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余论之一路22:29-34死亡威胁
一、引论一两国论:
1、教会面临至暗时刻:
1)表现为教会、传道人面临死亡的威胁:天没有亮,圣灵吩咐教会不可丢弃勇敢的心。
2)对整个基督教提出严峻的挑战:死亡再一次临到了我们,成为世界的王,靠着死亡的威胁和谎言实施牠的统治,也是魔鬼维系王权最经典的手段。
3)舍身取义成为一道闪电照亮这个世代:胡友平的生命质问基督教什么样的生命最终才能得救?
4)彼得鸡叫之前否认主:彼得到底做错了什么被世界之王放在死亡的威胁临到他?2000年以前死亡也临到了教会,临到了加利利的渔夫,他的表现是失败的,鸡叫之前他否认了主,鸡叫之前意味着最黑暗的时候、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彼得没有胜过死亡威胁,他软弱了,两个问题面临我们:
1如果我们是彼得,我们是否做的比他更好?
2与当下重建基督教有关:彼得所面临的死亡威胁绝境结构上说与主流基督教无关,他们整体上没有死亡威胁,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世界之王把彼得放在死亡的绝境之下?根本原因在哪里?
2、证道经文彼得三次否认主:路29-34
【路22:31-34】31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32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33彼得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34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
1)路加福音整卷书结构:两国论:从圣殿到圣殿,认识彼得面临死亡威胁的原因:
1路加福音1-5章是两个国度的争战与撞击:世界的国犹太王希律和祭司侍奉献祭的圣殿,这是王位的争战,因此是你死我活的争战:
一是世界的王和世界的国不可以容忍接纳基督来作王。
二是基督和基督的门徒一起建造一个全新的国度,神的国。
2路加福音结束部分回到了 神的殿:凸显了以圣殿为代表的神的国和以希律为代表的世界的国:世界与神国的对立是整个历史的基本框架:从巴比伦到圣殿、从埃及到圣殿。
一是从世界到圣殿:从巴比伦、乌鲁克启程到迦南,从世界到圣殿;
二是从埃及到迦南:迦南真正终点是圣殿,从旷野会幕到圣殿山;
三是从巴比伦启程到迦南(被掳归来重建圣殿、重建耶路撒冷城墙);
四是再从埃及到迦南:这就是马太福音2章神圣家族流亡埃及,又从埃及回来,约2章耶稣以自己身体为殿;
五是三个概念统一起来:启11章这地属灵意义上叫埃及、11章叫巴比伦大淫妇,最后呈给我们的是神的帐幕在人间。
结论:1之所以在至暗时刻存在死亡的威胁,是因为存在两个国度的争战,决定了彼得最后一定会面对死亡事件,这不是偶发事件,这是决定是不是真正的教会、是不是真正基督徒。
2没有这样的见证就不是教会,没有这样的见证就不是基督徒,没有这样的见证,就是主流基督教说圣经是说谎的。
2)第二场两个王、两个国度的对立:路2章世界的王统治世界,天国的王降生,再次把两个事件呈现给我们;
相关经文:【路2:1】当那些日子,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3)第三场世界的王:凯撒提庇留、本丢彼拉多、希律、腓力、吕撒聂、该亚法,他们统治这个世界,基督开始传道。
相关经文:【路3:1】凯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丢彼拉多作犹太巡抚,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吕撒聂作亚比利尼分封的王,2亚那和该亚法作大祭司。那时,撒迦利亚的儿子约翰在旷野里, 神的话临到他。
4)检索29-30节,【路22:29】我将国赐给你们,正如我父赐给我一样,30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
1交叉结构,主说我要把国赐给你们,因此彼得面临死亡威胁。
2你们这小群不要怕,我乐意把国赐给你们,结果一定是希律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杀机临到。
二、引论二:路加福音中的基督论:也是所有福音书对十字架冲突的铺垫:
1、耶稣被强调为新的大卫王:天使的话
1)真正的福音:祂要为大(神给亚伯拉罕的祝福),成为至高者的儿子;
2)祂是王:
1祂是真理的王、仁义的王、道德的王。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祂的国没有穷尽。
2如果不传耶稣基督来作王的都是假福音。
相关经文:【路1:27】到一个童女那里,是已经许配大卫家的一个人,名叫约瑟,童女的名字叫马利亚。
