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第24课10:19-25不要放弃
一、引论:
1、预苦期指向两大事实:从旷野到坟墓的历史生命过程,从马太福音的狂野试探到十字架的历史空间:
1)苦难、患难、受苦,基督徒在灵里面经历的功课;
2)死难、死亡,对外邦人而言是死难,死亡是巨大的黑洞,对基督徒而言是殉道。
相关经文:【来10:25】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原文作“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2、基督教的末世论应用难题:“那日子近了”,认为耶和华的日期遥遥无期:圣经的末世论预言对人类对个体都是真的,我们必需加倍努力珍惜余下的时光:
1)对整个人类而言还没有降临,还在路上;
2)对个体的生命一天天近了:
1尤其过了中年,我们一天一天感受到日月如梭,草木一秋;
2人为财死、人为食亡。
3创5章死了的信息,加倍建立教会、建立方舟。
3)死亡的意义:不要放弃
1我们的主从降生开始就知道祂会被杀害,圣徒也能预感到被害的时间。
2不要放弃什么?慕义成为基督教重建的基石,预苦期引用经文彼前3章讲述苦难的道理,政治恐惧、世代的邪恶和人性的贪婪不要夺去我们的见证,无论生活有多惨淡,不要放弃我们的信仰。
相关经文:【太5:6】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太25:36】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
【彼前3:17-19】 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18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 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19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
【诗25:22】 神啊,求你救赎以色列脱离他一切的愁苦。
3、希伯来书10:19-25主题:转向神的家这个主题,重返乐园,分成三个部分:
1)进入至圣所(19:20);
2)治理神的家(21-24);
3)要坚持聚会(25)。
二、基本结构:
1、证道经文结构:
1)19-20节 进入:坦然无惧不要放弃
2)21-24节 治理:改变更新生命
3)25节 聚会:不可停止聚会,不要放弃我们的信仰。
关键词:三个动词带领:进入(出埃及运动:从埃及出来进入会幕)、治理(进入圣所改变生命:信心(良心诚心信心)的改变、两种行动改变)、聚会(25节否定性的变化,与4章安息日真理呼应)。
2、希伯来书结构分析:一分为二
1〉二分:释经与应用
1)旧约神学(1-10:18):圣经根据:旧约、基督,释经部分、神学部分;
2)应用部分(10:19-13):哈格纳对希伯来书的名言,这种观念和看法,非常吻合希伯来书作者的观点:
1没有应用,神学就不成为神学;
2没有神学,应用也不成为应用:(世俗文化的核心问题,不以圣经为判断真理的标准,没有圣经真理就没有真正的看见,没有神学的应用是毫无价值的。导致对所有事物看法是肤浅的,甚至是谎言;导致异教思想实践弯曲我们的信仰,不相信 神,陷入阴谋论)。
3没有应用的神学是抽象的,仅仅是一种智力操练(福音派和只经派的干嚎,原因是只有神学没有应用);
4没有神学的应用,缺乏能鼓励人和赐人力量的根基(政论家和灵恩派的摇滚)。
2〉二分法2:
1)1-9章讲新郎、基督;
2)10-13章讲新娘教会。
相关经文:【创2:21-25】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22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23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24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25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
3〉三分:交叉结构
1)1:1-4:13治理世界: 神藉着祂的儿子创造万有、管理治理世界,进入安息;
2)4:14-10:18大祭司;麦基洗德,耶稣基督是君王加祭司。
3)10:19-13:24治理教会:治理 神的家。
相关经文:【创1:26-28】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27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28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三、具体经文解析:
第一部分:19-20节,进入:血、行、体
经文:19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 (约7:25-26;徒4:13,29-31;28:31;弗3:9-13,6:19-20 )进入至圣所,
20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 ,(可15,太27,路23)
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林前11:26;罗12:1,6:8;西2:20;提后2:11)
解析:
1、血19节:耶稣的血和身体
经文:“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
1)这两方的信息完全平行了圣餐的双重真理:
1这是我的血、这是我的身体;
2你们也当如此行,进入至圣所,为的是记念我。
2)“弟兄们”:这个概念在希伯来书中的结构性作用;
