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第26课10:32-39勇敢的心(全面重建基督教来-帖后)
一、引论:
1、勇敢的心:
1)基督教重建:重建勇敢的心:
1重建勇敢的生命和教会。
2勇敢归根结底是政治勇敢:没有政治处境的勇敢就不需要勇敢。
3每个人都会死去:若不是藉着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真正活过。
2)基督徒的特质:
1勇敢的人:忍耐、爱、敬虔、宽容,但希伯来书告诉我们,基督徒是这地上最勇敢的人(勇敢的生命和见证)。
2自由的人: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3)用一种植物来比喻基督徒的生命:藉着蒲公英赞美上帝奇妙的创造,起于卑微,被人践踏、藐视,但经过一年的生长,风随着意思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并不知道。
2、基督徒在这个世界充满了“大争战的各样苦难”:
1)争战与苦难并非是一个心理学的事实,而更是政治事实:
1面对监狱审判、锁链镣铐、羞辱抢夺和十字架所代表的国家暴政;
2希伯来书从未像主流基督教那样教导基督徒顺服掌权者并未暴君祷告。
2)不可丢弃勇敢的心:
1希伯来书从始至终讲勇敢的教会,教导基督徒绝不放弃、绝不后退;平行太10主耶稣三次讲不要怕他们。
2不可丢弃勇敢的心:什么是希伯来书所讲的勇敢?(证道经文阐述)
3所有关于忍耐和忍受的劝勉,绝非指向躺平,而是指向勇敢。
4这份勇敢首先不是教会内部建设的诡诈,而是面对长腿爱德华和该撒革老丢的勇敢。
5失去了勇敢,基督教用三种方式替代勇敢,使之沦为撒但一会:
一是真正的怯懦,怕死成奴:非政治化、并以忍耐爱仇敌名义开辟了基督教逃跑的路线;
二是伪勇敢:在弱者身上,不能或不想、没有能力反抗的人身上施暴,在裤裆面前、名利面前的伪勇敢;在弱势群体及孩童面前表现的懦夫勇敢;
三是“三知教会”:只知道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只查考圣经、只关心教会内部的建设、假敬虔和教义上的勇敢。
3、全面重建基督教:
1)教会在苦难当中;
2)不可丢弃勇敢的心;
3)绝不后退:基督徒的勇敢从来不是唯独信心,而是必须见证为行为。以色列必行使勇敢,基督徒也必行使勇敢。
4)你们必须忍耐,在苦难中必须勇敢(苦难也许会夺去我们的心志),使你们坚持行完了神的旨意。
相关经文:【撒上16:18】其中有一个少年人说,我曾见伯利恒人耶西的一个儿子善于弹琴,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
二、基本结构:
1、32-33节 苦难:教会在苦难中面对苦难(外部的逼迫和内部的撕裂)
2、34-37节 不可:不可丢弃勇敢的心:
1)二千年来的基督教主动丢弃了政治勇敢,我们要找回来,绝不后退,决力反击。
2)忍受、忍耐:副词(附属性的动词,为了陪衬勇敢)希伯来书讲的忍耐是一直勇敢,唯有勇敢才能得着所应许的,主耶稣说不要怕他们(不管环境如何一直勇敢),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主流寻出巧计,诠释的忍耐与勇敢是对立的,放弃勇敢只讲忍耐)
3、38-39节 不是:重建基督教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32-33节,苦难、患难
经文:32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
33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
解析:回应创世记重要的启示,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与黑暗分别出来的),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1、苦难32节:与患难平行,
经文:“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
1)“蒙了光照以后”等于“得知真道以后”:
2)窄门:这里展示了另外一条道路,这是窄门,不是“故意犯罪”,而是“忍受(ὑπομένω”。
3)“大争战各样的苦难”:
1光暗分明,苦难-患难-苦难;
2基督徒一定要面临大争战中各样的苦难:
一是大争战(但10:1,太10:16-32,太24:6-14)大争战必是王者之战,王权之战。非政治的主流邪教永远不会有大争战,对LGBT的战争只是伪战争。但蒙了光照之后的基督徒,必有大争战。因为黑暗恨光。
相关经文:【约16:31】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二是大战争意味着“各样苦难”甚至死亡: πάθημα用作复数。
相关经文:【来2:9-10】9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10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另参提摩太后书3:10-13)。
2、患难33节:大争战的苦难形式:
经文:“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
大战争的苦难在两个方面:
1)“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
1仇敌加给我们的首先是各种“毁谤”和“凌辱”,落井下石( ὀνειδισμός,11;26,13:13;罗15:3,提前3:7)。
2然后是各种“患难”:大患难中,当人都轻贱我们时我们是否还能坚持信仰,我们只有不离不弃,彼此相爱。
3还要“陪伴那些受苦难的人”:遭遇苦难、内在的苦毒时有人逃走了,
2)人看着是悲惨的,神看着是好的,我们绝不后退。
第二部分:34-37节,忍受、勇敢、忍耐
