。

林前5:6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7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8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

加5:9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

2)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法利赛人是律法主义,撒都该人不相信复活。

3)信基督首先要除去酵,除去假冒伪善:假冒伪善希腊文是演出、表演意思,沦为一场表演,不相信复活是撒都该人不信。防备希律的酵,除去旧酵,变为新酵。

第二部分:3-5节,为罪、玉瓶、为钱

经文:3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路7)拿着一玉瓶ἀλάβαστρον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ἀλάβαστρον ,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诗23:5,133:2,摩6:6)

4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ἀγανακτέω (10:14,10:41)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5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亚11:12-13;太26:15,27:3,27:9)周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ἐμβριμάομαι,1:43)

解析:耶稣在伯大尼大麻风西门和罪人女人。

1、西门与马利亚代表罪人。

相关经文:路加福音第7章中的西门与马利亚,路7:36-48节: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37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38 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39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40耶稣对他说,西门,我有句话要对你说。西门说,夫子,请说。41耶稣说,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42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43西门回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稣说,你断的不错。44于是转过来向着那女人,便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45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46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47所以我告诉你,他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他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48于是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49同席的人心里说,这是什么人,竟赦免人的罪呢?50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

1)西门代表男人的罪:大麻风是我们,假冒伪善就是在神面前的大麻风,代表人肉体的问题,无法超越,而且传染人。

2)马利亚代表女人的罪:罪太多了。耶稣为男人女人,为普天下的罪人上十字架。

2、真哪哒香膏3节:

1)“真”:是可靠的,珍贵的。液体的钻石。

2)“玉瓶”:原文指大理石,玉指石头,瓶子很珍贵。

3)“打碎了”,意思以后不再需要了,这是一个决绝的态度,这是不留一点的奉献。表达广泛的爱情,真正的爱情交给上帝,全部的爱情浇在上帝身上,没人配得这种爱。

3、有几个人对马利亚举动不满意4节:约翰福音的其他信息:

相关经文:1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2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

3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4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5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6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1)约翰福音补充描写的细节,很细致:有拉撒路一家三口,强调重量是一斤,抹耶稣的脚,用头发去擦。1-5节,谦卑、爱、分享主的香气,屋里满了香气。真正生气的是加略人犹大。

2)为什么马可福音没提到犹大呢?也没提女人名字?因为马可福音成书最早,约翰福音提名是因为约翰福音成书最晚,相差30年。马可写时形势不好,为了保护马利亚一家。

3)没有提犹大名字的神学意义:

1我们都是犹大,犹大此时此刻是门徒的一个代表,对钱财的重视是共识。

2我们是罪人,从始自终,我们看到钱财与基督之间取舍的关系。

3到底拜基督还是玛门:是真的挑战,我们赚钱是否讨神喜悦,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为30元钱卖主。

4、女人、香膏与玉瓶:

1)相关经文:结16:1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2人子阿,你要使耶路撒冷知道她那些可憎的事……9那时我用水洗你,洗净你身上的血,又用油抹你……17你又将我所给你那华美的金银,宝器为自己制造人像,与他行邪淫。18又用你的绣花衣服给他披上,并将我的膏油和香料摆在他跟前。

耶19:10你要在同去的人眼前打碎那瓶,11对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要照样打碎这民和这城,正如人打碎窑匠的瓦器,以致不能再囫囵。并且人要在陀斐特葬埋尸首,甚至无处可葬。

出25:29要作桌子上的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爵和瓶,这都要用精金制作。37:16又用精金作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

2)“不喜悦”:指愤怒,因为牵扯钱财。

3)“周济穷人”:看到我们不仅贪财,还很伪善。我们有很多时间也能周济穷人,非得把钱财和基督这两者放在一起,做出一个非此即彼的困局,在慈善与基督之间生气。他们阻止马利亚。

4)“穷人问题”:第一耶稣基督,第二钱财,第三,慈善事业与教会崇拜会不会冲突?传统教会涉及这个问题。

第三部分:6-9节,美事、行善、安葬、福音

经文:6耶稣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κόπος,labour,παρέχω,to offer)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

7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εὖ,acting well,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申15:1-11)