【路1:31】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32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 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33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
【路1:51】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52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53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路1:69】在他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
2、路2章耶稣与大卫的关系:
1)关于大卫的概念,结论是祂来作王。
2)因作王的缘故,世界的王一定要杀死祂。
相关经文:【路2:4】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
【路2:11】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3、十字架代表了 神的儿子救赎人类,祂来世界作王,世界的王赐给祂十字架。
三、基本结构:
1、结构:
经文:【路22:29-34】我将国赐给你们,正如我父赐给我一样,30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
31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
32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33彼得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34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
1)29-30节 基督:是彼得和基督徒被送入绝境的真正原因,是真正的福音。我们是来作王的,与耶稣一同在全地作王。
2)31节 魔鬼:上下文逻辑关系,魔鬼不可接受基督来作王的事实,魔鬼起来用死亡威胁真正基督教(像筛麦子一样,是鬼魔也信,只是战兢的真正背景)。
3)32-34节教会: 神会重建我们:
1 神知道我们会软弱:没有人不怕死,最可憎的是用死亡威胁别人的人,他怕死相信我们一定也会怕死。
神的爱、忍耐、包容在这里向我们显明:祂会谅解我们死亡威胁之下的软弱直到三次跌倒
2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的软弱,我们认为自己没有问题33节。
3主耶稣指明我们面临这种处境所应有的罪34节:“鸡叫之前你要三次不认我”,鸡叫之前我们理解为天亮之前,这是几乎没有希望的时候,至暗时刻。
一是这场跌倒,对彼得后面的重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功课。
二是23章耶稣三次重建彼得:呼召彼得起来牧会,牧养小羊,彼得开始成为 神使用的仆人。
2、证道重点:面临死亡威胁之下重建基督教的相关信息。针对经文,我们面临死亡威胁的真实处境, 神给我们重建基督教的使命,让我们起来建立教会。
四、具体经文解析:我们要在死亡威胁背景之下,正式建立教会(多伦多教会);
CSMP建立教会的基本原则(与主流基督教的三大区别):总结性的教会的特征和对牧师的三个基本原则:
1、教会与世界:公义。重建王权与治理权:讲道台必须对本周政治社会事件作出神学反应和真理引导。
1)8月我们在多伦多要建立教会;在美国建立教会(暂名为川普教会)服侍保守主义的政治人物,以号角为宗旨的教会符合末世论的教会,来自启示录),面临问题美国所有都是大城市,在一个城市找到两个人都很难,我们盼望9月去看看,向主祷告。
2)标志性的是按立牧师:
3)CSMP的牧师在讲道台是讲政治的牧师:天天讲政治,按照圣经真理讲论。
1上帝造人作王就是治理这世界的;
2上帝建造拯救基督徒就是为了让他们来世界作王的:牧师不是政治家,但要提供真理的引导并藉着真理引导作世界的王;
3世界的王唯一合法是经过教会的加冕和授权:以教治政。基督徒只顺服基督徒的君王,重新认识罗13章。
2、教会与自我:怜悯。我们教会的特质,与主流基督教的区别,涉及我们与其他宗派的关系:
1)圣经与教义:
1以圣经为主的教会和以教义为主的教会,我们属于前者。
2我们如何看待其他宗派的教义:宗派教义最大的问题:我们不会把任何宗派教义等同圣经真理的总结,真理在我们面前永远开放。
一是教义取代了圣经,并且终结了所有的生命,藉着真理再一次渐渐更新的可能性。