经文:34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35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
36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37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
解析:
1平行太10章,核心信息是勇敢,忍受与忍耐是为勇敢服务的。
2基督徒勇敢的行为见证:
一是否定唯独信心,强调行为;
二是行为被划分为三方面:体恤、勇敢、行完。
1、忍受34节:
经文:“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1)忍受、忍耐:前后呼应,是指大逼迫中必须有的劝勉和安慰:
1第一次忍受的对象是苦难。
2忍耐是因为“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可以得着所应许的”
2)神实在关切受难的教会:但祂似乎并没有“出手相救”,只是一再强调圣徒的忍耐。
3)“体恤”与“行”,而中间则是“勇敢的心”:可以说勇敢的心支配了上述两种行为。
1体恤是同情怜悯:与哀哭的人哀哭。
一是体恤的对象是被捆锁的人:原文是“那位被捆锁的我”,攻击讲义道的人是主流的恶俗。
二是我们因此更有理由相信希伯来书的作者是保罗:在新约中保罗经常自称自己为福音成了带镣的使者,教会怜恤他,这是事实。
平行的经文:【腓1:7-14】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12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13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14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
2传道人以及弟兄因福音被“国家”或“掌权者”捆锁,特别能见证基督徒的“怜恤”之心,而这事是必须有的。
3体恤被防具捆锁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家业和财产的损失。当牧师和教会遭遇逼迫,每个基督徒都面临着两种家业的选择,这个抉择竟然还是“快乐的”:
一是爱“你们的家业”;
二是还是爱“更美长存的家业”。
2、勇敢35节:
经文:“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
1)“勇敢的心παρρησία”:这个名词在希伯来书中出现了4次:
1新心就是勇敢的心,藉着圣餐赐给我们的。
2基督徒的勇敢并非是利他主义的,而是因为“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10)。
相关经文:【3:6】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
【4:16】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4:19】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
【2:15】与勇敢对立的状态就是恐惧,怕死成奴。
【民24:16-20】16得听神的言语,明白至高者的意旨,看见全能者的异象,眼目睁开而仆倒的人说,17我看他却不在现时。我望他却不在近日。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毁坏扰乱之子。18他必得以东为基业,又得仇敌之地西珥为产业。以色列必行事勇敢。19有一位出于雅各的,必掌大权。他要除灭城中的余民。20巴兰观看亚玛力,就题起诗歌说,亚玛力原为诸国之首,但他终必沉沦。
2)怜恤使徒和义人需要勇敢:但真正的勇敢不是一时冲动,而要坚持到底。
相关经文:【提前1:19-20】19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有人丢弃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20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力山大。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
3、忍耐36-37节:
经文:“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37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
1)强调行为:“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
1勇敢要坚持到底,跑完了当跑的路。
2末世论信息:我们的时间紧迫,要拼命行完 神的旨意,因为我们要以个体生命的长度来看末世的降临。
2)我们明白为什么神还没有出手相救:
1在“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之前,患难不会结束。因为神最终的审判,是照着各人的行为。
2我们可以将“行神的旨意”解释为基督徒的“行义”。
相关经文:【启6:9-11】9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10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11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
【林前10: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结论:1基督徒的忍耐指向怜恤、勇敢和行完神的旨意。
2这是我们与主流基督教解释相关忍耐经文的根本不同:忍耐是在患难中不听王命,不怕王怒;坚持传道,见证基督。这就是教会,这才是基督教。