8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μυρίζω在我身上。

9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纪念。

解析:

1、美事6节:

1)传统教会认为爱上帝是最高的善,慈善爱穷人是次等的善。所以基督徒要把上等的善放在次等的善之上。我们对这个解释不满意,他们有意把爱基督和爱穷人放在非此即彼的处境里面。

2)“不要难为她”:“难为”就是道德上的指责,提出周济穷人理由,给马利亚道德上的重担。

3)主说:这是一件美事,“美事”就是善,只有主知道何为善。人以为善其实就是不善,创世纪中的善恶树的善。

2、行善7节:

1)“常有穷人与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主耶稣这句话揭示了穷人存在的根本问题:

1主耶稣不是说自己比穷人更重要,而是再一次让我们看见12使徒代表的以色列、代表全人类之所以有贫富悬殊。

2之所以有穷人,恰恰是他们自己的罪恶。恰恰是代表不爱上帝的后果。

3不要把香膏与穷人对立了,耶稣并不是与穷人争香膏。

4马利亚代表的是献祭的行动:简单的事实就是我们要遵守上帝的旨意,要爱神,就是按照神话语去做的就是爱神。

相关经文参考申15:1-15,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如果不遵守神的道,你们国家一定有穷人。

一是神没有造穷人,神造人平等美好。国家有穷人,就是因为不听上帝的道,不按上帝的话语生活,上帝的话语就是公义怜悯和慈爱。

二是你们国家有穷人即使违背了上帝的律法和诫命:事实是贫富悬殊是因为你们不爱上帝了。

真理:遵循上帝的旨意。

提醒使徒:你们就是穷人的根源,你们就是贫穷的根源。我们就是杨改兰存在的根源,杀人流血的城,没有人行公义。

结论:耶稣这里没有讲高等的善和此次等的善的问题,祂在讲无论西门还是马利亚你们都是罪人,因此我要上十字架为所有人救赎。

3、安葬8节:这位女人和所有人不一样,她承认自己是罪人,她相信死而复活。

4、福音9节:耶稣基督高调的赞扬这位女性,为什么?(最后有解释)。

第四部分:10-11节,门徒之中、买卖双方、鬼迷心窍

经文:10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加略希斯崙,(书15:25; אִישׁ and קִרְיָה) 犹大,

去见祭司长P.,要把耶稣交给(παραδίδωμι,deliver,betray)他们。

11他们听见就欢喜(χαίρω ,15:18),又应许给他银子(ἀργύριον, silver,money)

他就寻思如何得便(εὐκαίρως, seasonably, opportunely ,提后4:2),把耶稣交给2他们。

解析:平行经文:约13:27 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吧。

1、门徒之中10节:

1)“加略书15:25 אִישׁ and קִרְיָה”:是城市意思,假贵族,是犹大的封地,在耶路撒冷以南地方。

1耶稣传福音没有覆盖这一代,估计这一代人犹大腹地更不信祂了。

2另外这里更多的是荒漠。

2、买卖双方11节:加略人犹大为什么卖主?

1)他没有想着要钱,但给钱后坚定了他的信心。

2)给钱之前,他就打算卖主,为什么?

犹大是门徒之一,学生背叛你,主耶稣也管不了。为什么有人不信,谁也没办法,这是福音传播的规律。

1越跟耶稣越觉得他们想象中的基督与现实中耶稣不一样,这是主动攻击人,找死的基督,到了耶路撒冷拒绝按照罪人要求做王。

2犹大腹地的人骄傲,自以为离上帝最近,城里人。

3十二门徒中,只有一个门徒很远,其他大部分都是加利利人的农夫,只有一个千山万水来跟随耶稣的人,这个人很容易背叛成为犹大。

一是功利心:因为他觉得他付出太多了,我们教会里事奉也要注意,当我们听的道觉得与自己想要的不符时,没财没名就会恨主。

二是试探:我们在天上有很大的荣耀,但我们地上有很多的羞辱,有更多试探,你付出越多,面临的试探越大,就恨主,这是犹大卖主的原因。

四、为什么主耶稣如此高调的赞扬马利亚呢?