二是所有的宗派的基督徒都是未老先衰的巨婴,他们不再成长,他们用圣经证明他们的教义。知识上不再渐渐更新。
三是所有宗派教义无法避免蠓虫骆驼的假冒:教义建立在片面真理根基之上,有限性无法避免的。
四是所有宗派教义核心特征:是所有信经和宗派教义共同的问题,他们藉着谄媚上帝成为躲避大使命的借口,彻底弃绝了基督徒在世界里的责任。他们信经与教义中,世界不见了,把三元架构变成二元架构,只剩下人与上帝的关系,解构了上帝造人的目的,而且废除了基督回来审判人的凭据。
结论:1我们不再属于任何宗派,不可依靠大宗派来保护自己的政治安全。
2圣经存在的框架是三维的架构:上帝、人和世界。世界是三点中另外一个支点。
一是 神创造世界才造了人:为了管理世界,在世界作王。创1章上帝创造宇宙万物,为了管理好这一切的创造,第6天上帝创造了人,管理治理这世界。你们是祭司的国度,从埃及到迦南。
二是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祝福,君王从你而出,列国称你为国父。
三是耶稣基督的救赎,把我们救出来的目的是你们的父愿意把国赐给你们,你们要到万国去,让万民作我的门徒。
3核心使命: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基督回来审判的凭据是在世界里的行为。
2)唯独自我(舍己)与上帝(天地):五个唯独,隐退世界,
3)信心与行为:
1用信心取代了行为,行为是在世界里的见证。
2唯独信心教义,把我的信放在支配性的地位,巧妙的放弃了行为的使命。撒但诡计和人性的诡诈,行为消失在教会中。
3问题:2024年面临的挑战:面对胡友平的义举,在基督审判台前,基督徒与胡友平到底谁能得救?
相关经文:【启20:12-13】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13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
一是基督徒与胡友平都站在审判台前(是永远得救的事):主流背诵使徒信经,胡友平说我没有信心但我为别人死了。(主流说胡友平不信上帝最终不能得救,他们有教义的根据唯独信心)他们会引用弗2章8-9节,我们如何面对主流基督教?
相关经文:【弗2:8-9】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 神所赐的;9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问题:他们引用的不对,10节不用,前面是为10节服务的。
前面的论证是过程,后面才是结论。 神救赎我们是为了让我们行义行善。
相关经文:【弗2:10】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 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二是得救与主流教义偷换概念的得救不是一回事:这里的得救不是基督徒与胡友平站在审判台前的得救,这个得救指的是上文讲的得救,“我们死在过犯当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这是在出生、重生,出埃及时候的事,但没有结束,还有第10节。
结论:圣经讲的得救有两个含义:
1一次得救:弗2:1-5节唯独恩典、唯独信心:指的是我们的出生,我们基督徒比胡友平有优势:我们受洗、认罪更新了,但绝不意味着我们永远得救,加尔文混淆了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概念,他认为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基督教只赞美出生,违背了来10章、启2-3章。主流倒毙旷野旷野还以为自己能升入天堂的邪教,比倒毙旷野的以色列人更可怕。
对我们来说信仰生命刚刚开始,出埃及。
2永远得救:叫你们活过来一直到见主的面这个过程,也就是进迦南的过程,以色列人自己打仗行动进入迦南。一切刚刚开始,救赎后活出基督来,跟随基督去,真正见证之旅。
三是胡友平到底能否得救?我们愿意把徒10:35节用在胡友平等义人身上。
相关经文:【徒10:35】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原文没有主,是他,按照节,应该翻译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神行义的人,都为神所悦纳”。)
问题:那我们基督徒信主有什么用?新天新地大家都作王,因此牧师推论基督回来地上还是存在三类人:
第一城外犬类指不悔改的恶人,在地狱火湖里的。
第二新天新地有两类人:基督徒和外邦人。外邦人是否是靠行义重新复活的人,这是很大的可能性。
相关经文:【创17:6】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是复数,不仅仅指的是基督)从你而出。