1呼召:神建立教会经典方案,这些称呼和呼唤,显明了作者对大逼迫之中的基督徒的严重关切。
2注意这里的两个“他”和两个“我们”之间的相关平行:教会关切从根本上显示了新郎与新妇之间的爱情。
一是基督为教会舍命;
二是祂也必要为圣徒复仇。
3)如何行有两组动词指向基督徒公义的行为:
一是“坦然进入”:
二是“经过”,“又新又活”。
4)“坦然”一词:名词在新约中出现了31次,两个含义:公开讲道、勇敢无惧。
1教会最基本见证:言论自由、勇敢无畏公开讲道,勇敢一词很重要(太8:32;约7:4,7:4,13,26;10:24,18:20;徒2:29等),使徒行传(1-12在耶路撒冷、罗马坦然)中见证的坦然(即放胆传道);
2基督徒的自由根基于这场释放:
3这个见证与返回中心、站在众王、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面前在逻辑密不可分。换言之,一个远离政治中心、修身养性的基督教,与坦然毫无关系。这是主耶稣对坦然的最好解释或现身说法。
相关经文:【约7:25-26】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说:“这不是他们想要杀的人吗?26你看他还明明地讲道,他们也不向他说什么,难道官长真知道这是基督吗?
【徒4:13】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又看出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就希奇,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
【徒4:29-31】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仆”或作“子”)。”31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 神的道。
【徒28:31】放胆传讲 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
4)“至圣所”:在后面经文成为 神的家、25节变成教会。
相关经文:【弗3:9-13】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 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10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 神百般的智慧。11这是照 神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12我们因信耶稣,就在他里面放胆无惧,笃信不疑地来到 神面前。13所以,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这原是你们的荣耀。
【弗6:19-20】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20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
2、行20a节:
经文:“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
1)翻作“新”(πρόσφατος)在新约中只出现这一次,与“刚刚流血牺牲”有关。羔羊曾被杀,为此要执掌王权:这就是启示录的神学逻辑。
相关经文:【林前11:26】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罗12:1】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罗6:8】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
【西2:20】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什么仍像在世俗中活着,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
【提后2:11】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
2)重述圣餐的真理:中间的信息是“给我们开了一条路”(“你们也要如此行”);而前后呼应的概念是“耶稣的血”与“祂的身体”。
3、体20b节:
经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1)“幔子”在这里被特别强调:“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2)这指向基督的形象或新人类的样式(创世记1:26-28)
3)幔子裂开是耶稣基督地上事工三个基本方面:
1耶稣胜过世界:马可福音耶稣藉着十字架胜利胜过世界众王,从根基上拆毁撒但根基的基础。
2耶稣胜过了死亡:马太福音坟墓神迹,将复活的希望带给人类。
3返回乐园:路加福音裂开幔子目的让我们回家,与悔改罪犯一起进入乐园。
一是重新看见新天新地,生命河水,土地重新建造;
二是回到生命树与善恶树那里,这是教会两个核心见证,也是基督教重建两个基本方面;
三是动物,怎样治理这地,使动物们与人类一起生活。
相关经文:可15(幔子裂开百夫长见证),太27(幔子裂开,坟墓裂开),路23(幔子从中间裂开)
4、坦然的三大条件:主耶稣的坦然(明明的讲道),与坦然毫无关系的主流基督教,因此基督教要重建:
1)进入世界站在仇敌面前:进入耶路撒冷,坦然的见证是仇人要杀你。
相关经文:【约7:25】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说,这不是他们想要杀的人吗?
2)明明的讲道站在官长面前:公开的讲道。
相关经文:【约7:26】你看他还明明地讲道(希腊文的坦然),他们也不向他说什么。难道官长真知道这是基督吗?