第三部分:38-39节,信心、不退、信心
经文:38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
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
39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
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
解析:
1、信心38a节:
经文:“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
1)义人ὁ δίκαιός:拥有上述双重见证的人,被神称为义人。
1义人当然是被神称义的人;因信称义是阶段性的真理,恒久的解决灵魂得救的是义人因信得生。
2义人更是(同时是)行义的人。挪亚是行义的人,与神同行。
相关经文:【约一3:7】小子们哪,不要被人诱惑,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
【约一3:10】从此就显出谁是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
2)神对义人的赏赐是,“义人必因信得生”:这是重建基督教的纲领,我们得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保罗说我们得救比以前更近了,也是我们在地上不断行义的原因。
1不义的人:就是不行义的人,是不可能得生的,包括唯独信心的所谓基督徒。
2义人是在逼迫中为主作见证的人:神与他们同在。
相关经文:【太5:6】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太5:10】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3“生ζάω”:得到永远的生活、永远的生命,平行灵魂得救。(太4:4)也乐意指行为,开始真正的生活,直到永生。
2、不退38b-39a节
经文:“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
1)义人也可能因为行为的倒退而失去救恩:注意着两节经文同时提到“退后”。导致两个严重后果:
1“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
2“退后入沉沦”,退后就进入永远的灭亡。“沉沦”:亚玛力是列国之首,终必沉沦。
2)圣灵在这里劝勉我们不要作“退兵”: 神不喜悦退后的人,“ 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
结论:得救是一个过程,我们一直在得救的路上。
3、信心39b节:
经文:“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
1)两节经文两次讲到信心:“只经派”是循规考据取代了信仰。
2)这个信心在新约中首先是藉着百夫长义行出现在耶稣基督面前的。
四、应用:全面重建基督教
1、【使徒与该撒】全面重建基督教2,使徒行传4:23-29
相关经文:【徒4:23-29】23二人既被释放,就到会友那里去,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24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主阿,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教会的祷告)25你曾藉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什么争闹(罗马帝国是外邦的代表),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26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基督)27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子)耶稣。28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29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子)耶稣的名行出来。
使徒保罗(包括使徒)是不是从来没有批评过该撒呢?
1)保罗没有干犯律法和该撒,主耶稣也一样,但耶稣和保罗一直没有放弃对他们罪恶的责备,而被犹太人和罗马人处死或“干犯”;而对这样的君王和人民。
2)保罗对割礼所代表的犹太人律法“干犯”或批评是最彻底的,如罗马书和加拉太书。
1我们看到经文中使徒责备希律和彼拉多,他们背后站着就是该撒。
2引用诗2教会要用铁掌打碎他们,教会应该宣告审判的信息。
3放胆讲道、行完旨意。
3)保罗与该撒的关系:教会的诞生对该撒权柄的挑战。
1“世上的君王和臣宰”就是指该撒及其差役,
2保罗讲公义、节制和审判,林前15:24-25。
4)帖后3章内容完全平行了来10:32-39:放胆宣告了使徒和教会与凯撒真实的关系。
结论:1使徒是攻打该撒和臣宰、希律彼拉多的。
2是奠定教会政治介入的基本的见证。
2、【保罗与该撒】全面重建基督教3,林后4:6-18