【路12:32】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
第三有公义和真理是作王唯一的条件:所有的基督徒, 神造我们就是让我们作王,作真理的王,不再割裂信心和行为,愿意为主舍命的人,有舍生忘死的见证,这是我们比胡友平有的优势。
结论:1〉信基督才能永远作王:推论是新天新地是这样的组成:真正的基督徒与基督一同作王,百姓是外邦人义人。
2〉仅供参考的推论:到今天为止牧师基本判断是胡友平可以复活,会永远得救。
3〉我们需要给千千万万个胡友平继续传福音:**从创1章到启示录,神造人就是为了让他们作王的。
相关经文:【启20:4】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 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它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启21:24】列国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与那城。
4我们教会避免的:主流发明的行为,与圣经相反,宗教表演行为艺术:祷告会、婚姻家庭神学(他们对行为关切的点)、成功神学、医治大会、灵修会及LGBT;只经派(影帝表演勇敢和真诚,只查考圣经其实是不关心凯撒的事,证明他们是顺服的)。
一是面对小淫虫:我们不会把基督教主力部队全部押在这里,我们派遣游击队指责他们就够了,小淫虫永远不能使我们有死亡威胁。
二是打倒大淫妇:主力部队开辟正面战场:面对巴比伦大淫妇,我们会有死亡威胁。这就是彼得殉道原因。
3、教会与上帝:谦卑与更新。崇拜方式:体现每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保守路德宗圣礼型教会:
1)保持路德教会崇拜结构:必须坚持使用路德教会崇拜模式和架构,符合圣经,天主教崇拜仪式延续了犹太会堂、圣殿、会幕中崇拜的元素,服侍和基本的礼仪节构,展示美学力量。
2)人在神面前地位:圣礼的庄严肃穆,需要 神帮助我们继续成长,首先是认罪。
3)洗礼、认罪赦罪礼、主日证道、圣餐礼及赞美诗的更新重建。
1圣礼本身要重建:改掉鸡汤化;
2创作符合基督教重建的赞美诗:
3以中道重建圣职:永远不会出现暴君与名牧以及属灵表演艺术家(主流基督教鼓励了表演的欲望、祷告的恶习)。
4公祷:符合讲道信息,教会真正的需求(不是自己的需求)以及共同的需求,求 神怜悯垂听。避免藉着祷告产生的教会撕裂。
结论:教会就是一个有病的人谦卑自己赞美 神,接受赦罪、更新自己的医院。
相关经文:【提后3:15】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16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或作“凡 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17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五、总结
1、怜悯心肠:
1)以自我为中心的邪教:创3章,撒但的诡计,所有宗派教义,抛开世界和行为的时候,把基督教掏空为只有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他们消灭了基督徒最应该有的怜悯。
2)当世界不复存在的时候,我们的怜悯也不复存在了。我被神怜悯,不再需要怜悯别人,即丧尽天良的基督教。
3)与舍己教导对立:基督徒真正关心的是自我怜悯,所有基督徒都是自恋型人格患者,只有我与神的关系,这种教义与主耶稣舍己教导是对立的,主说人不舍己不配作我的门徒。
2、信经与教义带来的危害:
1)放下自我得自由,才能彼此相爱,不要强加别人。
2)自我定位错了,我的情感我的恩赐压到了很多东西,在世界里是麻木的、天良丧尽的灵魂。别人的苦难进入不到我们的世界里,
3、我们的教会与牧师与主流教会的区别:三大区别
1)教会与世界的关系我们宣讲教会君王的权柄:
1我们的牧师站在讲道台前,每个主日必须对这周发生政治社会家庭事件作出神学反应和真理引导。
2教会加冕君王:基督造人是为了治理世界,在世界作王,恢复教会对君王的加冕权,这是世界的管理秩序,符合圣经。中道恢复教会对世界的领导权,夺回王权,让教会成为世界的君王。
3重建基督教意味着会面对死亡的威胁:
2)弃绝宗派恶俗:恢复见证基督对邻舍怜悯的心肠。
3)行善行义决定我们是否得救:
1活过来继续用行为见证最后的审判。
2持续坚持圣礼型教会的聚会生活,不坚持聚会的不是基督徒。主流基督教整体上不得救。
相关经文:【弥6:8】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神同行。
创1-2、哈2:4、提后3:15-17、约5:29、约一3:7-10、启20:12-13。(惟义人因信得生,教导人行义,行义的才是义人,上帝根据行为审判个人)