3)站在人类的面前:整个人类不知道耶稣是基督,隐藏的。
相关经文:【约7:27】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
第二部分:21-25节,教会五大方面的见证:治权、新心、守约、看见、聚会
经文:21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
22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
23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
24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创3)
25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解析:什么叫教会、什么叫基督徒的诠释:
1、治权21节:治理 神的家
经文:“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
包括二重含义:权柄和重建新心
1)教会就是 神的家,唯一的元首是基督:解决教会权柄的问题,基督在教会中,教会之外无救恩。彻底弃绝世俗权柄对教会的权柄,教会的权柄都归基督。
1教皇是教会内部权力的膨胀;
2东正教和圣公会把教会权柄卖给世俗的君王;
3基督教不断追求名牧,他们成了教会的偶像(牧师的权柄有限度)。
2)基督徒就是神的家:但前提是“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否则,仅仅受洗的基督徒未必就是教会。
3)基督是教会唯一和最高的元首:没有沙皇,也没有教皇;政权不可以凌驾于教会权之上。而在教会中也必须限制各种教主的权柄。值得强调的是,大祭司的治权我们也是同工者。
2、新心22节:信
经文:“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
1)受洗是进入教会的前提,不可逾越:身体用清水洗净了。
2)之后归入基督,进入教会,基本目的是重建人的天良,拥有一颗昕心。
1天良才是建立在充足信心基础之上的真心;2这节经文有两个“心”,与上文我们讨论的“新心”平行;
一是人心邪恶,“缺德”或没有天良;
二是邪恶无良的心地或精神状态。
3)这是认罪悔改真正的的含义:
1从洗礼开始,我们要重建良心;
2只有到神面前,我们才看见良心的亏欠或“心脏”:只有靠神的同在,我们才可能被引导走义路,重建清洁的心和正直的灵。
3、守约23节:望,坚守信仰,守住我们的行为
经文:“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原文没有这个词),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
1)“也要坚守”是第二个使役动词:κατέχωμεν,Let us hold fast
1坚守我们的认信,开始的信仰坚守到底;
2如果说良心和诚心更多指向信心,那么坚守则完全转向行为。
相关经文:【林前15:58】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弗4:14】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
【帖前3:3】免得有人被诸般患难摇动。因为你们自己知道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
2)“摇动的”:ἀκλινής,not inclining, firm, unmoved;这个形容词在新约中只出现一次。不过可以借着保罗的相关论述理解其含义:
4、看见24节:爱、行善,新的世界观
经文:“又要彼此相顾(看见),激发爱心,勉励行善”
1)第三个使役动词:καὶ κατανοῶμεν,And let us consider。看见(创3章眼睛就明亮了,亚当夏娃看错了),灵魂苏醒。κατανοέω主要指看在互相认识和体谅(加拉太书6:1-2);或者看在眼里,在心上。
2)24节进一步解释如何坚守:彼此相顾(κατανοέω)是主动词,后来接着两个不定式。
1第一个动词不定式是激发爱心(ἀγάπη):
一是教会内部的彼此相爱;
二是也指向“神爱世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关于第一点,这可以平行约翰福音和约翰书信中的新命令,即教会内部的彼此相爱。
2动词不定式平行的词组是“勉励行善”(καλῶν ἔργων):
一是善(恶树),平行行善;
二是(治理的)行为:我们多次讲过“何为善”;并且正在重建“行为”。
相关经文:创3
5、聚会25节:最底线的要求
经文:“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1)更多是一个否定性的教导:不可停止聚会就成了基督徒底线上的见证。“惯”指习以为常,一旦开始就有试探。
1关于安息日的诫命在内容上是最充分的(出20:8-11),这足以显示其重要性。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神要求我们至少将七分之一的时间归给神,并同时给土地和动物以安息。
2在金牛犊事件之前论安息日,主要是罚则。
3违背安息日的律法,主要原因是贪(人们不满足六天神的供应和恩典)、蠢和怕。
一是所谓贪:不仅仅指人为生计“没有时间”参加主日聚会;更有甚者,有人把聚会当成交友和寻找男女性伴的超市。
二是所谓蠢:就是人们不明白安息日的祝福与后果。安息日对人最大的祝福在成圣(创2:2-3,结20:12等);而违背安息日,个人和民族必活在神的烈怒之下。
三是所谓怕:主要是政治恐惧,因此,希伯来书反复强调胜过恐惧免得怕死成奴,不能退后,学习勇敢。
2)上述人称代词都是“我们”(教会内部关系);但在第25节转向“你们”(未必能成为我们):
1“你们”是否也能成为“我们”,这最终取决于“你们”是否能将教会生活坚持到底。
2仔细读约一2章,可以看见教会撕裂或“你们”与“我们”撕裂或停止聚会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贪爱世界、二是反对公义。
四、应用:安息日和主日聚会结合起来讲述,根源与表象:你们/他们为什么不能成为我们?