相关经文:【林后4:6-18】6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7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8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9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10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11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12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13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14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15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16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17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18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1)经文讲述保罗受逼迫,坚持勇敢讲道,绝不后退的信息,且与证道希伯来文信息相平行,见证希伯来书作者就是保罗。
2)思想从哥林多书信到希伯来书,逼迫教会致教会于死地的、给保罗带上锁链的权力到底是谁?只能来源于该撒的权柄和对犹太人的纵容(犹太人利用该撒的权柄把对教会的逼迫变成现实)。
3、【保罗与该撒】全面重建基督教4,帖撒罗尼迦后书
相关经文:【徒17:7】这些人都违背该撒的命令,说另有一个王耶稣。【提后4:10a】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
【帖后1:6-9】神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 7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那时,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8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9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
【帖后2:3-9】人不拘用什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4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8那时这不法的人,必显露出来。主耶稣要用口中的气灭绝他,用降临的荣光废掉他。9这不法的人来,是照撒但的运动,行各样的异能神迹,和一切虚假的奇事……
【帖后3:2-3】也叫我们脱离无理之恶人的手。因为人不都是有信心。3但主是信实的,要坚固你们,保护你们脱离那恶者(或作脱离凶恶)。
1)帖撒罗尼迦后书是66卷书特别是新约圣经中最伟大的神学政治宪章:
1这卷书的真实性遭遇教外疯狂的挑战(否认保罗是该书的作者);
2这卷书的主题遭遇教会内部诡诈的弯曲(审判大罪人或大大罪人的主题,转向修身养性的忍耐)
3事实是没有人知道帖撒罗尼迦书是什么时候写的,所谓定义具体的时间都是撒谎的,但一定是在教会遭遇逼迫时保罗写的书信。
2)帖撒罗尼迦后书:重读帖撒罗尼迦后书,主题是另一个王:
1每一章都是保罗在指责该撒:
一是【帖后1:6-9】该撒是加患难给教会的人,神要为教会和基督徒报仇;
二是【帖后2:3-9】撒但魔鬼被定义为世界的王;主流基督教
2在圣经位置上是中心:新约正数位于第14卷,从后往前数也是第14卷,因此这才是新约圣经结构的中心。
3在神学逻辑上也是中心:
一是第一卷马太福音主题是祂来作王、最后一卷启示录核心信息是祂作了王;中间帖撒罗尼迦后书是另一个王。
二是经文中我们看到耶稣基督两次降临:拯救降临审判,祂来作王。耶稣是基督,耶稣是王。
4地理上的重要性:位于耶路撒冷到西班牙中间核心位置上,位于海陆交通和罗马大道的十字路口。
5该撒权柄下的百姓归向另外一个王:证明耶稣是基督(违背了该撒的命令),徒17章开篇保罗他们到了帖撒罗尼迦引起了轰动,在犹太会堂讲耶稣是基督,无论犹太人和希腊人好多都信了。
一是旧约到新约的历史就是从尼布甲尼撒到该撒的历史,没有区别。
二是先知可以责备尼布甲尼撒,使徒就可以干犯该撒,这是常识。
6有退后的是因为帖撒罗尼迦有吸引力:帖后4:10爱世界,平行希伯来书那些不能坚持到底的人。
3)主流基督教将保罗创造成非政治化并顺服暴君的典范:这是撒但的运动。这卷书的背景:
1指向末后的邪教领袖,他们认为帖撒罗尼迦书写在教会逼迫之前,还没有出现,保罗这里是虚指,言之凿凿,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出于恶意,
一是他们很难找出教义的依据;
二是保罗最早的书信,那么逼迫教会的人就不会落在该撒身上,那时候还没有逼迫教会。但保罗写的一定是教会遭受逼迫时。
2罗马当时三位皇帝都是敌基督的,都是加患难给教会、都是在殿里自称为神的人、他们都是不法之人该撒卡利古拉、该撒尼禄、该撒革老丢。(帖撒罗尼迦后书2:4)
3大罪人或不法之人该撒尼禄:优西比乌斯关于保罗是在罗马皇帝尼禄或其“赏恶罚善”的臣宰命令下被斩首的。当时罗马被大火烧毁,尼禄将这一事件归咎于基督徒,并举国“干犯”或逼迫教会。
4)在类似背景之下,帖撒罗尼迦后书全面论述了保罗与该撒卡利古拉或预告了教会与该撒尼禄的关系:
5)帖撒罗尼迦后书可以在马可福音、启示录、雅各书和希伯来书之后,进一步重建保罗神学,并拆毁基督教的教义丘坛。
结论:1经文中所讲的“大罪人、沉沦之子、自称是神、不法之人、无理之恶人”都指向该撒及其差役。
2但不意味着该撒永远是:在使徒那个时代是,有共同特质的人在每个时代都有所代表的该撒。
3使徒和教会是站在该撒面前的使徒和教会:否则所有的勇敢说法和放胆讲道都是欺骗人的。
4勇敢的基督:只有站在该撒和众王面前的教会才配谈勇敢,耶稣基督即是,祂审判所有的王且祂不怕死亡,我们要效法祂,见证耶稣基督的勇敢,这是我的身体和血为你们舍的,祂与我们立约,学习主耶稣的勇敢,我们也要如此行、也要勇敢,主的灵在哪里,哪里才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