1、从夏娃背景看,马利亚代表的女人所代表的教会、民族、城市文明有理由被主这样赞扬:我们如果对希伯来文文化了解的话,就知道教会、民族都是用女人比喻,我们的神喜悦新造的人是你的理想追求、你的心意是否高于利益,放在上帝和真理的身上,我来特为真理作见证。

2、马利亚认为真理高于食物,主的灵在哪里,哪里就有自由,自由高于安逸:

1)真理自由高于世界的钱财和利益、高过所有的偶像:显示基督教文明最后落日余晖,有一族人为了自由献上一切,这是这个民族最后的希望,也许他的自由不一定是基督的自由,也许他的真理不一定是基督的真理。真理、自由高于钱财与偶像,神喜悦把祂看过高于偶像。

2)马利亚的粉碎了自己的偶像,把上帝当上帝:主说普天下传福音的时候都要讲马利亚的作为。不是马利亚如何,是马利亚的作为。基督徒在世界事奉,我们所传的福音一定要像马利亚那样见证基督。

3、马利亚有四方面的真理见证(主为什么对马利亚高度赞扬?):

1)耶稣来拯救罪人:她承认耶稣基督为她而死。

1她把所有香膏倒在耶稣身上,我们传福音要讲主是救赎罪人的主,否则我们讲的不是基督要我们讲的。

2讲罪与义:讲罪人在基督里被赦罪,我们的教会是一群蒙恩的罪人,我们学习谦卑,学习肉身上的宽容。

3总而言之从马利亚身上看到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这是基督教在马利亚事件中第一大真理,基督教要活出来要见证的。

2)耶稣来做王:我们要传讲基督是王。

1我们要传基督做王的福音,世界所有的王都要被审判。

2马利亚所有香膏都浇在耶稣身上,我们要相信耶稣基督做王。

3)耶稣死而复活,祂还要再回来:要相信复活。她经历拉撒路复活事件,她相信主的话语,教会要传讲基督复活的真理。

相关经文:路10:38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伯大尼)。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39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40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阿,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41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42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4)耶稣脚前坐着静静听道的马利亚:马大不明白马利亚的福气,中国不明白香港的福气,那么珍贵的东西浇在耶稣头上,主说马利亚才是真正智慧的女人,智慧就是听道!听到的福气,这世上好的福分。

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这段话:

1否定性的:听道整个过程中避免了很多罪恶的试探。若非如此,我们可能犯了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罪。

2听道,主说我的话就是生命、真理:马利亚籍着主的话语她的生命在改变,生命胜于饮食。你获得了全世界,失去生命,拿什么换生命,意味着这种生命的改变,会在神的国得到更大的赏赐,一定是真正的福气。存折的改变在天国是没有价值的,但生命的成长,是在天国唯一计算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听道,不是看神迹,不是所谓的救济穷人,根源在于在道里的成长,这是基督教核心真理。

5)补充问题:玉瓶打碎的真理:

只有马可福音强调打破玉瓶,玉瓶到底是什么?玉,中国文化是玉文化。珍贵的文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承载中国文化的根髓,思想我们自己真的了解中国文化吗?墙壁颜色不同,看到玉器、陶器、毛公鼎、宋壶等所有器皿有个共同特点,出土的玉制品,从商周时代到秦汉,代表性出土文物都在这里,鼎与国家权柄相关联,根据圣经,所有鼎是什么?瓶是什么?如果看出民族的骄傲需要读圣经。

结论:

1所有的文物都是龙文化的见证,刻的都是龙蛇的形象。

2所有鼎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约柜:所有形状都是约柜形状,两边都是变形的基路伯,鼎上刻的都是龙蛇的花纹。上帝的约柜承载上帝的律法。

所有器皿和主在圣餐上讲的是有关联的,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这是我的血为你们流出的。鼎包括所有器皿都是为了吃,吞噬,这是罪人基本的信仰,它们吞噬的是上帝最宝贵的恩赐。

3所有瓶子形象都是夸张的蛇的形状,所有的玉器都是蛇的形状。大大肚腹瓶子,不过就是蛇的变形,我们的肚腹就是上帝,这就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基本的事实。钱财就是偶像。需要做的是认罪悔改,因为天国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