1、离开安息日拒绝教会生活是什么原因?约一2章,你们或他们离开教会的重要原因,不能坚持主日聚会的原因:
1)贪爱世界:
1真正的教会生活没有办法成为经济的助力:到教会来对他们物质生活没有帮助;
2因为爱世界太忙了:没有时间,导致最后离开教会;
3爱是不能被说服的。
相关经文:【约2:14-18】父老阿,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刚强,神的道常存在你们心里,你们也胜了那恶者。15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16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17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18小子们哪,如今是末时了。你们曾听见说,那敌基督的要来现在已经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从此我们就知道如今是末时了。
2)谎言裸奔:
1离开教会的人藉着说谎离开,撕裂的理由都是谎言;
2他们恨恶讲公义的教会和讲道台:这是致命的分歧。
相关经文:【约2:19-23】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却不是属我们的。若是属我们的,就必仍旧与我们同在。他们出去,显明都不是属我们的。20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21我写信给你们,不是因你们不知道真理,正是因你们知道,并且知道没有虚谎是从真理出来的。22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吗?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23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
3)反对公义:
1永生与公义是因果关系;
2真理是公义的;
3行公义的都是祂所生的:我们靠着行公义的行为在祂复临时接受主的审判。
相关经文:【约2:24-29】论到你们,务要将那从起初所听见的常存在心里。若将从起初所听见的存在心里,你们就必住在子里面,也必住在父里面。25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26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指着那引诱你们的人说的。27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28小子们哪,你们要住在主里面。这样,他若显现,我们就可以坦然无惧。当他来的时候,在他面前也不至于惭愧。29你们若知道他是公义的,就知道凡行公义之人都是他所生的。”
2、教会外部原因:
1)整个世界是反对安息日、反对教会聚会的,离开安息日的真理是被咒诅的:
1邪教:偶像崇拜、祖先崇拜、帝王的崇拜会替代安息日。因为安息日只能崇拜 神。
2暴政:邪恶的律例统治人,没有安息日主日聚会的生活。
3凄凉:你的城何等的荒凉,求 神怜悯我们。
一是人际关系的荒凉、冷漠;
二是人类生存环境没有动物。
2)因为从来没有进入安息的真理:安息日、千禧年的主体是人类与动物,这个意义上人与动物平等的。
1圣经根据:安息日真理。给其它的生命安息和活着的空间,摩西五经安息日律例最长也最重要。
2禁食节制:地上自以为义的人对其他生命没有亏欠吗?在安息真理上没有亏欠吗?不给草地森林湖泊动物们安息吗?预苦期的日子献上我们的祷告。
相关经文:【结20:24】因为他们不遵行我的典章,竟厌弃我的律例,干犯我的安息日,眼目仰望他们父亲的偶像。25我也任他们遵行不美的律例,谨守不能使人活着的恶规。26因他们将一切头生的经火,我就任凭他们在这供献的事上玷污自己,好叫他们凄凉,使他们知道我是耶和华。
【结22:26-31】其中的祭司强解我的律法,亵渎我的圣物,不分别圣的和俗的,也不使人分辨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又遮眼不顾我的安息日,我也在他们中间被亵慢。27其中的首领仿佛豺狼抓撕掠物,杀人流血,伤害人命,要得不义之财。28其中的先知为百姓用未泡透的灰抹墙,就是为他们见虚假的异象,用谎诈的占卜,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其实耶和华没有说。29国内众民一味地欺压,惯行抢夺,亏负困苦穷乏的,背理欺压寄居的。30我在他们中间寻找一人重修墙垣,在我面前为这国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灭绝这国,却找不着一个。31所以我将恼恨倒在他们身上,用烈怒的火灭了他们,照他们所行的报应在他们头上。这是主耶和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